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2025營銷啟示:流量只是海市蜃樓,共識才是諾亞方舟
格隆匯 05-13 09:25

上個月,廣吿圈有一個大新聞,分眾傳媒以83億元完成對新潮傳媒的全資收購,消息公佈次日,千億市值的分眾直接升停!

這起大手筆的併購,在當下顯得尤為引人注目。畢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廣吿圈的主流論調都是“互聯網廣吿高歌猛進,摧枯拉朽,傳統廣吿日漸式微,節節敗退”。算法、數據、流量、轉化成了衡量一切廣吿價值的唯一標準,線下的傳統媒體似乎只剩下被互聯網降維打擊的份。

不過百億級營收的分眾一舉豪擲83億收購新潮傳媒讓我思考,在當下的環境下,為什麼電梯廣吿成了一個異類,一邊是互聯網公司高喊“要效果”,一邊是飛鶴、波司登、元氣森林、Ulike、德佑濕廁紙等中國消費品牌豪擲數億投向分眾,電梯廣吿究竟憑什麼,能在看似“傳統”的軀殼下,在凱度TOP 100廣吿主中贏得87個品牌的青睞? 

01 營銷分兩條路:種心智,還是追流量?

每天早上擠電梯,你總會撞見熟悉的廣吿:

可能是“愛乾淨的人都用德佑”,可能是循環播放的“簡醇”。

這些看似簡單的重複廣吿,其實正在打一場和互聯網廣吿完全不同的仗。 

●紮根心智VS收割流量:兩種商業邏輯的對決

電梯廣吿像個執着的園丁,在都市人每天必經的電梯裏培育“品牌幼苗”。

它懂一個道理:重複即力量。

你每天上下班看同一支廣吿——“怕蔗糖,喝簡醇”;

循環一週,大腦就悄悄埋下種子,便利店看見那個瓶身,你會下意識放進購物籃。

電梯廣吿的核心戰役,發生在消費者的心智戰場。它的品效合一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強制觸達和重複記憶,將品牌深深植入目標人羣的認知中,使其在需要相關產品或服務時,能不假思索地將該品牌置於首選,從而大大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相比之下,互聯網廣吿,尤其是效果廣吿,從誕生之初就與即時轉化緊密捆綁。點擊率、轉化率、ROI成了衡量其價值的冰冷標尺。精準定向、個性化推送、一鍵購買鏈接……所有技術手段都指向一個目標:立刻成交。

這種模式固然能在短期內帶來可見的銷售增長,但也極易讓品牌患上“營銷近視症”——盯着點擊率、ROI的短期數字狂歡,卻忘了用户關閉廣吿頁面的瞬間,品牌已被忘卻腦後。

很多時候,品牌以為在狙擊目標用户,實則只是花錢購買了一批隨時為低價叛變的“數據包”。

流量是短效春藥,心智是長效疫苗。

當互聯網效果廣吿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流量廣吿的“近視症”愈演愈烈,市場開始重新呼喚品牌心智的長期價值。

單純依賴效果收割的時代已經難以為繼,無法在用户心中種樹的品牌,終將在流量的沙灘上擱淺。

越來越多清醒的品牌操盤手意識到,在存量博弈日益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缺乏深厚心智根基的品牌,如同無根浮萍,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傾覆。

沉迷流量收割的品牌,算盡點擊率、轉化率,卻算不透人心——只要優惠一停,用户就轉身走人。   

●池塘打轉VS大海航行:從圈層自嗨到大眾共識

互聯網廣吿引以為傲的精準,其底層邏輯是算法驅動下的用户切割與圈層固化。算法為用户量身打造一個看似舒適的信息繭房,每個人都可能沉浸在高度個性化但極其狹窄的信息世界裏。

人羣也被無限細分成貼着各種標籤的社羣,他們只能在小圈子中形成社羣共識,但這種共識往往帶有強烈的排他性,難以逾越圈層壁壘,無法形成廣泛的共識。

卡斯·桑斯坦在《標籤》中認為,平台用興趣標籤將人羣切割成無數孤島。此時廣吿主便淪為“數據佃農”,他們在美粧圈種草、在電競圈聯名、在寶媽羣促銷,看似精準實則疲於奔命。

互聯網廣吿就像一個個湖,每個湖有自己的信仰、記憶、無法連成一片海。

執着於算法精準的品牌,像在湖裏打轉的魚,看似安逸,卻永遠看不見大海的遼闊。

只有藉助中心化媒體躍入品牌的“大海”,才能從“圈層專屬”進化為“大眾共識”。

當“泰蘭尼斯穩穩鞋”在無數電梯間循環,它就不再是一條廣吿,而是數億主流人羣的“公共記憶場”

就像“愛乾淨的人都在用德佑”,你未必買過,但一定在電梯裏聽過——這種集體記憶的沉澱,助推濕廁紙品類成為了社會消費潮流,德佑也實現了從“圈內品牌”變成“社會共識”的躍遷。   

02 存量博弈的新週期,逆勢增長的品牌都在幹啥?

去年CTR的數據很有意思:整個廣吿市場只升了1.6%,但電梯廣吿卻逆勢升了兩位數。

那些曾經迷信“互聯網萬能”的品牌,正在用真金白銀投票,而元氣森林的“三戰三捷”,正是最好的教科書。

●首戰氣泡水:引爆無糖的潮流

碳酸飲料市場是外資的天下,元氣森林帶着“無糖氣泡水”殺進來。

怎麼讓消費者信“無糖也能好喝”?

他們選分眾電梯廣吿做突破口:北上廣深寫字樓裏,“0糖0脂0卡,好喝的元氣森林”循環播放,精準擊中白領“怕胖焦慮”。15秒電梯廣吿的魔力,是把品牌從“貨架陌生面孔”變成“心智首選清單”。短短二年引爆,元氣森林從2億多收入的網紅品牌一躍成為超過20億收入社會共識品牌!   

●外星人電解質水:用“公共記憶場”引爆新品

2021年,元氣森林推出的外星人電解質水正式上市,瞄準運動健身人羣。

2022年有點魔性的外星人廣吿配合封閉電梯的低干擾環境,讓“補水=外星人”的聯想迅速紮根。

這種“被動記憶”的力量,讓外星人在電解質水全面大爆發的2022年,以47%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遙遙領先於深耕多年的外資品牌。

電梯廣吿構建的,是都市人的“公共記憶場”。

當同一則廣吿在數百萬個電梯間同步刷屏,它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社會談資。

就像你會和同事討論“外外外星人”,卻很少記得昨晚刷過哪個品牌的哪個視頻。

●好自在:用“高頻重複”破圈防卷!

2023年,元氣森林推出“好自在”養生水,主打“藥食同源,天然熬煮”的中式養生理念,短短4個月內,銷售額就突破了億元,成為元氣森林中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單品。

元氣森林入局後,市面已經有很多中式養生水。於是,元氣森林再次用分眾梯媒作為破圈防卷的重要戰場,將“紅豆薏米水,就喝好自在”的廣吿語投放到全國電梯間,利用超高頻傳播強化認知優勢,再次掀起了自在水的消費熱潮。   

元氣森林的傳播為什麼要聚焦梯媒,我認為主要看中的是梯媒的“四高”優勢:

高觸達:覆蓋70-80%的城市主流消費人羣,觸達超5.8億人,每天都在電梯裏與品牌相遇;

高關注:封閉空間免干擾,46%的乘梯者主動觀看廣吿,注意力集中度是線上廣吿的3倍;

高頻次:每天重複曝光,讓品牌信息在短時間內形成記憶烙印;

高完播:15秒廣吿完播率超80%,沒有快進鍵、划走鍵,品牌信息完整抵達用户大腦。

正是這“四高”特性,讓電梯廣吿成為了這個碎片時代的中心化力量,成為品牌進行強力品類卡位、高效心智塑造、以及構築堅實品牌壁壘的戰略級平台。

03 流量只是海市蜃樓,共識才是諾亞方舟

在2025年的營銷十字路口,分眾83億收購新潮,不僅是商業併購,更是營銷時代的轉折點,標誌着流量狂歡退潮,“共識營銷”覺醒。

我們身處一個集體“營銷短視”的時代:

高估了互動的作用,低估了重複的力量;

高估了短期流量收割的即時快感,低估了長期心智佔領的複利效應;

高估了精準分發的個體效率,低估了共識的社會價值。

當流量神話破滅,那些“播種共識”的品牌,已經打造了穿越週期的諾亞方舟。

畢竟,品牌只有紮根在用户心智,只有紮根在消費者最日常的生活空間中,才是流量退潮時代的最佳生存指南。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尋空的營銷啟示錄,作者:尋空。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