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
標普500指數上半年累計跌幅20.58%,納斯達克指數累計29.51%,創下1970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差。
尤其在6月,僅一個月時間標普500指數便下跌8.30%、納斯達克指數下跌8.71%。然而,6月份ETF市場資金流入排行榜第一卻是納指ETF。
上半年,大A股歷經外圍各種風險的衝擊,扛住了嚴峻的疫情考驗,股市在恐慌與貪婪中走出了超級深V。
那麼,在歷經長達半年的下跌後,美股何時才能止跌?
1
美國經濟“軟着陸”概率僅10%
近半年以來,美國物價飛漲,民衆叫苦不迭,抑制通脹已成爲拜登總統最頭疼的問題。
此前,美聯儲一再淡化通脹風險,曾經多次表示,疫情之下經濟復甦帶來的通脹升高只是短期現象,當美國經濟全面復甦,通脹將隨之緩和。
然而,從去年秋季到今年第一季度,通脹並未像拜登和美聯儲預期的那樣想 着 回落。在被連創紀錄的通脹數據反覆打臉之後,美聯儲不得不承認,繼續用“暫時性”這個詞概括通脹情勢已是自欺欺人。
今年3月17日,美聯儲終於亡羊補牢,開啓加息序幕。
然而,在今年兩次加息都事與願違之後,6月15日,美聯儲“困獸猶鬥”,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至1.5%至1.75%區間,創下了自1994年11月以來單次加息的最高紀錄。
在美國加息步伐愈發加快的背景下,市場出於對美聯儲加息幅度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股市場大幅下跌。
標普500指數上半年累計跌幅20.58%,納斯達克指數累計29.51%,創下1970年以來歷年同期最差。
從歷史經驗來看,跌破這一閾值一般意味着美股可能已經進入熊市。
本次美聯儲加息能否使美國經濟“軟着陸”,即在未來10個季度中保證4個季度的GDP正增長,將成爲熊市陰霾能否快速褪去的決定性因素。
根據紐約聯儲測算,根據目前的加息軌道,美國經濟實現“軟着陸”的概率僅有10%,而“硬着陸”的可能性約爲80%。
硬着陸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十個季度中,至少有一個季度的GDP增長將低於-1%,類似於1990年的經濟衰退。
摩根大通首席投資官表示,美國現在看起來更有可能出現衰退而不是軟着陸,因爲今天的經濟前景看起來比40年前更加糟糕。
2
“大空頭”警告:才跌到一半
儘管美股剛剛經歷1970年以來的最慘上半年,但截至到六月中旬,海外市場上依然有大比例的分析師對於美股給出買入評級。
顯然,即便市場慘遭毒打,分析師們依然頭鐵嘴硬,而這大概率是因爲市場對公司盈利的預期尚未下調到位。
目前盈利預測反映出的依然是6 個月前經濟復甦時期的市場預期,即EPS 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持續上升直至2024年,而這一趨勢並不符合目前的加息力度下,美國經濟大概率於 2023 年第一或第二季度進入衰退的前景預期。
知名影片《大空頭》的原型人物邁克爾·伯裏在社交媒體發文警告稱,今年金融市場的暴跌幅度目前可能只有一半。他預計企業盈利將下降,會進一步拉低股市。
目前 多家上市公司已發出盈利預警,連鎖百貨公司科爾士下調了二季度盈利指引,芯片製造商 美光科技 同樣發出 業績 警告。
對於美國加息造成經濟“硬着陸”或許已成市場共識,即便已經有資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左側抄底,但美股還有更進一步的調整空間概率不小。
東吳證券表示:
美國經濟將在未來1年內陷入衰退,考慮到美國私人部門較之前更加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這很可能是一場小型溫和衰退(持續時間在 10個月之內),據此我們預計本輪美股的低點在 3100至 3200左右,仍有約 10%的調整空間。
美股進入熊市通常可以作爲衰退的前兆,而熊市的結束又提前於經濟復甦:美股的見頂往往提前於經濟衰退的開始,平均而言,在衰退到來前6 個月見頂,並且在衰退結束前見底反彈。
3
美股大底何時到來?
目前市場上共有5只跟蹤美股主要指數的ETF,分別跟蹤標普500和納指,且是A股市場上少有可參與T+0機制的ETF。
彙總二戰以來美股歷次大跌,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15%以上的共有19次,目前的這一波下跌正是第19次,處在經濟下行和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還沒有完全進入經濟衰退。
可以看出,當經濟下行+美聯儲加息+經濟衰退三重利空疊加的年份,跌幅都是相當慘的。
這六次平均下跌時間是13.9個月,下跌平均跌幅爲28%,最少一次是15%,跌得最狠的一次是48%。
而這一波標普500指數的跌幅從2022年1月初的4800點算起,下跌了6個月,跌幅達20%。
這是大底嗎?
假若真如紐約聯儲測算那般,美國真的踩中10%經濟實現“軟着陸”的概率,或許現在離底部已然不遠。
但既然是概率學,經濟“硬着陸”80%的概率可能性更高,經濟下行、加息和衰退三殺的情況下,目前肯定不是鑽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