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李少鵬
加上觸及“20cm”漲停的股票,工業母機板塊23日共有20只票強勢封停。難道有巨大政策利好?還是行業基本面發生了變化?
回顧來看,以機牀生產企業組成的工業母機板塊全線飄紅。其中在創業板、科創板交易的創世紀、華辰裝備、國盛智科、浙海德曼、華中數控等11只個股觸及“20cm”漲停;在滬深主板交易的華東重機、華東數控、海天精工、秦川機牀等9只股票以漲停收官。
工業母機板塊的集體爆發或非偶然,從相關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股東榜中不難發現,各路資金已在二季度悄然入場。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母機板塊掀起漲停潮前,相關個股已出現異動。
以連續兩日漲停的華辰裝備為例,公司股票自8月19日的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達到54.89%,而老牌機牀廠商秦川機牀3個交易日來股價累計漲幅也超過17%。
記者注意到,工業母機板塊近期走強或與國資委部署工業母機技術攻關有關。
回溯來看,國資委黨委在8月19日召開的擴大會議上強調,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中央企業主動融入國家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創新體系,針對工業母機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肩負起產業鏈“鏈主”責任,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強上下游產業協同,積極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
對此,有券商研報表示,國資委會議中將工業母機位於首位,排序在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之前,體現其重要地位。
除了國資委會議透露出的“利好”消息外,工業母機板塊集體爆發與“換機潮”有關。有熟悉機牀行業人士吿訴記者,我國機牀行業的上一次銷售高峯在2011年,從機牀10年左右的更新週期來看,今年將迎來“換機”高峯。“機牀板塊的短線邏輯就是需求提升。”
事實上,從2021年上半年機牀生產銷售數據中不難看出,我國機牀工具行業運行保持向好趨勢。
中國機牀工具工業協會統計顯示,2021年1至6月,我國金屬切削機牀同比增長50.7%,金屬成形機牀同比增長30.8%,工量具同比增長25.6%,磨料磨具同比增長54.3%,滾動功能部件的增幅最大,為91.2%。與2019年同期比較,金屬成形機牀的降幅收窄至3.9%,其他分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而在訂單方面,與2019年同期比較,金屬加工機牀新增訂單增長66.6%,在手訂單增長13.4%。其中金屬切削機牀新增訂單增長76.2%,在手訂單增長18.6%;金屬成形機牀新增訂單增長45.3%,在手訂單增長1.3%。訂單情況已明顯好於處於低谷的2019年。
“雖然一些細分門類的國產機牀製造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但高端智能機牀製造領域還需努力。”有從事機牀行業人士吿訴記者,目前我國數控機牀企業主要定位於中低端,製造業轉型升級使得國內高端數據機牀需求增加,未來提升空間廣闊。
工業母機板塊的異軍突起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實際上從相關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股東榜中不難發現,各路資金已在二季度悄然入場。
在8月中旬發佈2021年半年報的華辰裝備,其股東榜就透露出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建倉的重要信息。
具體來看,華辰裝備半年報股東榜顯示,天弘基金旗下三隻產品新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其中,天弘永利債券型投資基金以230.07萬股的持股數量(佔總股本的1.47%)成為公司第四大股東。同時,嘉實基金旗下的嘉實先進製造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嘉實裕遠恆盛2號資管計劃和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出現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其中,嘉實先進製造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以116.84萬股的持股量成為公司第九大股東。
上述兩家明星資本在二季度建倉時,也是華辰裝備股價開啟向上模式之時。統計數據顯示,自2020年5月以來,華辰裝備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36.56%。由此推算,天弘基金和嘉實基金旗下產品基金亦有較高浮盈。
再來看兩連板的海天精工,公司半年報股東榜顯示,廣發多因子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二季度買入海天精工341.萬股,位列公司第七大股東;主營激光加工設備的大族激光半年股東榜則出現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一組合身影,該基金二季度買入大族激光近1000萬股,位列公司第八大股東。
各路資金的湧入也為機牀行業發展帶來活力。有券商研報表示,國內企業競爭力正逐步增強,核心部件國產化不斷加速。數控化作為行業的長期升級趨勢,發展空間廣闊。“我們預測,2025年我國數控機牀產業規模將由2019年的3270億元提升至40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