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蟄伏,一朝爆發”,用這句話來形容2021年最吸睛新股之一的貝泰妮(300957.SZ)或許再合適不過。
早前的10餘年間,貝泰妮穩步孵化中國功能性護膚第一品牌——“薇諾娜”,拿下敏感肌黃金賽道的領先佔位。2021年,貝泰妮上市不足1月便迅速突破千億市值,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化粧品行業市值最高的企業。近日,距A股上市短短3個月內,貝泰妮又啟動赴港上市計劃,明顯加快國際化、多品牌佈局,直指“中國皮膚健康生態企業”藍圖。如此快的發展節奏和巨大潛在價值,可謂相當搶眼。
市場方面,也以實際行動投出了“贊成票”。6月18日,貝泰妮股價再度上行,收報257.98元/股,市值達到1093億元。
(來源:Wind)
更進一步來看,貝泰妮“中國皮膚健康生態企業”的藍圖何以確立?其最新戰果如何?
核心賽道存在倍增空間,高復購率、強監管助力強者恆強
根據往期財報,皮膚學級護膚品作為貝泰妮的基本盤,帶動其業績持續高增。2020年全年,貝泰妮實現營收26.36億元,同比增長35.64%;歸母淨利潤5.44億,同比增長31.94%。其中,化粧品類的營收佔比為90.07%。2021年第一季度,貝泰妮營收為5.07億元,同比增長59.32%;歸母淨利潤為0.79億元,同比增長46.5%。
展望未來,依然是丈量貝泰妮發展空間的一把重要標尺。受中國新媒體及直播等市場教育的普及影響,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快速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36億元,增速為33%,遠高於全球市場4%的增速。但同年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人均消費額僅為1.2美元,與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相差較多,僅對比韓國的3.9美元,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滲透率至少還有3倍增長空間。
與此同時,這一賽道兼具高復購率、強監管等市場特點,較易助力強者恆強。根據《敏感肌護膚品市場調研報吿》,92%的人羣均會回購敏感肌護膚品,即敏感肌消費者的品牌粘性較高,加大了新企業的進入難度。監管方面亦更為嚴格,尤其2021年5月1日起《化粧品功效評價規範》正式實施,《規範》要求化粧品宣稱應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行業標準的樹立進一步提高了敏感肌賽道的進入壁壘,利好規範經營的龍頭企業。
歷經漫長的學術和口碑積累,貝泰妮目前已成為敏感肌護膚龍頭。2020年,貝泰妮在中國皮膚學級化粧品市場份額達到21.6%,超過雅漾、薇姿、理膚泉等國際大牌。“薇諾娜”而言,成為同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前十榜單中唯一上榜的國產品牌,近3年產品復購率約30%,而國際大牌的護膚品復購率也僅在20%左右。
因此有理由預期,短期很難有玩家取代貝泰妮的市場地位,其有望在強者恆強的邏輯下延續高增勢頭。也意味着,其有餘力、有空間匹配更大的業務規模,再圍繞“皮膚健康生態”進行新產業孵化。
多品牌矩陣已有序推進,H股上市再加速這一進程
具體進展上,除主品牌“薇諾娜”外,貝泰妮還擁有多個子品牌。其中,“WINONA Baby”立足專業嬰幼兒護理賽道,“痘痘康”聚焦痘痘肌膚護理,“Beauty Answers”主打醫美術後的精準修護、抗氧化和抗衰老等領域,“資潤”定位為乾燥性皮膚護理品牌。2020年年報中,貝泰妮亦表示2021年仍將通過內涵式培育和外延式收購,實施多品牌計劃。
直觀來看,貝泰妮的多品牌矩陣一方面擴大了受眾範圍,用户規模上進一步打開上行空間,另一方面充分滿足用户的細分需求,符合年輕消費主力的購物訴求,或有望基於品牌矩陣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好感度。
並且,貝泰妮早前積累的研發、渠道等資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快速推動新品牌的發展。“WINONA Baby”為例,這一品牌是國內首個通過新生兒到兩歲兒童臨牀觀察進行深入探索的品牌,由貝泰妮與全國兒童皮膚科專家馬琳教授等專家進行醫研共創打造的嬰幼兒專屬護膚產品。同時瞭解到,“WINONA Baby”將以OTC藥店和線上為主要渠道,核心體現功能性。這與“薇諾娜”的渠道網絡高度重合,同時貝泰妮正針對性地推進醫美機構的渠道建設、聯盟合作等,打下較好的醫美推廣基礎。
基礎之上,隨着H股上市的推進,貝泰妮多品牌生態圈佈局或進一步加速。此舉無疑將助於貝泰妮和薇諾娜品牌提升海外知名度,同時,貝泰妮可以通過“A+H”的方式穩定股權結構,實現對海外優質品牌資產的高效收購等。貝泰妮方面也公開表示:“無論是打造新品牌、佈局新賽道,還是將市場從中國推廣至世界,打造國際化品牌,赴港上市都是貝泰妮的不錯選擇。”
小結
可以看到,貝泰妮的發展路徑為聚焦皮膚健康細分賽道,搶佔領先地位、打造穩固壁壘後,再圍繞“皮膚健康生態”進行產業、市場延伸,迴歸初創時期所明確的多品牌戰略。
隨着貝泰妮經營業績的持續高增,斬獲市場高度認可,迴歸多品牌戰略的契機逐漸到來。未來,貝泰妮或將不再侷限於化粧品,轉而成為“皮膚健康生態”產業提供商,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