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港股正遭遇史上最長的北水淨流出

內地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又被稱爲“北水”。今年上半年,“北水”成交已經佔了港股主板成交的23.53%,成爲港股市場重要的資金來源。

然而,現在北水卻在流出。

根據國信證券:

截至8月3日,南下資金已連續12個交易日持續淨流出港股市場,累計淨流出502億港元,爲2014年有數據以來最長的南下淨流出。

8月4日,北水終於淨流入了,當日北水成交淨買入25.01億。然而,到了8月5日,港股市場北水成交再次淨賣出11.56億。

北水持續流出說明市場已極度悲觀

國信證券認爲,從統計結果來看,本輪南下資金無論是持續流出的天數還是流出規模在歷史上均處於十分靠前的位置,由此反映出了當前市場情緒已經極度悲觀,“往後看我們認爲隨着短期事件性衝擊影響逐漸消退,市場行情會有所好轉。”

事實上,2021年7月份以來A股、港股市場指數在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中表現大幅墊底。

7月初至今,法國CAC40指數、標普500指數、孟買SENSEX30指數累計漲幅分別爲3.3%、2.9%和2.6%,在國信證券統計的全球主要指數中表現靠前。而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累計分別下跌4.0%和5.5%,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跌幅更是高達9%和18%,在統計的主要指數中表現大幅墊底。

港股市場波動加大也使得南下資金持續淨流出,7月19日當天南下資金單日淨流出17.8億港元,此後12個交易日南下資金持續淨流出,截至8月3日,12個交易日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出502.4億港元。

北水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少的?

今年以來,南下資金量一度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流入,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港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滬港通及深港通今年上半年成交總額逾5.34萬億元,相當於港股主板成交的23.53%,佔比較去年同期顯著提高8.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南下”資金淨買入金額達4647.62億元,爲去年全年的69.2%。

港股是從2月18號,即春節之後開始調整。但北水一直“情緒穩定”,平穩流入。

6月份,南下的北水開始銳減。6月“南下”資金淨買入港股的規模已從4月及5月各逾400億元,大幅下挫至僅50億元。

7月份,北水開始跑路,7月南向資金累計流出530億人民幣,是滬港通開通以來最大單月流出,也印證了明顯承壓的情緒。
7月最後一週,港股通資金淨流出226.90億元,爲自開通以來單週淨流出的最大值。

北水在拋售哪些股票?又在買入哪些股票?

根據中金:行業層面,84%流出集中在新經濟板塊,如信息技術和可選消費,流出個股以騰訊、美團、港交所、微盟集團及中海油爲主。

根據國信證券:

從港股通持倉行業配置看,截至8月3日,金融、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醫療保健等行業港股通持股市值大幅靠前,而公用事業、材料、能源和日常消費等行業外資持倉市值較爲靠後。

從港股通持倉市值佔總市值比重來看,截至8月3日,首控集團、民衆金融科技、神州控股、東嶽集團、嘉年華國際、維亞生物、敏華控股、中糧家佳康、保利協鑫能源和海吉亞醫療等個股港股通持倉市值佔其總市值比重較爲靠前。

從港股通持股總市值來看,截至8月3日,騰訊控股、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匯豐控股、小米集團、中國移動、美團、安踏體育、長城汽車和藥明生物等個股港股通持倉總市值較爲靠前。

7月份成爲北水瘋狂跑路的月份,我們可以根據興業證券研報,統計最近5周北水買入和賣出的個股:

6月28日至7月2日:
港股通資金淨流出67.41億人民幣。從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的數據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入紡織服裝、汽車和醫藥,流出計算機、餐飲旅遊和電子元器件。
南向資金周度淨買入前十大個股爲李寧、中遠海控、比亞迪股份、藥明生物、舜宇光學科技、長城汽車、中國海洋石油、金斯瑞生物科技、吉利汽車、碧桂園服務;淨賣出前十大個股爲騰訊控股、美團-W、小米集團-W、安踏體育、微盟集團、中國軟件國際、心動公司、中國移動、信義光能、中國宏橋。

7月5日至7月9日:

港股通資金淨流出110.76億人民幣,從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的數據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入汽車、紡織服裝和醫藥,流出計算機、餐飲旅遊和通信。

南向資金周度淨買入前十大個股爲吉利汽車、比亞迪股份、藥明生物、香港交易所、李寧、東嶽集團、長城汽車、安踏體育、海底撈和中車時代電氣;淨賣出前十大個股爲騰訊控股、美團-W、中國移動、中芯國際、中國海洋石油、舜宇光學科技、華潤啤酒、融創中國、中遠海控和錦欣生殖。

7月12日至7月16日:
港股通資金淨流入10.77億人民幣,從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的數據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入電子元器件、汽車和醫藥,流出計算機、石油石化和餐飲旅遊。
南向資金周度淨買入前十大個股爲小米集團-W、贛鋒鋰業、舜宇光學科技、吉利汽車、香港交易所、藥明生物、東嶽集團、中芯國際、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淨賣出個股爲騰訊控股、中國海洋石油、美團-W、微盟集團、李寧、金山軟件、特步國際、中遠海控。
7月19日至7月23日:

港股通資金淨流出143.88億人民幣,從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的數據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入通信、醫藥和汽車,流出計算機、餐飲旅遊和電子元器件。

南向資金周度淨買入前十大個股爲中國移動、藥明生物、長城汽車、比亞迪股份、東嶽集團、信達生物、贛鋒鋰業、中國電信、華潤啤酒、中芯國際;淨賣出前十大個股爲騰訊控股、美團-W、微盟集團、小米集團-W、中國海洋石油、安踏體育、香港交易所、金山軟件、信義光能、吉利汽車。

7月26日至7月30日:
港股通資金淨流出226.90億元人民幣,爲自開通以來單週淨流出的最大值。從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的數據來看,南向資金主要流入電子元器件、汽車和醫藥,流出餐飲旅遊、計算機和非銀行金融。
南向資金周度淨買入個股爲中芯國際、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東嶽集團、平安好醫生、藥明生物、小米集團-W、長虹半導體、長城汽車;淨賣出前十大個股爲美團-W、騰訊控股、香港交易所、中國移動、李寧、海吉亞醫療、招商銀行、微創醫療、信達生物、思摩爾國際。
我們可以發現,最近五週,南下資金最青睞的個股是比亞迪、吉利汽車和藥明生物。7月中旬以來,開始大手筆買入中芯國際。

事實上,進入8月份,比亞迪、吉利汽車、藥明生物、中芯國際也是北水的“心頭好”。

根據智通財經:

8月2日,北水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港交所。

8月3日,北水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吉利汽車、藥明生物、中移動。

8月4日,北水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騰訊、吉利汽車、比亞迪股份。

8月5日,北水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中芯國際、吉利汽車、長城汽車。

騰訊控股則經歷了北水一個多月的瘋狂拋售。但到了8月份,情況有了變化,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數額都非常巨大,顯示資金開始產生分歧。

如8月4日,騰訊位居北水買入榜首,8月5日,騰訊又成爲北水拋售金額最多的個股。

如何看待港股後市?券商建議“臥倒裝死”
中金認爲,儘管依然面臨政策不確定性擾動,但短期看,一些技術性和估值指標都指向市場可能已經計入過多悲觀情緒,例如成交異常放大、賣空比例提升、資金大幅流出,市場明顯超賣等等。如果政策和情緒邊際改善,可能都會推動市場企穩反彈。
中金建議重點從以下幾個維度佈局反彈:
超跌個股,反彈彈性可能較大;
悲觀情緒計入過多、被錯殺,而基本面穩健的稀缺優質龍頭;
符合中國內在長期趨勢領域,包括科技硬件、新能源車產業鏈、新能源、高端製造及優質消費及醫藥龍頭。
興業證券認爲,8月港股市場仍受風險壓制,部分長線優質資產將率先築底。
教育、互聯網等產業監管政策風險,對港股的負面情緒影響依然是驚弓之鳥、驚魂未定。互聯網和教育等監管政策調整超預期,引發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產業政策所謂“反資本”的過度擔憂,短期還將壓制以互聯網公司爲中流砥柱的港股市場指數。
變種病毒致疫情再起,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共同加速了市場的擔憂,全球市場體現出一定的“避險”情緒。
但是,長期而言,在大國博弈背景下,港股市場的地位將不斷鞏固和提升,而不必過度擔心內、外資短期撤離避險行爲。
興業證券建議,建議:立足長期大機遇,短期臥倒裝死、優化持倉、逢低佈局“不死鳥”。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