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跌停到漲停,只用了8分鐘,無人駕駛物流車概念股的股價走勢太刺激了。
今日,合興股份開盤跌停,3分鐘後快速拉漲,並於9:41漲停,實現4天3板,最新報21.99元/股,總市值88.18億元。
自4月9日以來,合興股份的股價累計漲近41%。
近期,“無人駕駛物流車”概念火爆市場,相關個股的股價表現非常不錯。
其中,德邦股份實現5連板,通達電氣一度7天6板,雲內動力一度5連板。
中郵科技4月9日-5月29日累計漲超231%,股價創下歷史新高71.43元/股。
分析來看,無人物流車行業頭部企業融資動作頻頻,商業化進程提速。
今年以來,L4級自動駕駛企業九識智能完成1億美元B3輪融資,新石器獲得10億元C+輪融資,白犀牛完成了2億元B輪融資。
另一方面,國內多家公司產品落地,行業從“技術可行”進入“商業化落地”階段。
5月27日,九識正式發佈全新E系列無人物流車平臺及首款車型E6,正式售價19800元,直接將單車售價打到了2萬以下,FSD(完全智能駕駛)月度訂閱cccctvvtvavv服務價格低至1800元/月。
該無人物流車的裸車價格低於大部分傳統貨車,自動駕駛訂閱服務收費也遠低於貨車司機工資,成本優化幅度明顯。
此外,1月2日,菜鳥發佈發佈全新L4級公開道路無人車“菜鳥無人車GT Pro”,售價14.98萬元起。
2月6日,文遠知行也正式發佈Robovan W5,定位高端商用車型。
對於“無人駕駛物流車”概念,合興股份在最新的公告中做出澄清,公司目前未涉及相關業務,相關熱點概念不會對業績產生影響。
合興股份還提示,公司外部流通盤相對較小,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
截至5月29日,合興股份的總股本4.01億股,控股股東合興集團、實際控制人陳文葆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票近3.5億股,佔總股本的87.21%,其餘爲外部流通股。
與此同時,通達電氣、德邦股份也對無人駕駛物流車概念做出澄清。
通達電氣稱,公司目前無“無人物流車”、“無人駕駛”產品業務收入。公司流通盤較小,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
德邦股份表示,目前暫未實際應用無人駕駛物流車,目前相關熱點概念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不過,確有企業在無人駕駛物流車領域有所進展。
雲內動力表示,3月5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向公司頒發了昆明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目前,公司正在與中國郵政集團雲南省分公司等積極開展無人配送車道路的測試業務。此外,公司無人車產品已實現小批量銷售。
展望未來,華泰證券認爲,無人物流車有望成爲智能駕駛L4快速商業化落地的第一環,建議關注快遞公司、運營公司、零部件公司等投資機會。
東吳證券認爲,無人物流車商業化落地進入1-10階段,頭部廠商訂單量有望大幅增長,落地場景從快遞拓展到零售配送等多個場景。物流場景較爲碎片化,需求多樣,頭部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渠道運營、降本增效,建議關注有望具備運營能力或場景的公司,以及上遊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平臺公司:
1)物流運營:開勒股份、中郵科技、通行寶等;2)零部件和算法平臺:萬集科技、經緯恆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