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o爺
來源: 華商韜略
“要再花些錢,為包括媒體在內的廣大民眾搞海洋科普。”
同樣是在搞錢這件事上禍害人,有沒有上市公司這層皮、禍害的是不是股民,結果竟會如此判若雲泥。
如果不是扇貝集體赴死,股民們或許還會相信吳厚剛、以及他的獐子島。
四個月前的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他還在信心滿滿地替自己找補:“最大的價值是,我們(付出這些代價)認識了這片海。”
只是四個月,扇貝就用死給他看,打臉了:
你認識個毛。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公告,根據公司抽測數據彙總推測,其2017年存量底播扇貝出現了大比例死亡,並且構成了存貨減值風險。
3天后,存貨減值的公告來了:2.78億元。2019的獐子島,又將是個“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也不是扇貝第一次打臉獐子島和吳厚剛了。
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其扇貝因北黃海遭遇冷水團而絕收,史稱扇貝“集體跑路”。當年,公司鉅虧近12億元。
2018年1月,獐子島公告稱,當期的扇貝品質越來越差,甚至出現大規模死亡,並曾這樣描述扇貝的生活與身體:
“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日益消瘦。”
於是,2017年,原本預測盈利近1億元的獐子島,又虧了7個多億。
2018總算平穩度過,但剛過完年,就又昨日重現了:2019年第一季,公司虧損4314萬元,原因還是扇貝受災,導致產銷量大幅下滑。
投資者不解、不滿,但也沒有辦法,只能買單。這其中的每一次,都是大家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絲提示,扇貝就突然消失或死亡在了公告裏。
託扇貝的福,2014年以來,獐子島已累計虧損超過20億,市值則從2014年10月的約120億跌至不足18億。
如果股民在2014年10月買入獐子島持有至今,5年,12萬的本已成功變成不足1萬8。這大幅跑贏了10年前買入獐子島持有至今的人,但很明顯:
沒有跑贏還沒跑路的P2P。
扇貝,只佔獐子島整體業績的一小部分。吳厚剛自己也強調:“即使扇貝絕收了,也對我們整個公司的經營業績構成不了什麼重大打擊。”
吳厚剛當過會計,做過書記,喊過口號“大海無界,心中有帆”,是有大格局的人。在他眼中,經營業績的鉅虧和重大打擊絕不是一回事。
虧點錢算什麼,我響噹噹一個上市公司。
否則,他就不會前嘴剛説完構成不了什麼重大打擊,後腳馬上公告,又要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78億,甚至還有點小慶幸:
“按照相關的法規,不觸及退市條件。”
但這對投資人的打擊是重大的。
至2018年,上市13年的獐子島累計從市場募集資金超過30億,累計實現利潤卻是負2.55億。其虧損,基本都拜扇貝所致。
▲上市13年,獐子島累計從市場募集資金
超過30億,累計利潤負2.55億
營收不大的扇貝為何一而再地導致鉅虧?
關鍵詞是:存貨減值。也就是所謂的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
這是什麼意思?一位專業人士,以扇貝為例,攏共分兩步作了大概解釋:
第一步:什麼是存貨,什麼是存貨成本?答:存貨就是播種下去的扇貝,播種付出的成本,就是存貨成本。
第二步:什麼是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就是扇貝一旦跑了,死了,價值跌破成本了,要從公司相應核銷掉跌去的部分。
還是有點繞。不如舉個栗子:如果吳厚剛花了5億來播種扇貝,這些扇貝卻死光光或者跑光光了。那不好意思,他要核銷掉這5億。
怎麼核銷?從當年的利潤里扣除。
既然營收不大,還總跑總死,為何要花5個億去播扇貝?
你管我呢?
你不光管不了這個,還管不住很多。
比如你居心叵測一點,假設吳厚剛不厚道:
他從上市公司拿走5億,説這5億都去種扇貝了,但卻4億都被揣到其他更合適他的地方。當他要勾銷這5億時,你也是管不着。
你懷疑他根本沒有種下去5個億?
5個億,全都撒到海里了。茫茫大海的哪一個扇貝或者哪一朵浪花告訴你,他當初沒種這5個億?你憑什麼懷疑?
你要他説清楚為什麼種了沒有收成。你沒看見嗎?他公告了:
扇貝都跑了、死了。
你活要見扇貝的人,死要見扇貝的屍?
你認識這片海嗎?大海那麼大,他又不是扇貝它爸爸,他怎麼管得住它?
至於自己的關係户,為什麼總能在扇貝跑路或死亡的消息公告前,神仙一樣地精準減持高價逃頂,你問他也是找錯人了,要問也該問減持當事人。
吳厚剛還真被這樣“居心叵測”過,但他都是弱弱地回答:
“我想這麼大的海洋沒有人有這個本領,能使扇貝想叫它活就活,想叫它死就死。”
早前,吳厚剛可不是弱弱的。
扇貝跑路的多年前,他就讓獐子島被達沃斯論壇評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領軍者”典範企業和“行業塑造者”,還同時代表中國人拿了好幾個獎。獲獎理由是:獐子島已創新發展成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海洋牧場。
“我們的實踐不僅屬於我們一個企業,更應該屬於世界……”
“在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方面,海洋食品被作為重要的補充,而海洋牧場模式是解決海洋食品持續供應的有效途徑。”
那時的吳厚剛,不關心扇貝,更不關心蝦米,關心世界經濟格局和整個人類。那時的獐子島,貴為股價之王,市值一度超過250億人民幣。更有高人總結:
“獐子島精神”鍛造了吳厚剛,吳厚剛昇華了“獐子島精神”。
獐子島的官網,至今赫然寫着它的這些榮耀。
你敢給,我就敢接;你不給,我也想辦法要。
吹牛獲獎不上税,至多交點贊助費。
范冰冰欣然接受“國家精神造就者”,江一燕喜提建築獎……但她們在一些格外珍惜榮譽,尤其是國際榮譽的中國企業家面前:
都是拿獎的渣渣。
然而,牛吹得太大,吹破的風險也就大了。才幾年光陰,“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海洋牧場”就變成了“我想這麼大的海洋沒有人有這個本領……”
當初信了他的股民接受不了;獐子島的一些居民,包括證監會,也都接受不了。
2016年1月,獐子島遭當地居民舉報,稱“扇貝逃跑”非因自然災害,而是提前採捕和播苗造假,也就是前文的居心叵測被認為是事實。
2018年2月,獐子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7月10日晚,獐子島公告:證監會認定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等問題,並對公司及吳厚剛等24人作出處罰。
其中,對吳厚剛的處罰包括:
給予警告,60萬元的頂格罰款,以及終身市場禁入。
但處罰歸處罰,上市公司依然是上市公司,董事長依然是董事長,董事長管不住的扇貝,依然照跑照死,存貨減值依然還要勾銷。
中國股市一直有個特殊功能:常降神蹟於動植物和農牧業。
獐子的扇貝,只是歷史進程中的一朵浪花。
“(1996年)6月26日,一艘載着天津廣夏第一批農產品萃取產品的貨輪起錨離港,遠航德國。這第一批產品出口,竟獲利7000多萬元!”
1999年,鄭州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研討會上,時任上市公司銀廣夏董事局主席的陳川,曾這樣介紹公司的奇蹟。
即便不斷有人質疑它是在編造不可能的鬼故事: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但其業績和股價堂而皇之地持續暴增。
崩塌之前,它還享受着“中國第一藍籌股”的榮耀。
幾乎同時,以養殖、飲料和旅遊為主的藍田股份,也以“一隻鴨子一年的利潤相當於兩台彩色電視機”,最有希望代表中國挺進世界500強,創造着連續劇奇蹟,並與銀廣夏不分伯仲地不斷激發着人們對田野的財富想象。
在藍田的神蹟裏,它僅僅是通過“錢貨兩清”和客户上門提貨的交易方式,就在養殖基地湖北洪湖的瞿家灣鎮,每年賣出了高達13億元的水產品。
而且,這些水產品都是高科技飼養,利潤為同業的10至20倍、甚至30倍。依託如此神蹟的水產品,藍田的業績和存貨價值一路暴增,而且不容質疑。
也無從質疑。你憑什麼説我20多萬畝的水面下沒有這麼多魚,以及魚的遠親近戚?正如你憑什麼説我海面下沒有播種5個億的扇貝。
水面下的事,我説了算,不服你去查。多麼熟悉的味道,多麼熟悉的配方!
一年五度變更業績,三年三換審計機構的綠大地;直接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史上養豬最賺錢的年份、豬卻被提前餓死的雛鷹農牧……動植物,農牧業,本該多麼樸實,又多麼善良。
是什麼把田野裏的人都變得這麼野了?在超過20年裏,持續將股民、監管,甚至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反覆摩擦!
Lao爺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説,是證監會的頂格處罰。
就像獐子島,認定財務造假又怎樣?頂格處罰60萬又怎樣?終生市場禁入又怎樣?不構成重大打擊。
“按照相關的法規,不觸及退市條件。”
甚至,他還怪你孤陋寡聞,要你加強學習。7月,吳厚剛就抱怨中國人缺少海洋常識,替自己叫屈。
他説,2014年,日本的扇貝也死了,一點事兒沒有,獐子扇貝死了,竟然會成輿論的焦點。他還為了讓老百姓不再大驚小怪,特別呼籲道:
“要再花些錢,為包括媒體在內的廣大民眾搞海洋科普。”
更激動人心的,還是今年2月,一位造假師爺的歸來。
當月,人稱“翡翠第一股”的東方金鈺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正發起一項股權轉讓交易。交易完畢後,中國藍田將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這個中國藍田的法定代表人瞿兆玉,正是昔日藍田股份的法定代表人瞿兆玉。
二十來年,造假不改,王者歸來,多麼“勵志”的一個故事:
頂格處罰過的同志們,可不要喪失鬥志啊。
牟其中當年被訴信用證詐騙,金額不過幾億元,最終被關18年。瞿兆玉等禍害股民幾十億,套牢銀行十幾億,換個馬甲,稍事歇息,就又重新開始。
范冰冰偷逃税,直接9億罰單;“小燕子”縱橫捭闔於股市,50倍槓桿套百億市值,造出幾十億的爛攤子,個人被罰區區30萬以及不讓炒股5年。
同樣是在搞錢問題上禍害人,有沒有上市公司這層皮,禍害的是不是股民,結果竟會如此地判若雲泥。
這也是中國股市特別賦能於人的地方。
巴菲特曾警告説:“你無法和一個壞人做成一個好交易。”獐子島的股民則在虧了又虧以後終於才明白,相信一些“謠言”比諳熟巴菲特的名言還實在。
“獐子島的扇貝非常聽話,要它死就死,要它跑就跑。”
在這些謠言裏,吳厚剛不是管不住他的扇貝,而是管不住他自己。吳厚剛也不是管不住他自己,而是頂格處罰,“不觸及退市條件”,管不住他這個董事長。
一個名叫托馬斯·格雷的英國有錢人曾經有個理論,大意是説,如果可以用劣幣做交易,人們就會陸續把良幣藏起來,最終讓市場成為劣幣的天下。
等量代換下:
如果作奸犯科可以大行其道,人們就會把遵紀守法收藏起來;如果一個地方對作奸犯科格外温和,那它註定成為作奸犯科者的天堂。
參考資料:
1、雷雨趙敏李章洪邱嘉秋:《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扇貝死亡是事實,對今年業績有影響但不觸及退市》界面新聞 2019.11.14
2、 蘭琳:《知情人士揭獐子島謎團:扇貝沒有跑,而是死了》搜狐財經 2018.1.31
3、 劉鵬:《獐子島吳厚剛回應扇貝死亡:壓力很大,已聘專家分析原因》騰訊新聞
4、鄭淯心:《水產第一股獐子島財務造假始末》經濟觀察報,201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