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浙商策略:聚焦三季報,中小市值新成長仍是核心主線
格隆匯 09-25 14:15

本文來自:王楊策略研究 作者:王楊

摘要  

投資要點

展望後續,結合築底期的特徵,中小市值新成長仍是核心主線。

根據披露規則,三季報預吿披露截止日為10月15日,而三季報披露則截止於10月31日,隨着三季報拉開帷幕,將為市場挖掘新成長提供更多線索。

1、底部關鍵詞

5月我們發佈《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們經歷的市場底》,結合股債收益比和剩餘流動性,提出市場進入底部區域,築底期的關鍵詞是分化和新生。

一方面,分化意味着,市場後續機會將體現為結構性;另一方面,新生意味着,抱團明星股陸續退潮,而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開始醖釀下一批明星股,個股將悄然展開有序上漲。在此期間,“輕指數,重個股”,適合看長做長。 

4月26日低點以來,剔除新股影響,109家上市公司漲幅超100%。其中,約41%的公司是2019年以來上市,約79%在4月26日的起漲市值在100億以下,行業上電力設備佔比達25%、機械17%、電子15%、汽車12%等佔比居前,細分賽道上以儲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半導體設備材料等新方向為主。

換言之,5月以來,指數震盪,抱團明星股陸續退潮,而以先進製造為主的中小新成長,個股已展開有序上漲,恰恰是築底期的特徵。

2、三季度預測

方法論上,根據統計規律,7月至9月的當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變化是預判企業三季報強弱的重要參考。邏輯上,7月至9月產業趨勢及公司經營方面的新變化,被市場認知和捕捉到後,大概率直接反映於當年預期的調整。

數據上,2010年至2021年期間,分析師覆蓋口徑的整體法統計,各行業Q3期間當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的調整幅度大概率與Q3歸母增速正相關,換言之,Q3期間盈利預測被上修的行業大概率Q3盈利增速居前。

結合2022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7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2022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被上修的行業有農林牧漁、煤炭、石油石化、電力設備、有色金屬。

結合2022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7月1日至9月21日期間被上修的細分賽道有,電動車上游、生豬養殖、煤炭、油氣、光伏設備、半導體材料、光伏儲能、電動車中游、工業氣體、光伏下游、航空發動機、電動車下游、稀土磁材、化學原料藥、工控自動化、啤酒、雲計算、車聯網。據統計規律,這些細分賽道的三季報或大概率增速居前。

進一步剔除增速明顯下滑的賽道,生豬養殖、煤炭、油氣、光伏設備、光伏儲能、工業氣體、光伏下游、航空發動機、電動車下游、化學原料藥等值得重點關注。

3、三季報預吿

截止9月24日有56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預吿,其中大部分為8月以來剛剛上市或即將上市新股,在行業分佈上以先進製造為主,包含電子、電力設備、機械、國防等。

風險提示疫情反覆超預期;產業進展低於預期。

  正文  

1、底部關鍵詞

5月我們發佈《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們經歷的市場底》,結合股債收益比和剩餘流動性,提出市場進入底部區域,築底期的關鍵詞是分化和新生。

一方面,分化意味着,市場後續機會將體現為結構性;另一方面,新生意味着,抱團明星股陸續退潮,而近2-3年上市的次新股開始醖釀下一批明星股,個股將悄然展開有序上漲。在此期間,“輕指數,重個股”,適合看長做長。 

5月以來,指數震盪,抱團明星股陸續退潮,而以先進製造為主的中小新成長,個股已展開有序上漲,恰恰是築底期的特徵。本批明星股中,近三年次新佔比高,市值小,行業集中在儲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半導體設備材料等新方向。具體來看,4月26日以來,剔除新股上市影響,約109家上市公司漲幅超100%。其中,約41%的公司是2019年以來上市,約79%在4月26日的起漲市值在100億以下,行業上電力設備佔比達25%、機械17%、電子15%、汽車12%等佔比居前。

我們認為,展望後續,結合築底期的特徵,中小市值新成長仍是核心主線。根據披露規則,三季報預吿披露截止日為10月15日,而三季報披露則截止於10月31日,隨着三季報拉開帷幕,將為市場挖掘新成長提供更多線索。

2、三季度預測

我們將結合Wind一致盈利預測和三季報之間的相關性規律,對各行業和核心賽道的三季報進行前瞻。具體而言,7月至9月的盈利預期的變化是預判企業三季報強弱的重要參考。

一方面,定性層面,隨着三季度的展開,產業趨勢及公司經營方面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新發展,在被市場認知和捕捉到後,大概率直接反映於當年預期的調整。

另一方面,定量層面,2010年至2021年期間,在分析師覆蓋口徑下,我們以整體法對各行業Q3期間盈利預期調整幅度(當年度),以及Q3歸母淨利潤增速(單季度)進行統計,並計算兩者間相關性。

其中,盈利預期調整幅度(%)定義為,分析師覆蓋口徑下,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各公司Wind一致盈利預期變動總和(當年,億元)”與“各公司上年歸母總和絕對值(億元)”之商。

從統計結果來看,Q3期間盈利預期明顯上修的行業,有較大概率Q3業績增速亮眼。從具體數據來看,各年內各行業Q3期間盈利預期調整幅度均與Q3歸母增速正相關,且就2015年以來歷史來看,在2015年(80%)、2016年(67%)、2017年(89%)、2019年(59%)、2021年(78%)多年份下,兩者間展現出了較強的相關性。因此,Q3期間盈利預期的調整,或成為各行業三季度業績前瞻的重要工具。

對應到一級行業,統計今年7月1日至9月20日期間2022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的調整情況,結果顯示農林牧漁、煤炭、石油石化、電力設備、有色金屬被上修,結合統計規律這些行業的三季報盈利增速或相對亮眼。

對指數再分類後,進一步下沉至細分賽道,近五年來“Q3期間盈利預期大幅上修的行業,當年Q3歸母增速往往居前”的規律依然成立。

結合2022年Wind一致盈利預測,7月1日至9月23日期間被上修的細分賽道有,電動車上游、生豬養殖、煤炭、油氣、光伏設備、半導體材料、光伏儲能、電動車中游、工業氣體、光伏下游、航空發動機、電動車下游、稀土磁材、化學原料藥、工控自動化、啤酒、雲計算、車聯網。根據統計規律,這些細分賽道的三季報或大概率增速居前。

進一步剔除增速明顯下滑的賽道,生豬養殖、煤炭、油氣、光伏設備、光伏儲能、工業氣體、光伏下游、航空發動機、電動車下游、化學原料藥等值得重點關注。

3、三季度預吿

截止9月24日有56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預吿,其中大部分為8月以來剛剛上市或即將上市新股,在行業分佈上以先進製造為主,包含電子、電力設備、機械、國防等。

風險提示

疫情反覆超預期;產業進展低於預期。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