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寶能姚振華,認賭不服輸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作者:沈庹

姚振華在中炬高新吃下“閉門羹”後,會不會有戲劇性的反轉?幾天來,這樣的猜測蔓延在股吧和小視頻裏。

7月24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單從持股比例來看,姚振華並不佔據優勢,而火炬集團兩次淡定的迴應,彷彿勝券在握。

將寶能系背景的董事掃地出門,增強對公司控制力,是火炬集團乃至背後的中山國資,掀起這次爭鬥的主因。

姚振華近期的聲明、舉報以及人事任免,儘管攻勢強勁,實則很難抵擋得住火炬集團的見招拆招。

或許,他們早已把姚振華的底牌一摟到底——寶能這艘巨輪四處“漏水”,又能奈我何?

儘管,姚振華從來不會認輸,但這場賭局,已然走到了終局。

交鋒的本質

沒能控制好身材的姚振華,同樣沒能控制好不滿的情緒。作為一個商界大佬,親自站在中炬高新廠門口與兩位保安激烈交涉十多分鐘,沒能給自己留住一點體面。

許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裏的他,略顯幾分狼狽。這個酷熱的三伏天,卻是事關誰能繼續控制中炬高新的當口,他不得不親自上場與保安鬥、赴法院維權,儘可能地阻止即將進行的董事會改組。

其實,將寶能系4位董事掃地出門,是火炬集團針對姚振華的致命一擊。

自去年來,這份工作就在做鋪墊,火炬集團趁着中山潤田不斷被動減持形成的空虛,盟友鼎暉系不斷增持,重回第一大股東之位,進一步鞏固對公司的控制力,也就箭在弦上。

6月20日,火炬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率先將罷免寶能系4名董事的議案擺上枱面,但沒有獲得寶能系佔多數席位的董事會的“搭理”。

7月7日,火炬集團繞道公司監事會,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最終確定7月24日“定勝負”。

愈演愈烈的“寶火之爭”再度升級。7月12日,姚振華開始反擊。此後8天裏,連續發出3份官方聲明。

其中最瞠目結舌的是,中山潤田以5000字舉報火炬集團涉嫌虛假訴訟、操縱證券、重大關聯交易等,導致股東及中小投資者約500億元經濟損失,一時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姚振華接連放炮,在於引起監管層的干預,干擾火炬系發起對董事會的改組,以保住自己的實控人地位。

姚振華仍是實控人

自2022年11月以來到今年5月,中山潤田所持中炬高新股份連續減持38次之多,持股從14.99%降至9.58%(5月28日止),肉眼可見地減少,中山潤田控股股東的地位岌岌可危,時刻危及姚振華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一方面,火炬系及其一致行動人經過數次增持,在今年1月,持股升至15.48%,取代中山潤田的第一大股東之位。此後進一步增持,至5月26日持股已達19.65%。

有很多人認為,中山潤田屈居第二大股東,公司不再由姚振華實控。事實上,對一家企業的控制力,除了看持股比例,還要看董事會席位數量,投資關係、協議以及其他安排等,能否實際支配公司行為。

就目前來看,即便中山潤田處境被動,但寶能系在中炬高新董事會席位中佔據4位(火炬系佔有2個董事席位),且董事會正在正常履職期內,姚振華仍是公司實控人。

這也就可以解釋,公司為何最近頻繁人事變動,為何新聘3位寶能系背景高管迅速通過。

不過,具有寶能系背景的個別高管,似乎不太想蹚這趟渾水,繼前董祕鄒衞東辭任後,昨日公司公吿稱,董事會已於7月22日收到總經理鄧祖明的辭職報吿。鄧自2012年起在寶能集團資本管理中心擔任高管,去年3月起,任寶能集團總裁助理。繫上述新近聘任3位高管之一。

抓住控制權,姚振華早有定下基調。據2022年報,今年初,中山潤田稱要抓住政策支持窗口期,在推進訴訟和解和債務展期,確保對中炬高新控制權穩定。

如今,火炬系與寶能系的角力,對姚振華一方已越來越不利,只要臨時股東大會順利召開、罷免寶能系董事進入程序,中山國資大概率會重新奪回中炬高新實控人地位。

已多年不和

這幾天,火炬集團與寶能系隔空互懟,姚振華不惜親自上陣,將雙方的矛盾端上台面。二者的不和,其實由來已久。

2015年4月,姚振華以前海人壽舉牌中炬高新,至2016年10月,已持有中炬高新24.92%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火炬集團退居第二。2018年9月,前海人壽將所持股權轉讓給中山潤田。

入主之後,寶能系與火炬集團在調味品主營業務上的態度不盡相同,雙方在經營上的意見,越來越難以彌合。

讓外界印象深刻的首次交鋒,應該是在2021年3月,時任公司總經理李翠旭對外披露公司考慮更名事項,以便聚焦主業,但火炬集團投出了反對票。

在公司具體業務上,雙方更是劍拔弩張。2021年7月一次董事會,火炬系董事餘建華對公司19項議案中的17項投出反對票,包括剝離房地產主業、近78億定增擴能計劃。這個定增計劃即是陽西美味鮮300萬噸調味品擴產項目。

2019年,公司曾計劃5年時間實現營收過百億、銷量過百萬噸的“雙百計劃”。股東之間的不和、意見難以統一,公司管理層很難將注意力聚焦到日常業務中,這一計劃被迫擱置。

以至於,公司調味品主業多年來原地踏步。調味品業務平台美味鮮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規模均徘徊在50億元以下,距離醬油一哥海天味業越來越遠。

繼去年虧損近6億元后,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13.92億元至14.92億元,同比下降544.73%至576.68%。主要原因為,公司對未決訴訟計提預計負債19.39億元。

終局之戰

從失去韶能股份大股東之位後,寶能系似乎就很在意對中炬高新的控制。

臨時股東大會召開在即,留給姚振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對於姚老闆來説,如今已不是高光時期的2015年,當時的寶能大戰萬科,還競得韶能股份、南玻A等一眾上市企業控制權,最終形成涵蓋地產、金融、商業、保險及汽車等多個業務板塊的商業版圖,堪為潮汕商幫中的一艘巨輪。

輝煌過後就是暗淡。2021年寶能系資金鍊緊張,導致民生信託、山東信託等多家信託機構設立的寶能系信託計劃違約。其中,寶能旗下重要運營主體深圳鉅盛華,2021年逾期債務已達375.04億元。

截至今年7月,僅深圳鉅盛華被執行總金額就達300.59億元,姚振華被限制高消費132次。中山潤田也被牽扯進來,不斷被動減持。

所以,無論目前寶能系的債務環境,還是中山潤田的現實處境,對姚振華都不太有利。

此前,有媒體問及寶能系與火炬集團的核心矛盾,他將話頭引向火炬集團涉嫌虛假訴訟、操縱證券之事。

而對於是否會出席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他迴應,該會議無效、所作出的決議也無效。

他説了不算。臨時股東大會或許會對雙方無休止地爭鬥劃上句號,公司也能放下包袱,全身心地賣醬油。

姚振華曾計劃在調味品領域大幹一場,讓中炬高新儘早摘掉醬油老二的帽子。如今,這個夢想很可能會與他無關。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