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評》恆指倒升 北水轉淨流出146億 泡泡瑪特闖高逾12%
市場觀望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週五(22日)的演講,港股今日(20日)先跌後回升。受英偉達股價和科技股普遍下跌的拖累,美股納指隔晚(19日)跌1.5%,道指則微升0.02%,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升至3.763%,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升至4.308%,美匯指數升至98.31,道指期貨最新跌113點或0.25%,納指期貨最新跌50點或0.2%。美財長稱美國對目前對華徵收關稅水平感到滿意,中國外交部迴應指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一道,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爭取積極成果。上證綜指全日升38點或1%收3,766點,深證成指升0.9%,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近2.41萬億元人民幣。
恆指低開154點,初段跌234點一度低見24,887點後跌幅收窄,午市隨內地股市上升造好,曾倒升88點見25,210點,全日升43點或0.2%,收25,165點;國指升7點,收9,013點;恆生科技指數跌不足1點,報5,541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2,852.86億元。北水交易總成交額1,681.01億元,而南向資金今日淨流出146.82億元(上日淨流入185.73億元)。盈富基金(02800.HK)升0.2%收25.66元,成交額250.8億元。
小米(01810.HK)第二季經調整純利升75%,全日股價升0.3%,市場關注手機業務毛利率及汽車銷售增長。
【北水淨流出 泡泡瑪特彈】
消費股方面,泡泡瑪特(09992.HK)中期純利按年增近4倍,本週將推迷你版LABUBU,可用作電話掛件應用場景更多,全日股價抽高12.5%報316元,成交115億元,盤中見319.4元新高,市值達近4,244億元。
摩根大通表示,泡泡瑪特今年上半年調整後淨利潤按年增長367%,達到46.6億元人民幣(較盈利預喜高出4%),銷售額增長204%,達139億元人民幣,與預期基本一致。該行對其強勁的Labubu產品銷售按年增長668%和海外銷售按年增長440%感到印象深刻。經歷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產能瓶頸後,公司管理層表示,7月份的產量較6月份翻倍,並預計8月份將有進一步顯着的改善。該行認爲這對今年下半年增長非常有利。該行亦指,泡泡瑪特有機會被納入恆生指數(公告將於8月22日晚公佈,調整將於9月8日進行),泡泡瑪特依然是中國消費領域的首選。
老鋪黃金(06181.HK)收升8.8%,報782元,成交22.46億元。集團上半年純利按年升約285.8%,宣派中期息9.59元人民幣,並宣佈建議每年派息兩次,派息率50%。
【跌股千一隻 港交所造好】
港股今日市寬轉弱,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爲21比28(上日爲20比30),下跌股份1,169只(跌幅2.7%),恆指成份股今日45只股份上升,下跌股33只,升跌比率爲53比39(上日45比51)。大市今日錄沽空365.68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2,567.38億元的14.243%(上日爲18.657%)。
翰森(03692.HK)折讓6.5%配股淨籌近39億元,全日股價跌7.4%收35.96元。綠葉(02186.HK)及康哲(00867.HK)跌3.8%及4.2%,諾誠健華(09969.HK)及康方(09926.HK)各收跌逾5%。
港交所(00388.HK)中午公佈業績後,全日股價升1.7%收441.2元。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港交所第二季股東應佔溢利爲44.42億元,按年增長41%,按季增長9%,較該行預測高出9%,收入亦按年增長33%至錄72.19億元,創歷年季度新高,收入強勁主要來自於港股成交量大幅回升推動,帶動交易及結算費用相應按年增長。
該行表示,港交所正贖回其外部投資組合,用於購置總部大樓,加上利率下行,預期未來投資收入將受到影響,但有部分會被較低物業開支所抵銷。摩通仍相信港交所發展前景穩健,第三季至今成交量仍強勁上升,持續的市場流動性及南向資金將繼續爲交易量提供支持,將評級上調至「增持」,預料業績公佈後股價反應將正面,給予目標價500元。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