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夜讀 | 巴菲特家族的77條人生箴言
作者:彼得·巴菲特
來源:鳳凰網讀書
導讀
作爲沃倫·巴菲特的小兒子——彼得·巴菲特認爲,父親給他帶來的最大的幸運是給了孩子一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家庭,以及對孩子自由選擇的充分尊重。
出身富足的孩子往往缺少奮鬥的動力。生活無憂,爲什麼要努力工作?父親親身示範了,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自己想做、能做,且被社會需要的工作,併爲 之不遺餘力,這就是人生的快樂,這是獲得自尊的最可靠的途徑。它激發我們生命中最棒的自己。生活中我們總是把事情搞砸,但如果因爲怕失敗就選擇最安全的道路,那麼人生的樂趣就會大打折扣。
本篇文章中,甄選了彼得·巴菲特在新書中關於工作、金錢、自尊、犯錯、自尊、成功、特權、選擇、夢想、養育、幸福10個人生主題方向的77條金句,希望能給當下每一個正在世界中尋找自己定位的年輕人和每一個希望給予子女最好人生開端的家庭,帶來一些啓迪和思考。
01. 金錢的收穫只是工作的副產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
02. 工作應當是件能夠讓我們願意追求極致、全力以赴的事,而且它應該能夠讓我們感到快樂。
04. 我們需要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歡做,同時還能讓世人認可其價值並願意爲之買單的事是什麼。
05. 我們所創造的事物,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們是誰。
06. 人生就是一所學校,每一份臨時活計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07. 爲什麼要努力工作?因爲這是最確定無疑、也可能是唯一一條通往自尊的路。
08. 爲什麼要奮鬥?因爲奮鬥能夠激發出人們最好的一面,它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能夠爲世界帶來什麼,也讓我們知道自己有多麼大的能力。
09. 絕大多數人工作是因爲他們別無選擇。因爲三餐要吃、租金要付、房貸要還,這些是最基本的經濟現實,而把這些挑戰全部扛下來,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重與驕傲的事。但當金錢不再是一個人的首要動機時,人生中還有許多其他挑戰,它們同樣來得不容分說,也同樣有其存在的意義。
10. 一個人擁有的膽識和決心,比金錢要重要很多倍。
11. 大部分人聲稱自己對努力、自律與毅力懷有崇高的敬意,可這些並非他們真正尊重的品質;他們所尊重的往往是這些品質有可能帶來的財富。
12. 任何一個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無法被取代的事物,其價值遠遠高於可以被取代的東西。最後其實你會發現,金錢纔是唯一一種真正可以被取代的事物。
13. 腰纏萬貫,或者如常言所說的“出身豪門”,是他們定義自己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處位置的極爲重要的一個因素,因此要想讓他們接受生命中還有其他具有同等重要意義、同等決定性力量的事物,則需要在想象力與勇氣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越。
16. 我們對成功的定義似乎變得越來越狹隘地與金錢關聯在一起了,簡單又純粹。
17. 我們犯錯誤,是因爲我們知之甚少,卻誤以爲自己無所不曉。
18. 錯誤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學習的機會,是通往新發現的大門。任何錯誤都不應該被浪費,我們就是在一路搞砸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如果因爲害怕碰到磕絆便束住自己的手腳,我們就只能走在那條最寬的、由絕大多數人走過的路上。
21. 即使是最明智、最良善的建議,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條建議而已,它並非一劑萬無一失、能防患於未然的良藥。
24. 只有通過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
25. “理應擁有”好運與“努力配得上”好運,這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
27.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也都有獨一無二的方式,尋找自己在世上要走的道路。
28. 金錢應當被視爲成功的一種衍生品、一種附帶結果,而不是用來衡量成功本身的標準。
29. 基於金錢的成功定義會將我們引入各種各樣的危險與死巷。
30. 真正的成功是自內而外的。它由我們是誰、我們做了什麼而決定。它源於我們自身的能力所綻放出的神祕力量,源於我們的熱情、勤勉與投入。真正的成功是我們默默爲自己贏得的,它的價值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31. 外部世界可以用金錢來獎賞我們,但它無法用這種更深層次、更具有個人意義的成功來爲我們添彩。再者,外部世界也無法將我們從內心最深處贏得的東西奪走。而這一點具有極大的實際意義。
32. 我們要把握的一條底線在於,盲目地把金錢視爲成功的依據,這個立場太過危險。且不提我們從思想上與精神上也同樣需要找到能夠對成功及其意義提出更有力、更個性化的定義,單純從謹慎的角度來講,我們都應該避免用他人支付我們的酬勞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33. 讓銀行賬單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生活過得怎麼樣,這是一種既懶惰又危險的做法。
34. 沒有哪一種成功的標準能夠縱橫古今、跨越四海,被所有人都奉爲至寶。
35. 就成功的評判標準而言,社會風潮總有些難測,就好比衣服下襬的長度、西服翻領的寬度,其潮流標準總在變化一般。
37. 這個世界可以把獎賞拋到我們面前,也可以讓我們求而不得。怎麼做是這個世界的事。但這個世界無法對我們想做的事有什麼樣的根本價值與合理性做出評判,而這是我們自己的事。
38. 我們爲自己所定義的成功就是那個無法被玷污或奪走的珍寶。
40. 很多地位優渥卻精神空虛的人並沒有機會在艱險的人生之旅中得到歷練與救贖。
41. “饋贈的罪惡感”正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人背地里飽受折磨的地方,也是他們在人前的自信不堪一擊、常用歡愉的行爲掩蓋空虛與痛苦的原因所在。
42. 特權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爲我們的世界打開了充滿無數可能性的大門;另一方面,伴隨特權而來的往往還有壓力—有些是外部壓力,有些則是來自內心的壓力—這種壓力又會嚴重地制約我們所面對的可能性。
43. 特權就好比一個望遠鏡。從一端望去,你可以看到一個遙不可及、無邊無垠的廣袤宇宙;而如果你從另一端看過去,世界在你眼前就縮成了窄窄的一隴地。
45. 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人遊移在錯綜複雜的選擇間並不是陷入迷失,而是爲了尋找自我走上的必經之路。
46. 隱約有種力量一直如影隨形,似乎總在左右我們的選擇、爲自由劃定邊界。這種隱祕的力量,顯然就是父母的預期。
47. 通往成年的道路可能會崎嶇不平,充滿坎坷,但如果一味求捷徑,那麼我失去的可能遠比得到的要多。
48. 做父母不易,做孩子也不易,從來就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小孩。
49.在我父母給予我的諸多饋贈中,這一點無疑是最寶貴的禮物之一:那就是相信自己無需被生活所脅迫,相信人應當在開闊的視野中思考如何度過一生,而不是把自己摺疊擠壓,塞進某個預設的狹小空間中。
50. 人所享有的特權,其實質則在於能夠在最大範圍內擁有選擇的自由。
51. 缺乏選擇就其殘酷程度來說,與缺乏任何其它東西一樣別無二致。飢與渴可以在日復一日中得到滿足,可是人對於改變、對於新的可能性所充滿的渴望卻會在求而不得中持續一生,甚至成爲數代人逃不出的心劫。
52. 當自由沒能得到善用的時候,那不是自由的錯,而是人的錯。
53. 在一個一切似乎都加快了速度的世界中,自我反思似乎是一種我們承受不起的悠閒與奢侈。落後於人的恐懼像一根揮舞在身後的大棒,令我們不敢給自己留出放慢腳步去思考的時間。
54. 停下來凝望自己的內心從來都不是一種時間的浪費,而是一種時間的投資,它在我看來甚至是一個人所能做出的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之一。
55. 我們都在爲自己選擇的人生竭盡全力。父親在這一點上的認可對我來說是一份巨大的禮物。
57. 什麼是想象中能夠令自己快樂的事,什麼又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不要把這兩者搞混了。
58. 社會總是慫恿我們去摘取桂冠,不管我們是否真想要那個愚蠢的東西!
59. 雙手合十不同於厲兵秣馬,翹首企盼也不代表萬事俱備。
60. 願望的危險之處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其中一個在於“許下願望”有時會被人誤以爲是“做好了準備”。
61. 夢寐以求的饋贈可能變成可怕的負擔;幻想成爲現實的同時,也成了一場災難。
62. 好運氣從不意味着一件事會突然變得容易。相反,伴隨它而來的往往是一個讓人去接受挑戰、面對困難的機會。但你需要充分做好抓住這個機會的準備,由此證明自己配得上這樣的好運。
63. 生活或許不夠公平,但到頭來你會驚奇地發現,生活往往是對稱的,未能實現的願望有時也會成爲一種隱祕的祝福。
64. 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條件幫他做任何事,而不是提供足夠的條件讓他無所事事。
65. 爲了延續自己的野心與眼中的要緊事而去操縱的孩子人生與真正幫助自己的孩子之間,這條界線應該劃在哪里?
66. 父母希望我爲自己的人生而活,在自己所做的每件事上烙上自己的印記。我哥哥豪伊是一個農民、一個攝影師;我姐姐蘇茜在奧馬哈養育了兩個可愛的孩子;而我在音樂中找到了自己的事業。
67. 父親會幫我的前提一定是我在這些領域中感受到了真正的歸屬感,覺得自己非常適合它,而不是單純因爲這是一條最不需要耗費力氣的道路。
68. 父親不會助我選擇投機取巧的人生,因爲這麼做不是特權的行使,而是人生的折損。
69. 我的父母一直以來都在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快樂,去做任何能夠讓我內心感到滿足的事情。
70. 尋找自己的幸福,本質上來說是一趟自我發現之旅。
71. 如果我們希望在忠於本心、實現一生使命的同時還能讓自己付得起房租,供得起三餐,我們就需要找到那個能讓自己的能力、喜好與這個商業世界相交匯的最佳位置。
72. 佛教中有一種意象我覺得與之頗有些關聯:磨刀。此處,刀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里挾着需求與期望的外部世界就是那塊磨刀石或是砂輪。讓我們的刀刃保持鋒利的唯一方式就是敢於委身於那塊石頭的摩擦之下。
73. 人們錯把稍縱即逝的歡愉當成了經久不衰的快樂,把地位的象徵性標識當成了真正的成就。這些都是人生失去意義時會出現的景象。
74. 最根本的是,人需要與自己的生命建立連接,要能夠感知那些出自內心深處的想法、渴望與追求,它們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也不會因爲已經擁有了財富就失去了意義。
75. 那些更快樂的人,那些與自己的生活步調最一致的人,是那些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願望已經實現,願意珍惜與享受當下的人。
76. 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這份驕傲中夾雜着感恩,即使我毫不諱言地承認自己的幸運,這份驕傲也沒有因此遜色幾分。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挑戰;於我而言,我所面對的挑戰之一正如我在本書開篇時所述,就是要考慮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好。
77. 作爲我父親的兒子、巴菲特家庭的一員,我理解自己可能無形中會感受到一種把自己拖向公衆視野的力量。一段時間以來,我都很抗拒它。抗拒它的理由很簡單,也很自私,但完全可以理解:我在保護我已經擁有的人生、我的音樂生涯、我平靜的日常生活,以及可以用來讀書或只是靜靜地與妻子坐在一起的時間。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