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1.關於市場下沉,瑞幸主力產品價格16-18元,專家認爲對小鎮青年來講合理,因爲中等品質的奶茶也要12-14元,而瑞幸的品牌調性更高,小鎮青年會願意買。此外公司營銷和數字化架構領先。小程序下單跳轉界面流暢,品牌形象更加年輕,用戶互動更多,出新品速度也更快,瑞幸供應鏈可以覆蓋全中國,目前下沉市場門店數是現磨咖啡行業裏最多的,加盟商體系搭建也完善。
2.目前瑞幸的私域社羣2w+個,社羣人員數將近3000w,每天APP的打開過百萬。茶飲公司都會做AB測試,而瑞幸的數字化架構利於AB測試,藉助自己的門店和私域數據,可在24小時內完成城市級別的AB測試,該能力遠超其他玩家。對於個人用戶,標籤分析、顆粒度的打造超過100個。
3.關於門店盈利率,瑞幸Q1門店盈利率爲20.3%,Q2門店盈利率幾乎達30%,在整個連鎖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原材料成本在30%上下。雖然上海疫情導致600+門店關停,但其Q2數據仍然亮眼。疫情期間瑞幸內部做了一定調整,門店端租金在11-12%,人力成本14%上下,3-4月外賣調整後,外賣費用佔收入在10%,折舊在個位數,行業內偏低。加盟門店旺季每個店每月可貢獻1萬以上的利潤。平均每個店單天的營收在5000+元,下沉市場的營收更高。
Q&A:
Q:咖啡行業及頭部玩家情況簡述?
A:目前現磨咖啡行業收入佔比咖啡整體行業30%+,行業投融資比較火熱。
星巴克:進入市場20多年,持續輸出消費者教育,定價一直都是30+,且提供了咖啡+第三空間。所以現在中國消費者的認知是,一杯現磨咖啡定價30左右。目前星巴克一到五線城市都有佈局。
瑞幸咖啡:2017年進入賽道,用線上點單的方式、憑藉超低性價比和高品質的特點,讓中國現磨咖啡用戶幾何式增長。瑞幸和星巴克是中國現磨咖啡兩強,兩者門店都過了6000家。
幸運咖(蜜雪冰城旗下品牌):會給瑞幸的下沉市場帶來很大沖擊。門店數目前1400左右,明年仍會大規模拓展。除此之外,其他沒有玩家門店數接近2000。
精品咖啡:manner門店將近500家,Mstand的門店200多家。
地域性咖啡品牌:絕大多數在一兩百家甚至小10家左右。每個城市都有獨立的咖啡門店,比如上海9000多家咖啡門店,絕大多數是獨立玩家。所以雖然賽道很熱但競爭激烈,要獲得高增長高利潤比看上去難很多。
Q:瑞幸前期高速增長,中間出現財務問題再到重組,公司在經營層面有哪些變化來扭轉局勢?
A:財務造假風波。是一次警示,財務問題被放到檯面上,資本對其高增長表示懷疑。但市場對其營銷方法和快速擴張門店的能力沒有質疑。這次風波讓瑞幸回到了好好做生意的公司。
當時面臨五大問題:1.資方懷疑營運能力。2.一些商戶不信任品牌。3.加盟商盈利率非常低,很多加盟商倒戈。4.多項業務在短期內看不到盈利的趨勢。5.供應商層面,除了咖啡、牛奶、設備之外的其他供應商都比較薄弱。
採取的措施:
1.調整組織架構,穩定軍心。很多內部裙帶關係離職或被勸退。
2.迴歸咖啡奶茶主業,喊停短期不能盈利、需要重投入的業務。
3.開店標準、門店運營細則貫徹。原來內部考覈鬆散,加盟商盈利率非常低,2020-2021加盟商倒戈嚴重,同時疫情原因國外的設備進不來,短暫喊停加盟業務,重新梳理。
4.對穩定性差的裙帶關係供應商做了一些清理。
第一次暴雷之後,公司認爲應該聚焦咖啡和奶茶,並且好好做產品。幸運的是,風波過程中核心掌權崗位的高管沒有大變動。所以後面瑞幸通過自己內部變革、好產品、健康運營方法以及它本身構建的數字化進程,支撐業務往前走。同時,這兩年咖啡賽道每年都是20%以上的增長,並且疫情讓消費者回到高性價比的賽道上,這也是幫助瑞幸走到現在的一些因素。
Q:星巴克去年下半年開始承壓,在中國區還更大力度加密開店。瑞幸、幸運咖也是在擴張加密。怎麼看待幾個不同價格帶的頭部品牌做擴張?瑞幸有什麼優勢不跑輸?
A:瑞幸7000+門店,星巴克6000+門店,幸運咖接近1500家。三者是不同價格帶的主力。(1)相對獨立咖啡店有供應鏈優勢和議價優勢。消費品大環境來看,茶飲營收有所下降,但咖啡是不太一樣的產品。中國咖啡市場還不是成熟市場,而奶茶在中國白熱化,不需要教育,咖啡還在覺醒,行業增長還是亮眼的。目前中國人均年消費量較低,北上廣接近300杯,絕大多數城市10杯不到。前面提到絕大多數咖啡在各個城市都是獨立咖啡店,他們在供應鏈能力、品牌議價、營銷方式上沒有辦法跟頭部玩家抗爭,所以頭部玩家優勢地位明顯。
(2)疫情給餐飲零售很大打擊,現在拿鋪位成本低。經濟一旦回暖就會受益,這也是大家快速佈局的原因。
(3)小鎮青年咖啡需求一直存在,低線城市咖啡銷量和收入遠超出瑞幸原來的預期,所以大家都在搶低線城市。低線城市的體量並不小,還有很大空間,頭部城市飽和度比較高,只是說好的點位和更好的點位的區別。
Q:瑞幸較其他咖啡品牌在哪些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A:和星巴克、幸運咖比較:
(1)瑞幸的獨特產品屬性。三家菜單都有奶茶和咖啡,瑞幸把奶茶和咖啡融合得很好,消費者喝到的咖啡品質不錯,奶茶也不亞於消費者的期待。幸運咖因爲是蜜雪冰城延伸出來的,菜單還在積極調整中,菜單結構和門店裝修風格和蜜雪冰城類似。對星巴克,大家的認知主要還是咖啡。所以瑞幸這樣的奶茶和咖啡融合很好的產品結構有利於走下沉市場,可以滿足消費者對較好品質的咖啡和奶茶的雙重需求。
(2)瑞幸定價優勢。主力產品價格16-18元。對小鎮青年來講合理,因爲中等品質的奶茶也要12-14元,而瑞幸的品牌調性更高,小鎮青年消費者會願意買。
(3)營銷和數字化架構領先。友商也有小程序下單功能,但瑞幸的整個跳轉界面流暢度更好。瑞幸主要是通過APP下單,品牌形象更加年輕,用戶互動更多,出新品速度也更快,不斷滿足消費者嚐鮮需求,以及去年開始逐步打造SOE精品咖啡。瑞幸供應鏈可以覆蓋全中國,目前下沉市場門店數是現磨咖啡行業裏最多的,加盟商體系搭建也完善。
Q:新品的研發流程週期?產品創新壁壘低,友商複製難度大嗎?
A:2019年開始瑞幸打造產品體系,不斷沉澱累積。爆款產品先後有:厚乳——生椰——椰雲。產品研發存在難度,但壁壘幾乎沒有。供應商、供應鏈都是透明的,快的話兩週可以複製完成,慢的話三四周也可以完全複製。
瑞幸的門檻在於:
(1)規模化後的議價能力。
(2)門店的執行力。超過50%以上直營店,全數字化門店管理系統,供應鏈能支撐快速上新產品。
(3)私域數字化運用。私域人數快3000萬,新產品發佈以及優惠券發放的觸達非常迅速,有助於打造爆品。
(4)高性價比。
Q:瑞幸在數字化的比較優勢?
A:社羣:瑞幸的私域社羣2w+個,社羣人員數將近3000w,每天APP的打開過百萬。
AB測試優勢:茶飲公司都會做AB測試,而瑞幸的數字化架構利於AB測試,藉助自己的門店和私域數據,可在24小時內完成城市級別的AB測試,該能力遠超其他玩家。對於個人用戶,標籤分析、顆粒度的打造超過100個。
Q:一二線及下沉市場的單店模型?
A:門店盈利率:瑞幸Q1門店盈利率爲20.3%,Q2門店盈利率幾乎達30%,在整個連鎖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原材料佔比:原材料成本在30%上下。季節原材料佔比波動較其他公司大,達2-3pct,原因是瑞幸真正的業務高峯在6月份底,雖然上海疫情導致600+門店關停,但其Q2數據仍然亮眼。用奶量的波動使得原材料佔比有2-3pct的浮動,用奶量低時,原材料佔比會減少2-3%。
門店端:疫情期間瑞幸內部做了一定談判和調整,瑞幸門店端租金在11-12%,人力成本小於15%(14%上下),3-4月外賣調整後,外賣費用佔比收入在10%,折舊在個位數,行業內偏低。加盟門店旺季每個店每月可貢獻1萬以上的利潤。平均每個店單天的營收在5000+元,下沉市場的營收更高。
Q:下沉市場單店營收高於一二線城市的原因?
A:過去的加盟業務情況:19年瑞幸就已經有加盟業務,主要集中在商圈,無爆發增長。原因估計是當時中國的咖啡下沉市場並未覺醒。過去的加盟門店(小鹿茶)與奶茶一同競爭,優勢弱,在奶茶領域,通過口味碾壓的商業模式難以成功。
現在的加盟業務情況:在下沉市場中,目前瑞幸客流最大的店面多是加盟門店。舉例在某些業內普遍不看好的區域,瑞幸的加盟店面在開業前20天,最高可做到每日平均杯量1500+杯;下沉市場旺季平
均水平在700-800杯,高於一二線城市。原因是瑞幸在中國知名度高,當開入下沉市場後,能立刻受到歡迎;同時點單機制、產品口味更加適合年輕人。目前瑞幸主打年輕化,在下沉市場的小鎮青年中非常受歡迎。瑞幸在被奶茶包圍的下沉市場中較爲新穎,例如過去在某個小鎮中瑞幸被認爲是低價的高端產品,極度受歡迎。
Q:從平均數據來看,日均杯量大概爲多少?
A:夏季高峯期間,直營門店平均每天400杯,下沉市場加盟門店平均爲460-470杯。全國淡旺季拉平均可能在350杯左右。
Q:一二線城市直營爲主,下沉市場加盟爲主?
A:總體如此,但對於個別城市有局部調整。在某些原本規劃做加盟城市中,瑞幸通過前期測試和分析如果發現當地特別適合經營,會先利用直營店卡位,維持品牌在這個城市的勢能和制高點,再放開加盟。
Q:咖啡飲品具有季節性,在冬天的銷量比夏天有多少下降?
A:咖啡行業的季節性波動原因:夏季是瑞幸的旺季,而在冬季消費者口渴的感覺較少,對咖啡因的需求較少,對奶的需求較大。冬季爲淡季也有北方天氣冷消費者不願意出門的原因,整體波動在15-20%。
瑞幸的季節性波動原因:冬天的假日較多(國慶、中秋、春節),而瑞幸集中在辦公和學校場景,節假日停工停學,因此波動可能比行業更加明顯。
Q:門店的初始投資額和單店員工的數據如何?
A:門店面積:直營店的主力店型(快羣店)在30-40平方米。部分是15-20平方。單店投資額在30-40w之間,直營與加盟模式差異不大。優享店和形象店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在整個7000多家門店中佔比很少。
單店員工:員工數平均爲2.5,高峯2個人,低峯期1個人,該分配來自算法計算。在下沉市場中員工數是2.5-3人,原因是早期瑞幸的選址模型依照一線城市的直營店,現在更多是趨近核心商圈和地表建築,加盟門店從30-40平米擴大至60-80甚至80平方米以上,門頭需在4.2m以上。標準改變的原因是瑞幸重視下沉市場品牌打造和選點質量,因此要求有所提高。
Q:高峯的時間段是?
A:高峯時間:主要高峯是1pm-2pm,因爲瑞幸主力店型較爲依附辦公和學校區,飯後喝咖啡的模式較爲常見;第二峯值是上班前,8:30am-9:30am;下午從2:00pm到7:30pm銷售量持續下降。
關店時間:過去瑞幸在6點左右關店,現在多數在7:30-8:00店關店,個別商圈的大型門店關店較晚,根據情況而定。
Q:在門店加盟和擴張方面,瑞幸在加盟業務上獲取哪些收入?加盟商開店有哪些支持和培訓,篩選條件如何?
A:瑞幸開放加盟的原因:今年5月份瑞幸提高加盟要求。19年上市前有加盟嘗試,但較爲失敗。
2020-2021年有半年時間關閉加盟,原因是加盟商的盈利率少於40%。瑞幸本身不願意開放加盟,但在第二次暴雷和疫情發生後,瑞幸的現金流出現問題;且在3-4線城市的直營中,當店面面積不足時,成本績效難以兼顧。因此疫情後資金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加密門店密度,提高單店健康度,3-5線放開加盟。
現在瑞幸對加盟商的標準高:1、需要加盟商在當地有鋪位資源,需要有獨立團隊找店鋪資源,個人更難通過審覈;2、資金抗風險能力,早期個人資產超200萬即可加盟,但現在不成文的資產門檻在1200萬左右;3、不允許加盟商有各種法律訴訟,訴訟和被告皆不允許。
開店投入拆解:一家門店在40w投入,15-19w爲設備費用,裝修平均達12w,其餘爲租金和員工費用。瑞幸採用毛利潤分潤模式,在今年調整了對加盟商原材料、設備、零售產品的加價率,早期加價率較低,今年有所提高,最高的已超過10%,最低的在5%上下,提高加價率的原因是加盟商盈利比例超90%,總體較爲健康,非常受市場歡迎,今年的加盟名額在3月底就已經搶完了。
瑞幸目前的加盟不針對大商,僅針對個人在當地註冊法人公司與瑞幸加盟。大商加盟雖然早期開店快,但後期管理和溝通成本大。
Q:門店每個月貢獻給公司的1W利潤拆解一下的話,有多少是銷售分成,有多少是賣物料?
A:基本上是銷售分成,賣物料的加價率不高。
Q:1W元是怎樣的一個分成比例(加盟店營收分成比例)呢?
A:階梯式加盟分成比例,當加盟商利潤落在相應區間時,會得到相應的提成比例:1-2W(0%),2-4W(10%),4-6W(20%),6-8W(30%),8W以上(40%)。
Q:看區位的話,哪些店型是主力呢?
A:第一:辦公場所(寫字樓、大廠、辦工廠區的中央位置等)現在佔比41-42%,未來伴隨下沉市場開店,這個比例會下降。第二:校園店(目前超過千家,大學、中專、高職等佈局)。第三:商圈店。第四:臨街店鋪。以上四種佔到了80%+門店。
Q:未來兩三年,瑞幸的一個擴張戰略是什麼?
A:中國15萬家咖啡門店,絕大多數是獨立咖啡店,生存壓力很大,行業頭部玩家門店佔比10%+,且其收入佔比會遠高於門店佔比。目前瑞幸門店數有7000多,預測22年12月接近9000家。未來3-5年有可能達到2萬家以上。
Q:開到2W家店時,直營和加盟門店佔比是多少呢?
A:截至2022H1加盟門店佔比31%,直營和加盟新開店是50%和50%,未來整體門店佔比有可能也是50%和50%。
Q:目前咖啡消費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1-2線城市,但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做下沉,下沉市場消費者工作場景、消費偏好和高線城市還是有差異,這塊的市場空間能做很大嗎?
A:下沉市場是有需求的,但是人羣分散。雖然從絕對可支配收入來看,小鎮青年和大城市人收入有差距,但是目前頭部品牌都在進入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絕對是有機會。
Q:如何考慮和幸運咖競爭?
A:主要是品質優勢。雖然幸運咖的定價是瑞幸的56%-60%,可一但消費者接受了現磨咖啡,是願意多花8-10元去考慮更高品質的現磨咖啡,瑞幸產品還是領先的。
Q:對於地級市,整個市場可以支撐幾個大的商圈呢?
A:不同地級市情況不同。舉一個四線城市的例子,人口500多萬(其中市區200萬人),目前有20多家瑞幸。等開放五線等鄉鎮市場後還有空間。
Q:瑞幸在供應鏈上做了什麼去降本?
A:一開始供應商有很多裙帶關係,後來放開市場化,供應商更加專業,同時由於瑞幸規模大,議價能力強,實現降本。
Q:主營店外賣費用10%佔比收入是什麼費用呢?
A:主要是配送費。
Q:外賣收入佔比多少?
A:全國平均來看是32-35%,上海35%。
Q:前期投入30-40萬元對應多少平方的門店呢?
A:針對30-40平方的主力門店。低線城市門店面積變大,但投入也不會明顯,可能在45萬元左右。
Q:現在門店經營利潤率是30%,如果長遠來看會怎麼變化呢?
A:30%已經是一個較高的數字,但是長期來看,個人認爲如果能穩定在25-30%是很健康的水平,公司中後臺數字化程度較高,費用不會隨着門店規模增加而大幅增加。
Q:客單價情況?
A:杯單價是16元,客單價的最新數據是在7月份達到了18.5元。
Q:杯數和單價未來還有增長空間嗎?
A:杯量和單價我覺得不會有太大增長空間了,一個連鎖咖啡品牌400-500的杯量就很成熟了,如果有更多杯量品牌可能就會考慮開新店,不然就被其他競爭者分流。
Q:加盟商分潤的潤指的是指的售貨毛利?
A:對的,售貨毛利。
Q:在同一個場景下,其他品牌對瑞幸會有影響嗎?
A:會有影響。但是影響多少取決於實際點位和門店運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