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夜讀 | 補充一點關於 ChatGPT 的思考
作者:李睿秋Lachel
來源:L先生說
大家好。
之前的文章講了 ChatGPT,引發了許多關注和討論。限於篇幅,有些想法沒有在文章裏寫得很清楚,我想在這裏補充一下。
許多人似乎都把着眼點放在「ChatGPT 能寫出什麼樣的內容」上面,認爲這是它最大的價值。比如有讀者開玩笑地問「這篇文章是不是用 ChatGPT 寫的」。這很正常,因爲媒體就是這樣宣傳的,我的文章裏也講了很多它在寫作方面的應用。
科幻作家、《降臨》的原作者特德·姜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爲:ChatGPT 相當於互聯網的一種「模糊的有損壓縮」。它產出的內容是它對互聯網上各種信息的「改寫」,跟一個人聽完一堆資料之後轉述給你沒什麼區別,本質上是一種二手信息。既無法確保準確性,又難以溯源。
實際上,ChatGPT 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能夠寫出什麼樣的內容 —— 毋寧說這只是它的一個副產品而已。它真正的價值,在於改變了我們跟信息交互的方式。
我在文章裏提到兩個最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搜索3.0,另一個是微調。
在傳統的搜索1.0時代,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我們只能通過書籍去獲取;在搜索2.0時代,信息以數據的形式存在,我們通過搜索引擎和其他種種服務,去獲取這些數據。
而到了搜索3.0時代,信息依然以數據的形式存在,但我們獲取、抵達、加工信息的方式被改變了。ChatGPT 幫助我們蒐集和整理信息,把整理好的信息呈現給我們。我們對信息的獲取,從「我們去尋找信息」,變成了「信息來尋找我們」。
換言之,有了 ChatGPT,散落在全世界各地各種渠道、障壁之後的信息,變得更容易被我們獲取了。每一個缺乏時間、精力和渠道的人,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服務和接口抵達全世界的信息,信息的不對稱和門檻很可能被打破。
這纔是它的真正意義所在:它解決的是「信息太多」和「注意力太少」之間的矛盾。
我們要決策,要學習一個領域,要採取行動、創造一個產品,在搜索2.0的時代,需要自己動手查找大量資料,自己去分析、整理、提煉信息,形成自己的結論。這是一道非常高的門檻,它造就了智力的壟斷,形成了智力的壁壘。
但隨着 ChatGPT 的發展,它有可能打破這道門檻。未來的願景,也許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入一個涵蓋全世界客觀知識的「外腦」,能夠從知識和科技的發展中受益,打破知識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通過對 ChatGPT 進行微調,使之成爲能夠適配每個人的「內腦」,則可以讓我們把自己所攝入的一切、所思考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充分地利用起來,擁有一個比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助理。
試考慮一個最簡單的應用場景:你想找一部適合自己的電影。最傳統的做法,可能是通過你喜歡的演員、導演、流派去搜,查一查有哪些作品,然後看它們的簡介,看影評網站的評分,看別人的評論,挑出幾部試閱一下,看看能不能看下去……
有了智能算法,它可能會向我們推薦「你可能喜歡的電影」,但它推薦的依據,依然是簡單粗暴的「打標籤」。把你按照行爲打上標籤,分析跟你同類型的人喜歡看什麼內容,再把這些內容推給你。依然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個性化」和「千人千面」。
而一旦有了一個完善的「內腦」,它做出推薦的依據,就可能是我們過往的經歷和數據。可能是你隨手記下的一個有趣的點子,可能是你跟朋友討論過的議題,可能是你近期一直在關注的領域,也可能是你讀過的一系列相關的書籍和文章。
它可能會告訴你:這部電影用到了你三年前偶然想到的一個點子,處理得非常好,有沒有興趣看一下?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個議題,正好是你前段時間一直感興趣的,不妨參考一下……
當然,上面所說的這些,包括外腦和內腦,現在的 ChatGPT 以及類似的產品還遠遠達不到,有待更成熟的形態 —— 但我相信,這是一個並不遙遠的願景。
那麼,這一技術的發展是不是純然樂觀,毫無問題呢?其實也不是。
ChatGPT 具備極強的總結提煉信息的能力,因此,也許有許多人會放棄自己去閱讀、理解和學習,而依賴於 AI 提供結論。但是,過度依賴AI 給出答案,其實相當於把自己思考的權利讓渡給了 AI,放棄了思考的過程。
AI 就像一個黑箱,我們輸入數據,它輸出答案。我們知道這個答案很可能是對的,但並不知道它是如何「知道」答案的。長此以往,我們就很容易放棄對於答案的追問,而讓 AI 代替我們做決定、下結論。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爲它預示着我們主體性的消失。
AI 或許能夠更快、更高效地爲我們提供答案,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答案,而是得到答案的過程,也就是信息跟我們大腦之間的碰撞、聯想、火花……一條信息能夠給予我們的啓發和思考,也許比這條信息本身更爲重要。
讀一篇文章,有了 AI 的輔助,我們也許可以更快地瞭解這篇文章的大意 —— 但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僅想知道文章講了什麼,我們更想要的是,在閱讀這篇文章過程中,它跟我們已有知識體系的振盪和共鳴。
它令我想到了什麼?幫助我產生什麼想法?給了我什麼啓發和思考?這可能是更爲重要的,也是 AI 所無法給予的。
我們可能會反覆多次、從不同的位置和順序讀一篇文章、一個章節、一本書,目的不在於瞭解它的大意,而在於尋求它能夠跟自己產生共鳴和振盪的瞬間。這種瞬間是模糊的,美妙的,轉瞬即逝的。它必須依賴於大腦全方位的投入和思考。這既是一種思維訓練,也是一種讓大腦跟外界交流的方式,是智性之美。
一段文本,當它被 AI 所咀嚼和濃縮之後,它一定會丟失大量的信息 —— 但恰恰是這些所丟失的信息本身,可能纔是更爲重要的。
因此,我的觀點是:AI 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輔助,而不是主導;是拓展,而不是替代。
我們應該讓 AI 成爲我們的手和眼睛,讓它告訴我們新的概念,拓展我們的視野,給我們提供來源,爲我們收集資料,幫我們查漏補缺,完成重複機械事務,讓我們的思維能夠打破邊界的束縛 —— 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
AI 只是幫我們拓展觸及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和做出決策的人依然是我們自己。
而不是依賴於它給出的解釋和答案,讓它替代我們去決策和判斷。
一旦我們放棄了思考,而依賴外界(包括 AI)給予我們答案,我們作爲人類的主體性其實也就不復存在。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