6月4日,港股三大指數齊漲!恆生科技指數一度衝高至1.2%,最終收漲0.57%,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0.6及0.67%。
盤面上,權重科技股多數上漲,美團漲3%,騰訊控股、快手、百度、網易漲超1%,阿里巴巴、小米、京東飄紅;核電股大漲,中廣核礦業漲超28%;創新藥板塊強勢上漲,信達生物漲超14%;中資券商股活躍,中泰期貨漲6%;菸草股、生物醫藥股、稀土概念股、軍工股、煤炭股紛紛上漲。
另一方面,水務股下挫,中國水業集團跌超15%;電信股下跌,中國聯通跌超2%;化妝品股、家電股、燃氣股、保險股低迷。
個股方面,消費品F4蜜雪集團、泡泡瑪特、老鋪黃金齊創新高。
權重科技股多數上漲,美團漲3%,騰訊控股、快手、百度、網易漲超1%,阿里巴巴、小米、京東微漲。
菸草概念股走強,思摩爾國際漲超12%,中煙香港、中國波頓等跟漲。
消息面上,我國電子煙監管體系再升級,我國新修訂《電子煙相關生產企業、批發企業菸草專賣許可證管理細則》,自今年6月起,所有電子煙生產企業許可證將標註覈定產能。對產品質量、能耗等達不到標準、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堅決淘汰相應產能。業內人士認爲,監管趨嚴有助於市場出清非合規產品,合規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對合規企業形成了實質性利好。
核電股大漲,中廣核礦業漲超28%,中核國際、中廣核新能源、中廣核電力等跟漲。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需求飆升,Meta將從星座能源公司購買核電。根據週二的一份聲明,Meta和星座能源簽署了一份爲期20年的合同,從2027年年中開始購買克林頓電廠的電力,屆時州補貼將到期。這項協議表明科技公司亟需確保運行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的能源。
創新藥板塊強勢上漲,信達生物漲超14%,再鼎醫藥、綠葉製藥、諾誠健華、科倫博泰生物、雲頂新耀、石藥集團等跟漲。
消息面上,信達生物在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口頭報告了全球首創(First-in-class)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IBI363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牀I期研究數據。摩根大通發佈研報稱,基於ASCO最新數據,上調對IBI363及IBI343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預期,並新增這兩款候選藥物在美國市場的潛在銷售預測。
中資券商股活躍,中泰期貨漲6%,弘業期貨、光大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國銀河、中州證券等跟漲。
消息面上,2025陸家嘴論壇將於2025年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舉辦,論壇期間,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還將發佈若幹重大金融政策。
東吳證券表示,證券行業轉型有望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受益於市場回暖、政策環境友好,券商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本中介業務等均受益。中信建投指出,全年來看,經紀、兩融等業務增長前景可期,自營、資管、投行等業務韌性好於預期,預計估值有望修復。
煤炭股普漲,中國秦發漲超4%,首鋼資源、中煤能源、兗礦能源、中國神華、蒙古焦煤等跟漲。
消息面上,開源證券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偏弱,海外面臨特朗普上臺之後關稅政策打壓,美國處於降息週期且國內利率也進入下行通道,煤炭穩健紅利仍可配置,此外保險資金已在24年11月底完成考覈,當前已開始新的佈局期,煤炭等紅利板塊且國資背景風險小,或成爲險資佈局的首選方向。
汽車股走高,吉利汽車、新吉奧房車、小鵬汽車漲超2%,蔚來、比亞迪股份、廣汽集團、北京汽車、華晨中國等跟漲。
消息面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五部門發佈關於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選取滿足鄉村地區使用需求、口碑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車型,開展展覽展示、試乘駕駛等活動。
水務股下挫,中國水業集團跌超15%,光大環境、北控水務集團、粵海投資、天津創業環保股份等跟跌。
電信股下跌,中國聯通跌超2%,中國電信、數碼通電訊、香港寬頻、中信國際電訊、香港電訊、中國移動等跟跌。
古茗今日高開高走,一度漲9.89%至30港元,股價創上市新高。最終收漲8.06%至29.5港元,總市值爲701.56億港元。
消息面上,恆生指數公司曾公佈季檢結果,古茗獲調入恆生綜合指數,變動將於2025年6月9日(星期一)起生效。中金報告認爲,根據此次恆生綜合指數調整情況結合港股通納入要求,古茗等股票預期將納入港股通。業內人士指出,獲納入港股通有助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流入,提高自身的市場流動性,成爲股價的催化劑。
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35.16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27.74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7.42億港元。
展望後市,浙商國際指出,港股市場基本面和資金面短期皆有隱憂,政策面仍在加碼,而情緒面則偏觀望。但鑑於當下港股市場周月線級別趨勢已進入右側區間,對於後續走勢不建議過度悲觀,因此對於中短期市場走勢繼續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板塊配置方面,看好行業相對景氣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汽車、消費、電子、科技等;業績和股價走勢穩健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國央企紅利板塊;基本面相對獨立且受益於降息週期的香港本地銀行、電信及公用事業紅利股。另外,仍需注意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潛在影響,儘可能迴避對美業務敞口較大的行業板塊及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