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美聯儲歷史性的一天:黃金多頭能否守住陣線?

本文來自:金十數據,作者:肖燕燕

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於北京時間週四凌晨2點公佈最新利率決議和一系列季度經濟預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於半小時後召開新聞發佈會。

今晚料正式邁入加息週期

①大概率加息25個基點,聲明基調料偏鷹派

FOMC可能在本次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作出暗示。他還表示,如果通脹意外上行或者持續居高不下,他願意在未來的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預期早已被消化完畢。Pepperstone激石分析師Jerry指出,這一點從近兩天的美債收益率、利率期貨價格、美元指數的穩定走勢,以及美股的企穩都可以看出來,因此預計這一幅度加息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衝擊。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只有25個基點?畢竟,上次通貨膨脹率為7.9%時聯邦基金利率高達15%。零對沖回答稱,美國金融體系從未如此高度金融化,任何“倉促”加息的嘗試都將導致風險資產徹底崩潰。

儘管如此,鑑於通脹沒有消退跡象,美聯儲決議基調仍可能偏向鷹派。市場預計這次會議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仍有15%。

②加息路徑:小心點陣圖不及市場激進

市場和投資者更多關注之後的加息路徑。所以此次公佈的利率點陣圖將是重中之重。

之後的利率路徑將會更具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聯儲各委員對於高油價帶來的衝擊性影響的解讀:

如果委員們主要認為通脹將在明年自行消退,通脹預期仍然良好錨定,與市場定價的今年7次加息相比,點陣圖將顯示更為温和的路徑;

如果委員態度更為鷹派,對通脹脱錨的擔憂加劇,點陣圖將可能暗示7次加息。

第一種情況更有可能發生,相比之下,市場的定價已經相對鷹派:當前美聯儲掉期交易顯示完全定價美聯儲2022年將進行7次標準加息。激石分析師Jerry預計,本次點陣圖會將今年的加息次數預期從去年12月的3次提升至5-6次,但仍然不及利率市場所反映的7次。若點陣圖和利率市場出現較大分歧,美元指數或將經歷短線回調。

華爾街對於美聯儲成員預計今年會有多少次加息也持不同看法:

摩根士丹利料美聯儲在2022年加息4次;

荷蘭國際集團(ING)和美銀證券的分析師預計,年內總共有5次加息;

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預計有6次;

高盛則預計有7次。

③縮表:不排除在二季度開啟“縮表”

投資者還將關注美聯儲何時開始縮減8.9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以及縮錶速度的任何細節。

美聯儲在1月份的議息會議就已經表示,“縮表方式從被動式開始”,即逐步減少到期債券的再投資。

美國銀行認為,美聯儲此次會議可能會發布其《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原則》的補充文件,具體規定其所持美國國債和機構證券的平倉上限,美銀預計美國國債的平倉上限為600億美元、但不會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票據設置上限。這將發出一個強烈信號,表明美聯儲準備在5月啟動量化緊縮(QT)

巴克萊銀行同樣預計美聯儲將公佈其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速度,有望以一個較慢的速度開始,隨後數月快速提速,最終達到每月縮減美債和MBS共計800億美元的速度。

④經濟預測:高通脹、低失業率讓美聯儲在未來加速加息和縮表成為可能

美聯儲官員還將自2021年12月以來首次公佈利率預測和季度經濟預測。投資者將從中仔細尋找有關今年可能加息多少次的更多線索,以及如果經濟增長惡化,即使通脹居高不下,美聯儲是否會停止加息。

激石分析師Jerry稱,由於持續的通脹壓力,美聯儲預計將上調通脹預測,下調經濟成長增速,以及維持失業率預測不變。高通脹和低失業率讓美聯儲在未來加速加息和縮表成為可能,長期來看利好美元。

高盛表示,他們懷疑在俄烏局勢對全球造成的經濟下行風險降低之前,FOMC將不願考慮加息50個基點,但也將避免在其聲明中承諾特定的緊縮步伐

⑤鮑威爾講話:或傳達強硬信息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新聞發佈會之前,市場最初對決議聲明的下意識波動可能不會很久。隨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指引,以及他對美聯儲政策方向的明確程度將是行情走勢的關鍵。

重點在於,在近期價格壓力增加以及經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他對於推行緊縮政策有多擔心。這將對金融市場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美銀料鮑威爾將傳達強硬信息,即重申美聯儲需嚴肅對待物價穩定問題,也會指出俄烏衝突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通脹前景預測帶來不確定性。

該行的Ralf Preusser説,鮑威爾將對加息前景提供有限的指導,強調不確定性升高,表達對數據的依賴性,同時保留在必要時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鮑威爾還可能強調,俄烏局勢也將成為未來幾個月決定接下來加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的關鍵。

鮑威爾的鷹派言論將繼續提振對美元的需求,而謹慎的措辭或將大幅拖累美元走勢。

市場寬幅波動仍將延續甚至放大

中金公司認為,美聯儲本週大概率開啟加息週期,但無論加25還是50個基點,並不意味着靴子落地,市場寬幅波動仍將延續甚至放大。

況且,接下來的大事件不止美聯儲決議,決議公佈前美國將公佈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俄債能否順利償付票息以避免違約也是日內的重點關注。決議之後,美股市場將有3.3萬億美元期權到期!

①黃金:多頭能否守住陣線?

短期金價走勢取決於美聯儲聲明,只要聲明不過於鷹派,美聯儲加息當天金價走強也很正常。另外,市場目前關注烏克蘭局勢多於美聯儲,通脹料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黃金和白銀價格下跌空間有限。

Pepperstone激石分析師Jerry提醒,黃金跌破2月以來的上升趨勢後,關注1915以及1878附近的支撐。但除非本週一次性加息50個基點,否則金價跌穿50天均線的可能性並不高,尤其是在高通脹和地緣風險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道明證券的策略師表示,如果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緩和並且美聯儲開始加息,黃金可能會再次遭遇拋售,需要注意的關鍵水平是1914美元。他們週二表示,跌破1914美元/盎司將引發大量拋售,但如果烏克蘭戰爭繼續打壓市場情緒,黃金可能會回到2000美元。

原油的邏輯與黃金有相同之處,加息預計會讓已經連續大幅修正的原油繼續承壓。但原油價格已經跌至了戰爭爆發之前的區域。如果一切回到原點(假設俄羅斯供應恢復),此前長期存在的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仍然有機會支撐油價再次上行。

②外匯:美元更多看鮑威爾表態,關注美元兑日元

如果鮑威爾堅持鷹派立場,美國國債收益率將繼續上漲,創造對美元的更多需求。不過,如果他的語氣有任何不情願的話,美元可能會迅速大幅下跌。

尤其要關注美聯儲美元兑日元,因美聯儲本週加息以及連續加息的預期暫不會改變,而日本央行應該會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這種利差會吸引日本資金外流,投機者因此傾向於做多美元兑日元

外匯分析師Kathy Lien認為,如果決議前公佈的零售銷售增長超預期,美元應會繼續上漲,美元/日元將朝119邁進。如果2月份零售額增長低於預期的0.4%,獲利回吐將導致美元下跌。Kathy Lien認為,第一種可能性較大。

Shinkin Asset Management駐東京首席市場分析師Jun Kato則表示,美元兑日元料升至118.66,隨後在本週美聯儲決議後下跌。若美聯儲決定符合市場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且點陣圖顯示今年加息約6次,那麼獲利回吐和頭寸調整會推動該貨幣對回落至116。但美元兑日元未來數月仍有較高可能性攀升至120,今年餘下時間穩定在116-118區間。

③美股:3.3萬億美元期權週五到期,波動恐加劇

如果美聯儲描繪出一個激進的緊縮週期,可能會刺激投資者加速拋售股票,納斯達克100指數最容易受到美聯儲鷹派預期打壓。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決議之後,週五美國股市將有3.3萬億期權衍生品到期,標普約有30%的未平倉合約將在3月18日這一天到期。高盛認為,這些即將到期的期權傾向於做空gamma頭寸,這可能使市場更加波動,但在本週這些期權到期之後,市場波動性將大幅降低。

Pepperstone激石分析師Jerry也認為流動性較低的市場環境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不過要判斷方向是非常困難的。而從長期來看,加息的負面影響將逐漸淡化。

通過對過去8個加息週期的數據分析顯示,標普500在首次加息後一年內的平均漲幅為10.8%,上漲概率為100%!可見一旦靴子落地,市場的方向將逐漸趨於一致。在經歷了今年年初的連環打擊之後,目前美股的估值和倉位擁擠程度進一步降低。在基本面保持完好的情況下,潛在的機遇或將逐漸浮現。

在過去5次的美聯儲利率決議公佈之後的5分鐘時間窗口內,標普500全部實現上漲,平均漲幅為0.3%。而過去10次中有8次上漲。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