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證券市場紅週刊
私募排排網近日披露的2月十年期年化榜中,林園繼續蟬聯榜首。且在“雙十”基金經理隊伍中,林園一直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成功的背後,林園的祕訣是什麼?
從林園的公開言論以及持倉來看,“與嘴巴相關”是其長期以來的重點配置領域,那麼,林園的倉位配置是怎樣的?近日,一則有關林園投資的2月月度策略報吿流出,答案就在其中。
近日,某金融數據終端發佈了林園投資8號基金(以下簡稱“8號基金”)的2月月度報吿,該報吿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為林園,採用的投資策略是股票策略。與此同時,該策略報吿還披露了林園投資8號基金的倉位配置。
拉長週期來看,該基金收益率持續領跑市場。據資料顯示,林園投資8號成立於2017年4月,截至今年2月28日的淨值為3.663元。期間收益率為266.3%,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僅上升了17.56%。
在倉位配置上,據2月月度報吿顯示,在8號基金的資產配置中,股票佔比為85.98%,債券為6.03%,逆回購與現金分別為5.21%與3.02%。在股票資產配置中,醫藥生物比重最高為49.05%,其次為食品飲料,佔比為35.79%。農林牧漁、非銀金融、美容護理也佔據了一定比重(見圖1)。
對比往期月報來看,在2月的資產配置中,既有“相同”,也有“變化”。
“相同”之處體現在8號基金2月的最大配置倉位仍為醫藥。回顧來看,醫藥長期以來一直是8號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行業,且佔比均在40%以上。如2022年11月等部分月份,醫藥的配置佔比更是超過了50%(見圖2)。
“變化”之處在於相較以往月份,8號基金新增加了逆回購的配置。2月月報顯示,現金佔比相較於12月出現減少,佔比由8.49%降低至3.02%,逆回購的配置佔比為5.21%。
林園在2月策略中表示,投資方向依然是“和嘴巴有關”的優質消費類公司,重倉行業是食品飲料、醫藥以及債券等。對於市場,林園表示,“雖然導致2022 年大跌的因素出現了逆轉,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一個大病初癒的人恢復如初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在操作上我們維持慣有的謹慎,樂觀的同時保留敬畏和耐心。”
對於第一大重倉行業醫藥,無論從公開持倉、調研或公開言論來看,都有林園“關切的身影”。
如林園旗下基金曾出現在片仔癀、葵花葯業等多隻醫藥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20年三季報時,林園投資29號基金持倉片仔癀135萬股股份,持倉市值為32984.99萬元;2019年一季報時,林園投資21號基金持有葵花葯業288.00萬股股份,持倉市值為5394.24萬元。
林園投資很少公開調研,但在為數不多的調研名單中,醫藥股也佔了較多席位。2022年3月31日,林園投資參與調研了中藥公司達仁堂(原中新藥業),自林園投資調研之後,達仁堂股價一路上升,公司股價在近日已創出歷史新高,累計升幅達40%。2021年5月,林園更是親自現身調研了老牌中藥企業雲南白藥(見圖3)。
此前在接受《紅週刊》採訪時,林園曾多次透露對於醫藥股的偏愛。“我們認為藥企核心競爭力始終是核心中藥產品,至於其他業務的利潤增長其實不在我們預期之內。對於中藥企業來説,常常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藥品本來是主治腎病,後來發現還有其他功效,由此產生的增長才是我們樂於看到的增長。”
“我們關注的中藥企業是這樣的:不需要研發,毛利一直較高,企業的營銷能力強,具備良好的提價能力。有些中藥龍頭很有特點,產品銷售特別旺盛、零庫存——不是因為原材料珍惜,不易獲得,而是企業的飢餓營銷策略。這樣的企業從長期看,具有持續提振利潤的前景,也就非常值得看好了。”林園如是表示。
林園投資8號基金只是林園投資旗下200餘隻基金的其中一隻。除了披露月報動向,該基金還曾密集活躍在打新隊伍中。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間,8號基金共參與打新近180家。“蹊蹺”的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8號基金就很少現身打新,開啟了“隱退”模式。而林園投資其他基金則繼續頻繁參與新股首發。
對於參與打新,林園曾經表示,“打新我們一直有參與,也沒有過分去選標的,基本上每一個都有參與。”林園另外透露,打新的股票上市以後就會賣掉,“只有和嘴巴有關的不會賣,而且還會加倉”。在8號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的打新名單中,有不少“與嘴巴相關”的標的。
如8號基金曾參與打新味知香、春雪食品、東鵬飲料、佳禾食品、南僑食品等相關公司,不過,獲配金額並不高,均在萬元以下,獲配乳品公司佳禾食品的金額僅為0.2萬元(見表1)。
此外,在其他基金的打新名單中,也同樣有多隻“與嘴巴相關”的標的。以林園投資21號基金為例,2020年以來,其參與首發打新且“與嘴巴相關”的標的涉及預加工食品、熟食、食品添加劑、軟飲料、乳品等多個細分領域(見表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不少公司股價均在近期紛紛創出歷史新高。
如華恒生物,公司主營業務為氨基酸,其相關產品可應用於醫藥中間體、調味品、功能營養等產品,3月9日,公司股價盤中最高上升至193.65元,創2021年4月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自上市至今累計升幅達400%(見圖4)。林園投資21號基金共獲配1182股,投入資金為2.74萬元。以最新收盤數據來看,1182股的持倉市值已增至超過20萬元,若未減持,浮盈超過17萬元,收益率高達550%。
21號基金獲配的千味央廚,其股價也在近日創下新高。千味央廚主業為速凍面米制品,屬於被市場高度關注的預製菜領域。2月14日,公司股價盤中上升至82.98元,該成績創出自2021年9月上市以來的新高(見圖5)。不過,21號基金獲配數量較少,僅為71股,獲配金額僅為0.11萬元,若至今未減持,持倉市值已增至0.52萬元,浮盈0.41萬元。
林園也曾多次表示對預製菜的看好及關注。在2022年12月做客《紅週刊》直播間時,林園表示,“預製菜我們一直關注。很多飯館也都在做預製菜,醬包調好,只要上鍋蒸一下就好了,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人。這個需求一定是會逐步增大的。”他也指出,當前國內預製菜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但行業競爭才剛剛開始,最後誰能跑出來,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若以林園“只有和嘴巴有關的不會賣,而且還會加倉”的觀點來看,上述打新獲配的相關公司,是否會得到林園的進一步增持呢?
除了“與嘴巴有關”,事實上,林園也花費了一些精力在新能源,不過,在林園看來,這些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而觀察林園在新能源方面的佈局,其投資成績單整體表現也是“參差不齊”的。
回顧2022年全年,林園投資共出現在“油茅”、達仁堂、智飛生物、長遠鋰科4家公司的調研名單中,其中,前三隻均與嘴巴、醫藥相關,長遠鋰科則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材料企業。不過,在林園投資2022年7月調研之後,長遠鋰科股價即開啟了持續下跌模式,至今跌幅超過20%。
2022年6月,林園投資參與了某新能源整車企業以51.98元/股為發行價的一項定增,林園投資309號基金參與其中,耗資25900萬元、獲配498.26萬股。不過,在定增落地之後,新能源車企股價即開啟下跌模式,以最新收盤價來看,相較於發行價折價25%。
此前,林園投資還加碼了充電樁企業奧特迅。
據奧特迅的機構持倉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末~2021年三季度末,林園投資132號與林園投資133號兩隻基金均連續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兩隻基金的持倉數量均為440萬股,期間未發生變化。
2020年三季度之後至2021年三季度末,奧特迅股價在此期間震盪上升超過30%,林園投資旗下兩隻基金的持倉市值均由2020年三季度的5293.2萬元增至2021年三季度的7119.2萬元(見表3)。
新能源會成為林園未來的重點加倉領域嗎?答案是否定的。
去年底,林園在一場線上直播間表示,新能源板塊的前景是可以的,但其實沒有重點去做。“之所以去參加定增,是因為在更早前做這個賺錢了,想再賭一把。在投資過程不做一些投機的事情也不太行的,因為我們這個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投資和投機並行的市場。當然,投機也不是簡單的去冒險,我們也是有正確的理論和數據做支撐的。”“就像大家都看到的新能源,什麼是新能源我其實也搞不清楚,我把除了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之外的所有能源都歸結為新能源,但這以後肯定是一個方向。並且現在傳統能源的價格都高高在上,這就導致新能源這個行業的景氣度還是熱的。”
但林園同時表示,基本上沒有介入新能源,介入的規模可以忽略不計。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