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宮鬥加劇,雙匯“廢太子”揭公司利潤承壓謎雲

雙匯不再是一家值得歌頌的企業,萬隆也不再是一位神明一般的父親。這或許是萬洪建,這位雙匯“廢太子”、前萬洲國際執行董事此時此刻最悲涼的心境寫照。

(雙匯發展創始人萬隆)

8月17日深夜,萬洪建發文炮轟父親雙匯發展創始人、萬洲國際董事局主席萬隆“違規關聯交易”,為這場持續一個月的宮鬥劇再添戲碼。如果説早前辦公室父子相談不歡而散、太子情緒激動頭撞玻璃這些更像是宮闈祕聞,那昨夜萬洪建的一紙控訴則是把臉面撕破,將父子矛盾與公司醜聞擺到了枱面上。

今日開盤,雙匯發展與萬洲國際股價雙雙跳水。截至收盤,雙匯發展跌5.53%報26.29元/股;萬洲國際跌10.28%報6.01港元/股。

午後,萬洲國際對此作出迴應稱:萬洪建對本集團提出的指控不真實且具有誤導性;本公司保留向萬洪建或對指控需負責的人士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曾經河南第一大品牌、全國知名企業何以鬧得如此狼狽不堪?這場父子相鬥的大戲又揭示了雙匯發展怎樣的命運?

01

父子相爭,矛盾何在?

在這篇名為《萬洪建:我眼中的父親和萬隆》的文章中,萬洪建對父親萬隆的控訴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點:

其一,沒有實際運營的萬洲國際,只是雙匯與史密斯菲爾德的拼盤,是將國內雙匯的錢轉移至國外的工具;

其二,曾參與雙匯國企改制的鼎暉公司私下無償贈與萬隆5%的雙匯股份,股份被轉賣後所得鉅款至今仍未申報和納税;

其三,父親損人利己,強行低價交易員工持股公司,以收購國外公司成功為藉口自我獎勵,承諾的萬洲股權激勵落入父親口袋;

其四,父親任人不明,自己與其在CEO人選上有衝突,且父親與祕書姘居多年,私德不端。

以上種種控訴中,萬隆萬洪建父子矛盾的核心是第一條,最讓雙匯發展與萬洲國際投資者不滿與擔憂的也是第一條。雙匯發展、萬洲國際、史密斯菲爾德這三家公司之間的交易關係也就成為了整起事件中最需要釐清的重點。

此前萬洪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坦言,與父親萬隆之間的嫌隙早始於8年前的一場境外收購。那次收購中,雙匯斥資71億美元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自己極力反對甚至曾短暫離萬洲國際,2015年又重新回到管理層。

02

海外公司,是福是禍?

從經營關係上講,史密斯菲爾德是雙匯發展母公司萬洲國際在美國的經營主體,目前業務包含生豬養殖、生豬屠宰、肉製品和生鮮豬肉的加工和銷售等。雙匯發展的進口豬肉,主要就是來自於美國的史密斯菲爾德。

萬洲國際當時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雙匯的上游原料生豬存在行業週期,而從美國進口豬肉則可以平抑豬肉價格的波動,降低生產成本。

在公司的業務中,屠宰業務營收佔比近65%,利潤貢獻卻僅為20%-30%;肉製品業務營收佔比35%,利潤率卻有70%。可以説,肉製品業務是雙匯妥妥的現金牛。

早年間,在海外擁有自己的豬肉原料公司確實是雙匯的一招殺手鐗。在豬週期上行、豬肉價格猛漲的去年,雙匯就憑藉這招殺手鐗在原料成本端獲得優勢,實現營收738.63億元、歸母淨利潤62.5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2.47%和15.04%。

但好景不長,隨着生豬行業進入下行週期,國內豬肉價格開始大跌;美國方面又因為持續的通貨膨脹而導致豬肉價格大漲,國內與美國之間豬肉的價格差也開始縮小。今年6月,在國內豬肉價格平均為22.6元/千克時,美國的豬肉價格已經漲至4.089美元/磅(約54元/千克)。

雙匯在近三年大量囤積的美國進口生鮮豬肉就不再是香餑餑,而變成了燙手的爛山芋。從2019年開始,雙匯的存貨就居高不下。2020年,雙匯發展計提減值這些存貨8.38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又計提減值6.53元。而這些存貨至今仍有77.58億元,佔其資產的24.38%。

從其今年年中的業績來看,雙匯的營業收入348億元,同比減少4.14%;歸母淨利潤為25.37億元,同比降低16.57%。而這些數據還是建立在去年上半年疫情影響基數較低的前提下。

對於雙匯從美國大量進口豬肉,萬洪建在文中將其歸結為父親萬隆的專制:“不理會國內雙匯管理人員的強烈反對,繼續大量進口美國六分體。”

萬洪建甚至提到了萬隆故意抬高進口豬肉價格。“2月底進口六分體的市場平均價格只有21500元,你們卻強行將美國產品進口結算價格從21000元/噸大幅提高到25800元/噸,進口量接近10萬噸。目前這批從美國史密斯出口到中國的六分體,給中國雙匯造成的損失多達8億人民幣以上。”

03

關聯操作,雙匯淪為造血包

哪怕美國豬肉價格上漲,也要執意大量進口美國豬肉,甚至不顧眾人反對抬價進口,萬老椰子的操作確實讓人一頭霧水。但只要想想雙匯發展與史密斯菲爾德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弟弟有難,母親萬洲國際犧牲一下哥哥相救,也就不難理解了。

去年,萬洲國際實現營收255.89億美元,同比增長6.17%;歸母淨利潤8.28億美元,同比降低43.48%,增速明顯不及子公司雙匯發展22.51%的營收增速和15.04的歸母淨利潤增速。這也意味着美國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業績拖後腿了。

去年美國疫情時,史密斯菲爾德的開工率受到影響,導致公司營收不足,加之投入成本費用高,盈利也大幅下滑。相較而言,中國市場對豬肉的依賴程度更高,需求也更為旺盛。通過雙匯將史密斯菲爾德的豬肉在中國大量銷售出去,則可以減輕史密斯菲爾德的營收負擔。加之美國豬肉漲價,史密斯菲爾德的盈利空間也因此上升。

今年上半年,萬洲國際淨利潤為43.1億元,同比增長105%。雙匯發展淨利潤為31.41億元,卻同比下降19.22%。由此看來,雙匯發展的造血功能已經初見成效。

04

尾聲

“廢太子”萬洪建在昨夜討伐父親萬隆的檄文中流露出不可遏止的憤怒,“如今,這些昂貴的凍肉正躺在雙匯的倉庫裏,成為雙匯的巨大潛虧,大把鈔票,又從太平洋上空飄到了美利堅合眾國。”

從公司戰略佈局的角度來看,萬隆當年選擇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似乎並沒有錯,畢竟美國進口豬肉一度成為雙匯降低成本的利器。但為了拯救母公司萬洲國際的業績,不惜犧牲雙匯發展,讓其為另一家子公司輸血,在萬洪建眼中看來,父親不免丟失了初心。

與弟弟萬宏偉在國外完成學業不同,萬洪建1990年進入雙匯是從一線車間開始幹起。作為雙匯發展的見證人,這位“廢太子”的憤怒或許可以有一種更人性化的解釋:愛之深,責之切。

不過,長遠來看,萬洪建的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美國疫情仍為得到控制,通脹結束遙遙無期,美國豬肉或將繼續上漲的態勢。如果萬隆繼續拿雙匯發展輸血,寒得就不只是萬洪建的心,還有諸多投資者的心。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