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管不住扇貝的董事長
格隆匯 11-20 21:51

作者:Lao爺

來源: 華商韜略

“要再花些錢,為包括媒體在內的廣大民眾搞海洋科普。”

同樣是在搞錢這件事上禍害人,有沒有上市公司這層皮、禍害的是不是股民,結果竟會如此判若雲泥。

如果不是扇貝集體赴死,股民們或許還會相信吳厚剛、以及他的獐子島。

四個月前的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他還在信心滿滿地替自己找補:“最大的價值是,我們(付出這些代價)認識了這片海。”

只是四個月,扇貝就用死給他看,打臉了:

你認識個毛。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公告,根據公司抽測數據彙總推測,其2017年存量底播扇貝出現了大比例死亡,並且構成了存貨減值風險。

3天后,存貨減值的公告來了:2.78億元。2019的獐子島,又將是個“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也不是扇貝第一次打臉獐子島和吳厚剛了。

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其扇貝因北黃海遭遇冷水團而絕收,史稱扇貝“集體跑路”。當年,公司鉅虧近12億元。

2018年1月,獐子島公告稱,當期的扇貝品質越來越差,甚至出現大規模死亡,並曾這樣描述扇貝的生活與身體:

“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日益消瘦。

於是,2017年,原本預測盈利近1億元的獐子島,又虧了7個多億。

2018總算平穩度過,但剛過完年,就又昨日重現了:2019年第一季,公司虧損4314萬元,原因還是扇貝受災,導致產銷量大幅下滑。

投資者不解、不滿,但也沒有辦法,只能買單。這其中的每一次,都是大家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絲提示,扇貝就突然消失或死亡在了公告裏。

託扇貝的福,2014年以來,獐子島已累計虧損超過20億,市值則從2014年10月的約120億跌至不足18億。

如果股民在2014年10月買入獐子島持有至今,5年,12萬的本已成功變成不足1萬8。這大幅跑贏了10年前買入獐子島持有至今的人,但很明顯:

沒有跑贏還沒跑路的P2P。

扇貝,只佔獐子島整體業績的一小部分。吳厚剛自己也強調:“即使扇貝絕收了,也對我們整個公司的經營業績構成不了什麼重大打擊。

吳厚剛當過會計,做過書記,喊過口號“大海無界,心中有帆”,是有大格局的人。在他眼中,經營業績的鉅虧和重大打擊絕不是一回事。

虧點錢算什麼,我響噹噹一個上市公司。

否則,他就不會前嘴剛説完構成不了什麼重大打擊,後腳馬上公告,又要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78億,甚至還有點小慶幸:

“按照相關的法規,不觸及退市條件。

但這對投資人的打擊是重大的。

至2018年,上市13年的獐子島累計從市場募集資金超過30億,累計實現利潤卻是負2.55億。其虧損,基本都拜扇貝所致。

▲上市13年,獐子島累計從市場募集資金

超過30億,累計利潤負2.55億

營收不大的扇貝為何一而再地導致鉅虧?

關鍵詞是:存貨減值。也就是所謂的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

這是什麼意思?一位專業人士,以扇貝為例,攏共分兩步作了大概解釋:

第一步:什麼是存貨,什麼是存貨成本?答:存貨就是播種下去的扇貝,播種付出的成本,就是存貨成本。

第二步:什麼是核銷存貨成本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就是扇貝一旦跑了,死了,價值跌破成本了,要從公司相應核銷掉跌去的部分。

還是有點繞。不如舉個栗子:如果吳厚剛花了5億來播種扇貝,這些扇貝卻死光光或者跑光光了。那不好意思,他要核銷掉這5億。

怎麼核銷?從當年的利潤里扣除。

既然營收不大,還總跑總死,為何要花5個億去播扇貝?

你管我呢?

你不光管不了這個,還管不住很多。

比如你居心叵測一點,假設吳厚剛不厚道:

他從上市公司拿走5億,説這5億都去種扇貝了,但卻4億都被揣到其他更合適他的地方。當他要勾銷這5億時,你也是管不着。

你懷疑他根本沒有種下去5個億?

5個億,全都撒到海里了。茫茫大海的哪一個扇貝或者哪一朵浪花告訴你,他當初沒種這5個億?你憑什麼懷疑?

你要他説清楚為什麼種了沒有收成。你沒看見嗎?他公告了:

扇貝都跑了、死了。

你活要見扇貝的人,死要見扇貝的屍?

你認識這片海嗎?大海那麼大,他又不是扇貝它爸爸,他怎麼管得住它?

至於自己的關係户,為什麼總能在扇貝跑路或死亡的消息公告前,神仙一樣地精準減持高價逃頂,你問他也是找錯人了,要問也該問減持當事人。

吳厚剛還真被這樣“居心叵測”過,但他都是弱弱地回答:

“我想這麼大的海洋沒有人有這個本領,能使扇貝想叫它活就活,想叫它死就死。

早前,吳厚剛可不是弱弱的。

扇貝跑路的多年前,他就讓獐子島被達沃斯論壇評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領軍者”典範企業和“行業塑造者”,還同時代表中國人拿了好幾個獎。獲獎理由是:獐子島已創新發展成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海洋牧場。

“我們的實踐不僅屬於我們一個企業,更應該屬於世界……”

“在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問題方面,海洋食品被作為重要的補充,而海洋牧場模式是解決海洋食品持續供應的有效途徑。”

那時的吳厚剛,不關心扇貝,更不關心蝦米,關心世界經濟格局和整個人類。那時的獐子島,貴為股價之王,市值一度超過250億人民幣。更有高人總結:

“獐子島精神”鍛造了吳厚剛,吳厚剛昇華了“獐子島精神”。

獐子島的官網,至今赫然寫着它的這些榮耀。

你敢給,我就敢接;你不給,我也想辦法要。

吹牛獲獎不上税,至多交點贊助費。

范冰冰欣然接受“國家精神造就者”,江一燕喜提建築獎……但她們在一些格外珍惜榮譽,尤其是國際榮譽的中國企業家面前:

都是拿獎的渣渣。

然而,牛吹得太大,吹破的風險也就大了。光陰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海洋牧場”就變成了“我想這麼大的海洋沒有人有這個本領……”

當初信了他的股民接受不了;獐子島的一些居民,包括證監會,也都接受不了。

2016年1月,獐子島遭當地居民舉報,稱“扇貝逃跑”非因自然災害,而是提前採捕和播苗造假,也就是前文的居心叵測被認為是事實。

2018年2月,獐子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7月10日晚,獐子島公告:證監會認定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等問題,並對公司及吳厚剛等24人作出處罰。

其中,對吳厚剛的處罰包括:

給予警告,60萬元的頂格罰款,以及終身市場禁入。

但處罰歸處罰,上市公司依然是上市公司,董事長依然是董事長,董事長管不住的扇貝,依然照跑照死,存貨減值依然還要勾銷。

中國股市一直有個特殊功能:常降神蹟於動植物和農牧業。

獐子的扇貝,只是歷史進程中的一朵浪花。

“(1996年)6月26日,一艘載着天津廣夏第一批農產品萃取產品的貨輪起錨離港,遠航德國。這第一批產品出口,竟獲利7000多萬元!”

1999年,鄭州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研討會上,時任上市公司銀廣夏董事局主席的陳川,曾這樣介紹公司的奇蹟。

即便不斷有人質疑它是在編造不可能的鬼故事: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但其業績和股價堂而皇之地持續暴增。

崩塌之前,它還享受着“中國第一藍籌股”的榮耀。

幾乎同時,以養殖、飲料和旅遊為主的藍田股份,也以“一隻鴨子一年的利潤相當於兩台彩色電視機”,最有希望代表中國挺進世界500強,創造着連續劇奇蹟,並與銀廣夏不分伯仲地不斷激發着人們對田野的財富想象。

在藍田的神蹟裏,它僅僅是通過“錢貨兩清”和客户上門提貨的交易方式,就在養殖基地湖北洪湖的瞿家灣鎮,每年賣出了高達13億元的水產品。

而且,這些水產品都是高科技飼養,利潤為同業的10至20倍、甚至30倍。依託如此神蹟的水產品,藍田的業績和存貨價值一路暴增,而且不容質疑。

也無從質疑。你憑什麼説我20多萬畝的水面下沒有這麼多魚,以及魚的遠親近戚?正如你憑什麼説我海面下沒有播種5個億的扇貝。

水面下的事,我説了算,不服你去查。多麼熟悉的味道,多麼熟悉的配方!

一年五度變更業績,三年三換審計機構的綠大地;直接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史上養豬最賺錢的年份、豬卻被提前餓死的雛鷹農牧……動植物,農牧業,本該樸實,又多麼善良。

是什麼把田野裏的人都變得這麼野了?在超過20年裏,持續將股民、監管,甚至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反覆摩擦!

Lao爺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説,是證監會的頂格處罰。

就像獐子島,認定財務造假又怎樣?頂格處罰60萬又怎樣?終生市場禁入又怎樣?不構成重大打擊。

“按照相關的法規,不觸及退市條件。

甚至,他還怪你孤陋寡聞,要你加強學習。7月,吳厚剛就抱怨中國人缺少海洋常識,替自己叫屈。

他説,2014年,日本的扇貝也死了,一點事兒沒有,獐子扇貝死了,竟然會成輿論的焦點。他還為了讓老姓不再大驚小怪,特別呼籲道:

“要再花些錢,為包括媒體在內的廣大民眾搞海洋科普。

更激動人心的,還是今年2月,一位造假師爺的歸來。

當月,人稱“翡翠第一股”的東方金鈺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正發起一項股權轉讓交易。交易完畢後,中國藍田將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這個中國藍田的法定代表人瞿兆玉,正是昔日藍田股份的法定代表人瞿兆玉。

二十來年,造假不改,王者歸來,多麼“勵志”的一個故事:

頂格處罰過的同志們,可不要喪失鬥志啊。

牟其中當年被訴信用證詐騙,金額不過幾億元,最終被關18年。瞿兆玉等禍害股民幾十億,套牢銀行十幾億,換個馬甲,稍事歇息,就又重新開始。

范冰冰偷逃税,直接9億罰單;“小燕子”縱橫捭闔於股市,50倍槓桿套百億市值,造出幾十億的爛攤子,個人被罰區區30萬以及不讓炒股5年。

同樣是在搞錢問題上禍害人,有沒有上市公司這層皮,禍害的是不是股民,結果竟會如此地判若雲泥。

這也是中國股市特別賦能於人的地方。

巴菲特曾警告説:“你無法和一個壞人做成一個好交易。”獐子島的股民則在虧了又虧以後終於才明白,相信一些“謠言”比諳熟巴菲特的名言還實在。

“獐子島的扇貝非常聽話,要它死就死,要它跑就跑。

在這些謠言裏,吳厚剛不是管不住他的扇貝,而是管不住他自己。吳厚剛也不是管不住他自己,而是頂格處罰,“不觸及退市條件”,管不住他這個董事長。

一個名叫托馬斯·格雷的英國有錢人曾經有個理論,大意是説,如果可以用劣幣做交易,人們就會陸續把良幣藏起來,最終讓市場成為劣幣的天下。

等量代換下:

如果作奸犯科可以大行其道,人們就會把遵紀守法收藏起來;如果一個地方對作奸犯科格外温和,那它註定成為作奸犯科者的天堂。

參考資料:

1、雷雨趙敏李章洪邱嘉秋:《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扇貝死亡是事實,對今年業績有影響但不觸及退市》界面新聞 2019.11.14

2、 蘭琳:《知情人士揭獐子島謎團:扇貝沒有跑,而是死了》搜狐財經 2018.1.31

3、 劉鵬:《獐子島吳厚剛回應扇貝死亡:壓力很大,已聘專家分析原因》騰訊新聞

4、鄭淯心:《水產第一股獐子島財務造假始末》經濟觀察報,2019.7.14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