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近兩個月的單邊逆勢反彈之後,疊加外圍股市下跌及疫情抬頭擔憂,A股終於迎來了預期之中的調整。
但在上半年海量的積極財政政策及流動性寬鬆環境刺激下,很多行業板塊逐漸構築起了越來越夯實的業績基礎,由此也樹立起了資金對其今年業績表現的積極預期。
比如電力電網有關的板塊,近兩天儘管很多板塊開始回調,但這些板塊依然以維持強勁的上漲勢能,成為接棒光伏及新能源車產業之後,霸佔A股漲幅榜的明星。其中,南網科技、韶能股份、京運通、明星電力、恆大高新等電力股紛紛漲停。
其中,除了橫空出世的釩電池外,其餘電力有關板塊都是有很強政策刺激。
水利板塊方面,昨天數據公佈,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44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59億元,增幅達59.5%,創歷史新高。目前,水利工程在建項目達2.88萬個,投資規模超過1.6萬億元。上半年,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吸納社會資本等支持政策拓寬了水利項目籌資渠道。
今年的水利工程的投入極大,是行業的投資大年。從今年兩會以來,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關注度就一直很高,並不斷出台相關引導政策,促進水利工程項目的加快落地。
這背後,不僅是穩經濟擴投資的一個大項,同時今年來全國多省相繼出現記錄性的水災天氣,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進而把加快推進水利建設放在工作日程重要位置。
半年1.6萬億的投資規模,以及吸引更多的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參與進來,可以預期仍具有很強的持續性,這將為下半年水利行業迎來大豐收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那麼,以此為引,地下管網、水利工程設計、水利發電產業等也必然帶來雨露均沾的利好,
這些板塊因此成為了資金潛伏的最好目標,目前從相關概念的相繼上漲的情況看來,事實確實如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下管網工程板塊還涉及到城鄉縣域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政策要求,近期很多重大相關政策已相繼下發。今日發改委再次出台新通知,要求加快推進管網更新改造和底下管廊建設,為這些板塊的上漲再添一把猛火。
電力板塊的邏輯與水利幾乎如出一轍。
一個最明確的邏輯在於,在碳中和大框架下,我國在不遺餘力地積極推進風光電建設,以及加快普及新能源車的消費,這兩大領域,目前在海量的資本與需求驅動下,這兩年一直呈現翻倍式地迅猛增長。
但處於鏈接上游發電和下游用電的中間電網板塊,由於此前因為被上游石油價格及電煤價格上漲過猛導致利潤被大幅壓縮而未能出現大規模的新增投資和業績增益,從而在股市上沒有得到資本的青睞。
但不可否認的是,上游發電和下游新能源車投資翻倍式增長的驅動下,原有的電網越來越難承載激增的電力需求,同時本來也是需要新增鏈接兩端的投資,所以電網升級改造,一直存在非常巨大的客觀需求。
如今,政策逐漸明確要加快加大綠電的建設,不僅包括上游發電,還包括中游輸電,以及下游用電(充電樁)的建設。而這些,將是無比巨大的增量工程。也是市場因為認知不足形成的預期差。
所以説近期從儲能發電,到充電樁等概念持續被市場引爆,其實是預期之內的利好兑現。
但這些,在碳中和大框架之下,未來還有很大的市場增量。這不僅體現在進入夏季用電高峯期疊加旺盛的新能源車消費的帶來的電力設備建設需求提升,也體現在全球各國相繼確定禁售燃油車,帶來新能源車的替代率還有非常巨大的提升空間,這些都是時代性的巨大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7月、8月是A股年中業績披露期,可以明顯關注這些享受政策紅利的板塊中期業績報吿,一般都會披露上半年的投資情況和對下半年預期,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檢驗成果和預判全年業績表現的時機,對此,投資者不妨多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