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天風研究,作者:唐婕團隊
【核心觀點】
歐洲能源稟賦不足,進口依賴度高
在歐洲每年消費的所有能源中,約有60%來源於進口,其中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尤其高;2000-2021年,歐洲原油和天然氣供給缺口呈小幅擴張態勢。2021年,歐洲原油產量和消費量分別160.2/637.5百萬噸,供給缺口為477.4百萬噸,對外依存度為74.9%;天然氣產量、消費量分別2104/5711億立方米,供給缺口為360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為63.2%。
俄羅斯的天然氣對歐洲至關重要
超過30%的歐盟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在EU27地區,天然氣的進口來源國主要為俄羅斯和挪威。2020年EU27對俄羅斯、挪威、阿爾及利亞三國的進口量分別1550/746/290億立方米,佔總進口量的39%/19%/7%,合計佔比為65%。2021年,德國、法國、意大利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89%、95%、94%,荷蘭具備一定自有產量,對外依存度為33%。
俄烏衝突以來,俄羅斯天然氣對歐洲的供應情況
俄烏衝突以來,歐盟對俄羅斯已實施六輪制裁;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面對歐盟的多輪制裁,俄羅斯不斷減少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輸送;為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歐盟提出減少對其能源依賴的措施。
歐洲天然氣短缺對化工行業的影響
歐洲地區是全球化工的發源地,化工產業鏈完整,且基本滿足自己自足,2020年全球化學品銷售額達3.47萬億歐元,歐盟銷售額位列第二。鑑於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於歐洲的化工企業,維生素、聚氨酯的供應鏈或對全球相關產品的供應端形成較大沖擊。
【正文】
1.1 歐洲天然氣進口依賴性較高
歐洲能源稟賦不足,進口依賴度高
在歐洲每年消費的所有能源中,約有60%來源於進口,其中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尤其高。
2000-2021年,歐洲原油和天然氣供給缺口呈小幅擴張態勢。2021年,歐洲原油產量和消費量分別160.2/637.5百萬噸,供給缺口為477.4百萬噸,對外依存度為74.9%;天然氣產量、消費量分別2104/5711億立方米,供給缺口為360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為63.2%。(注:對外依存度計算方法為:當前消費量與產量之差與消費量之比)
歐洲近年來天然氣產量下滑,挪威、英國為主要產氣國
歐洲天然氣已探明儲量自2006年後持續下滑,造成地區產量規模不斷降低;挪威、英國為主要產氣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3年,歐洲天然氣儲量達到峯值為203.14萬億立方英尺(≈5.75萬億立方米),21年降至80.86萬億立方英尺(≈2.29萬億立方米)。產量上看,從2004年高點3374億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2104億立方米,其中21年挪威、英國和烏克蘭天然氣產量佔比為54.3%/15.5%/8.8%。
消費量情況,德國、英國、意大利、土耳其為歐洲地區的主要天然氣消耗國。2021年,四國天然氣消費量分別905/769/725/573億立方米,分別佔當年歐洲地區天然氣消費量的15.9%/13.5%/12.7%/10%,合計佔52.1%。
俄羅斯、挪威為歐盟天然氣的主要進口國
歐洲天然氣進口總量整體持續增加,LNG進口占比提升。據BP,2021年歐洲地區共進口天然氣3410億立方米,其中通過管線進口量為2328億立方米,佔總進口量的68.3%,其中俄羅斯管道為最主要進口管線;LNG進口量為1082億立方米,佔比較2000年提升18.9個百分點,為31.7%。
分國家看,2022年1-5月,天然氣主要消費國家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英國和西班牙進口量累計分別676/245/318/245/261/170億立方米,其中德國、荷蘭和英國較21年同期進口量分別下滑3%/2.6%/4%,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進口量同比增加19.9%/2.1%/15.7%。
1.2 歐洲天然氣的需求總量和細分結構均較為穩定
歐洲天然氣的需求總量和細分結構均較為穩定
2016年以來,歐洲天然氣需求量大約保持在5000-5200億立方米/年,2021年總消費量為5376億立方米1,同比增長5.9%。
從應用領域來看,歐洲天然氣需求可以劃分為工業、家庭、商業、農林以及運輸五個部分,各部分其佔比基本保持穩定,分別貢獻了總需求量的38%、41%、18%、2%、2%(2020)。
從國家需求來看,德國、意大利、英國、土耳其、荷蘭和法國為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國,2021年其共同貢獻了歐洲天然氣消費總量的72.3%。
供給短缺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庫存不斷填充以應對冬季需求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造成歐洲地區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目前英國的天然氣最新報價價格已漲至213.6歐元/MWh(8月19日),荷蘭(8月5日)和法國(8月12日)天然氣最新報價分別157.7/149歐元/MWh ,較年初漲幅分別為144%/228%/62%。
8 月 28日,歐洲(包括英國)的天然氣庫存量為78.99BCM,已填充至5年平均水平(78.75BCM)。年初至今,主要受美國出口增長推動的 LNG 流入是歐洲抵消俄羅斯管道天然氣水平下降的關鍵一環,並促使進入冬季時幾乎完全恢復到歷史儲氣水平。
供給短缺造成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庫存不斷填充以應對冬季需求
8 月 28日,歐盟的儲氣庫已達到 79.0%,已填充至5年平均水平。年初至今,主要受美國出口增長推動的 LNG 流入是歐洲抵消俄羅斯管道天然氣水平下降的關鍵一環,並促使進入冬季時幾乎完全恢復到歷史儲氣水平。
2.1 俄羅斯的天然氣對歐洲至關重要
超過30%的歐盟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
在EU27地區,天然氣的進口來源國主要為俄羅斯和挪威。2020年EU27對俄羅斯、挪威、阿爾及利亞三國的進口量分別1550/746/290億立方米,佔總進口量的39%/19%/7%,合計佔比為65%。
此外,2015-2020年間,EU27明顯加大了對美國的進口量,且增幅顯著。
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存在差異,但整體較高
2021年,德國、法國、意大利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89%、95%、94%,荷蘭具備一定自有產量,對外依存度為33%。
在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方面,德國、意大利、荷蘭對其依賴度超過30%,法國依賴度為15%。
3.1 俄烏衝突以來,歐盟對俄羅斯已實施六輪制裁
自今年2月俄烏衝突以來,歐盟共計對俄羅斯提出了6輪制裁,分別涉及金融和商業服務、能源、運輸、兩用貨物和先進技術物品、個人和實體名單等多部門。
2022年8月4日,歐盟新增一項制裁措施,內容針對兩名個人實施限制性措施(Viktor Fedorovych Yanukovych與Oleksandr Viktorovych Yanukovych)。
3.2 針對歐盟制裁,俄羅斯“斷氣”予以反擊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面對歐盟的多輪制裁,俄羅斯不斷減少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由於波蘭、保加利亞和其他國家不支付盧布對其進行停產,由此帶來了對德國和意大利的減產威脅。
3.3 為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歐盟提出減少對其能源依賴的措施
REPowerEU計劃
5月18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3000億歐元的REPowerEU計劃,該計劃旨在使歐洲在2030年前就能擺脱資源俄羅斯的化石燃料;計劃有三個主要要素:節能,促進可再生能源,以及使歐洲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多樣化;計劃主要分為短期措施和中期措施。
作為 REPowerEU 計劃的一部分,歐盟最近提出了兩個目標:(i) 到年底將俄羅斯進口量減少 2/3,以及 (ii) 在 2030 年之前將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度降至零。歐洲擬通過提高LNG和從非俄羅斯供應商的管道進口,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氫的生產和進口量,實現天然氣供應多樣化;並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解決基礎設施瓶頸,更快地減少家庭、建築、工業和電力系統中化石燃料的使用。
不惜代價找到替代氣源
近期,為應對俄羅斯可能天然氣斷供,歐洲本地主要的天然氣供應者挪威已經滿負荷運行,荷蘭、英國、丹麥等生產商在短期內也無法增加產量,潛力都有限;北非輸氣管道也在高位運行。
3.4 萊茵河低水位或將加重德國能源危機
據德國聯邦水路和航運管理局數據,8月15日萊茵河德國境內(考布鎮)水位下降至32釐米(約為13英寸),低於40釐米閾值;據最新數據顯示,8月28日萊茵河水位回升至1米,但仍低於5年平均水平(1.39m)27.8%,而船隻滿載航行,水位至少需要達到1.5米。
持續性低水位將增加德國能源危機。每年約有1.95億噸貨物在德國的河流上運輸,其中德國30%的原油、煤炭運輸都依賴內河航運,其中內河航運中80%的運輸量依靠萊茵河。由於俄烏衝突帶來的天然氣供應短缺,德國已重新投入使用了多家燃煤電廠;今年通過萊茵河的煤炭運量原本預計可達4000萬噸,但據德國運輸與物流協會估計,萊茵河上的煤炭運量今年只能完成計劃的65%,因此萊茵河的低水位或將加劇德國的能源供應危機。由於駁船隻能攜帶更少的貨物以避免擱淺,沿河大量工廠企業因此無法及時足額獲得原材料,生產經營受到一定影響。
4.1 歐洲地區是全球化工的發源地,化工產業鏈完整
歐洲地區是全球化工的發源地,化工產業鏈完整,且基本滿足自己自足
歐盟為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產區域。2020年全球化學品銷售額達3.47萬億歐元,歐盟銷售額位列第二。2020年,全球化學品銷售規模位列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為中國1.55萬億歐元(佔比44.55%);歐盟地區為4991億歐元,佔比14.4%(包括歐盟27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整個歐洲地區為6276億歐元,佔比18.1%);美國4258億歐元(佔比12.3%)。
德國是歐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重要化工製造國(2020)。分國家來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為歐盟主要化工業國家,超過60%的EU27化工品銷售額由它們產生。
4.2 若俄羅斯“斷氣”,歐洲工業將受到影響
如果俄羅斯對歐洲斷氣主要衝擊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以德國為例):
其一,引發德國啟動能源領域的戒嚴令;其二,影響居民生活;其三,影響化工生產等各領域企業。
就德國而言,6月23日已進入第二階段(警報級別),其國家天然氣能源計劃的下一階段(第三階段)將涉及實施一項分配計劃,根據該計劃,某些工業部門的供應將被削減(根據分配),家庭和醫院等重要部門和場所暫時將獲得優先考慮。
4.3 若俄羅斯“斷氣”,歐洲工業將受到影響
鑑於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於歐洲的化工企業,維生素、聚氨酯的供應鏈或對全球相關產品的供應端形成較大沖擊。
鑑於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於歐洲的化工企業,維生素、聚氨酯的供應鏈或對全球相關產品的供應端形成較大沖擊。
鑑於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於歐洲的化工企業,維生素、聚氨酯的供應鏈或對全球相關產品的供應端形成較大沖擊。
鑑於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於歐洲的化工企業,維生素、聚氨酯的供應鏈或對全球相關產品的供應端形成較大沖擊。
歐洲能源價格持續上漲:2021年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漲勢延續已至2022年第一季度;天然氣價格上漲帶來歐洲地區國家電力均價隨之上漲,影響化工企業開工及正常生產活動,帶來製造成本不斷增加,企業經營或將面臨虧損局面。
地緣政治衝突:當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兩國的政治爭端阻礙了全球範圍內部分能源及化學品的正常貿易活動,影響歐洲地區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
環保政策對化工業行業發展的影響:化工行業是高耗能行業,歐洲各國政府重視對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利用和開發,積極引導化工企業節能減排。
逆全球化風險: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地方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或將受到逆全球化風險的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各區域化學品的投資與貿易活動。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9月6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