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評》港股午後升幅擴大 晶片及光伏股走強
官媒引述消息指內地擴大服務消費若干政策舉措有望近日推出,港股今日(5日)午後升幅擴大。美股道指及納指隔晚(4日)各升0.8%及1%,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處於3.592%,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跌至4.163%,美匯指數跌至98.04,道指期貨最新跌2點%,納指期貨最新升115點或0.5%。A股午後抽高,上證綜指全日升46點或1.2%收3,812點,深證成指升近3.9%,內地創業板指數則彈6.7%,滬深兩市成交額共約2.3萬億元人民。
內媒引述消息指內地擴大服務消費若干政策舉措有望近日推出,恆指高開77點後升幅擴大,午後曾升413點見25,471點,全日升359點或1.4%,收25,417點;國指升120點或1.3%,報9,057點;恆生科技指數升108點或近2%,收5,687點。大市全日成交金額2,999.45億元。北水交易總成交額1,512.36億元,而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56.23億元(上日淨流入7.06億元)。恆指季檢收市後生效,獲「染藍」的中電信(00728.HK)及泡泡瑪特(09992.HK)股價各升0.5%及1%,京東物流(02618.HK)升3.1%。
恆指本周累升340點或1.4%、國指本周累升109點或1.2%、恆生科指本周累升13點或0.2%。市場憧憬美聯儲局下月減息,但同時關注歐美債息高企、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稱若美國在最高法院的關稅案中敗訴,或須解除與歐盟、日本及南韓等貿易協議,將令到美國遭受巨大損失。
【「三新貴」造好 晶片股回升】
科技股方面,騰訊(00700.HK)、阿里-W(09988.HK)、美團-W(03690.HK)及京東-SW(09618.HK)升1.5%至2.2%。晶片股回升,中芯(00981.HK)反彈4.8%收58.7元,成交額92.48億元,及華虹(01347.HK)升4.2%。聯想集團(00992.HK)走高3.4%。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內地《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強化撬動作用加力推進電子資訊製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撬動牽引作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CPU、高性能人工智能伺服器、軟硬件協同等攻關力度,開展人工智能晶片與大模型適應性測試。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各地已建基礎設施營運管理水平,強化伺服器、晶片和關鍵模塊的兼容適配。強化集成攻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堅定不移推動「國貨國用」,持續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大對產業鏈關鍵企業的政策支持,提高企業根植性,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升股千五隻 光伏股抽上】
港股今日市寬改善,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38比12(上日為17比33),上升股份1,579隻(升幅3.1%),恆指成份股今日76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7隻,升跌比率為89比8(上日32比66)。大市今日錄沽空376.35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2,747.15億元的13.699%(上日為14.606%)。
兩部委指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新能源相關股急漲,新特能源(01799.HK)及協鑫科技(03800.HK)飆升17.3%及12.2%,金風(02208.HK)升18.1%,福萊特玻璃(06865.HK)及信義光能(00968.HK)升9%及7.5%。鋰業股贛鋒(01772.HK)及天齊(09696.HK)升12.5%及13.3%。
國家工信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所《電子資訊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方案亦指出,在破除「內捲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佈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