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奇瑞汽車開啟招股,擬全球發售約2.97億股H股,預期將於9月25日正式登陸港交所。
奇瑞作為今年募資規模最大的車企IPO,獲得投資者高度關注,其成功上市將為港股注入新的活力,或許會成為全球資本重新看待中國車企估值的又一里程碑。
同時奇瑞公佈的招股書揭示了突出的業績表現,可以預見,奇瑞藉助資本市場鞏固領先地位,將由此進一步彰顯中國汽車產業的潛力和投資價值。
着眼當下,奇瑞的成長底色,值得深入探討。
強勢增長背後,中國力量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奇瑞汽車在業績方面已經展現出持續提速的態勢,這是上市成功後,公司未來估值提升重要的潛在催化劑。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926.18億元增至2698.9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7%。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達682.23億元,同比增長24.2%。
淨利潤則從58.06億元躍升至143.3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57.1%,今年一季度尤其亮眼,淨利潤為47.2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0.9%。
可以發現奇瑞驚人的成長速度,在外部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核心財務指標實現“量價齊升”,也讓奇瑞在資本市場上極具“稀缺性”。
營收利潤攀升離不開銷量的全面助推,站在行業的視角,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奇瑞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國市場銷量、海外市場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及燃油車銷量較2023年同期均增長超過25.0%的乘用車公司。
其中,2024年乘用車銷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司之首,奇瑞是行業裏當之無愧的“增速王”。
在筆者看來,取得上述成績離不開奇瑞對兩個方面的精準把握。
一方面是全面的產品矩陣,奇瑞已形成五大主要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由此公司能夠以多品牌精準卡位,通過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產品競爭力吸引多元化的客户羣體,從而覆蓋廣泛的價格區間。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戰略,奇瑞在海外市場上已具備先發優勢,通過精準佈局歐盟等高法規市場以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穩步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強化全球化的品牌認知。
奇瑞在招股書中提到,2024年在歐洲、南美、中東及北非銷量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第一名。具體到品牌上,比如2024年星途品牌產品的出口量在中國高端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上述成績足見海外消費者對奇瑞的認可,體現了奇瑞在全球市場中強大的競爭力。對自身業務發展而言,長期堅持國際、國內“兩條腿走路”,也讓奇瑞構建起抵禦單一市場波動的“安全墊”,在順週期下能夠加速奔跑,在逆週期下依然保持韌性生長。
目前,海外車企開始丟失全球車市份額,“利潤奶牛”也日漸消瘦,或許預示着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而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加速出海,與海外車企形成業績分野,不僅折射出行業格局的動態重構,更宣吿全球產業重心加速東移。
技術閉環形成“護城河”,奇瑞的長期價值錨點
此次上市是銜接產業實力與資本價值的關鍵環節,奇瑞不僅將得以增強綜合競爭力,更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更為穩固的基礎。
實際上,奇瑞深耕二十餘年構建起了“動力+架構+智能”的技術閉環,是其得以在競爭中脱穎而出的“護城河”,也成功推動了業務實現厚積薄發。所以奇瑞赴港上市募集資金,正是通過資本賦能強化這一技術閉環,錨定新能源車智能化下半場的競爭優勢。
在動力領域,奇瑞形成了“燃油+混動+純電”三線並行突破的路徑,其中在混動方面,插混、增程均有技術佈局。比如超級黃金增程平台,落地的車型風雲X3L實現45.79%超高熱效率,油電轉化效率在行業中保持較高水平。還比如鯤鵬天擎混動專用發動機達成突破48%的全球最高熱效率,領先豐田THS和本田i-MDD混動系統。這種多線並行的路徑,為奇瑞應對未來市場變化提供了關鍵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此前奇瑞在2024全球創新大會上發佈的信息,其自主研發的固態電池也將於2026年實現定向運營,並計劃於2027年實現批量上市。屆時,固態電池上車後有望助推奇瑞的新產品放量。
在架構領域,奇瑞的火星架構作為模塊化汽車開發平台,則為技術落地提供了“效率”支撐。平台化能夠支持產品快速迭代,讓奇瑞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支撐其推出不同定位以及不同動力形式的新車型。
在智能化領域,奇瑞圍繞智艙和輔助駕駛都取得顯著的成果。比如“雄獅智艙”採用了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它不僅支持個性化定製,還能夠快速適應不同車型,從而顯著增強了用户的交互體驗。此外,奇瑞的輔助駕駛系統滿足中國和歐盟的主動安全法規標準,確保了在全球範圍內對各種路況和駕駛場景的適應性。
奇瑞仍在堅持技術投入,2022年-2024年研發開支分別為36.46億元、66.64億元、92.43億元,今年一季度研發開支為22.72億元,累計達到218.25億元。“技術為王”的造車理念也將成為奇瑞在資本市場上的獨特標籤。
所以,奇瑞擁有深厚的資金、技術、資源等積累和沉澱,成功上市將進一步加強自身科技能力,鞏固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尤其是此次上市募資,公司計劃約25%將用於未來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以提高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這將確保技術儲備能夠匹配市場需求的長期演進。
結語:
奇瑞汽車的成長之路,是中國汽車產業從“以市場換技術”到“以技術換市場” 的真實寫照,更是全球車市競爭格局重構的觀察窗口。
奇瑞既踩中全球新能源車加速滲透、中國品牌出海的行業紅利,又通過多品牌精準定位、本地化運營、全棧技術自研構建起獨特優勢。因此對投資者而言,不論是從行業貝塔還是奇瑞自身的阿爾法來説,都具備看點。
從估值的角度來説,中國車企估值邏輯已經發生了範式轉換,從規模導向變為技術導向。置於港股科技板塊爆發的背景下,奇瑞的價值邏輯較為清晰,整體展現出較強的投資吸引力。上市後,可以期待奇瑞的業績數據驗證後續的技術落地成效,屆時其將在資本市場上迎來新一輪價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