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藥板塊熱度攀升之際,再鼎醫藥(NASDAQ: ZLAB / HKEX: 9688)於8月7日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公司當季實現總收入1.1億美元,同比增長9%(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0%),管理層重申全年收入指引,並明確 "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Non-GAAP經營利潤轉正"的盈利目標。
然而資本市場反應分化:績後首個交易日,再鼎醫藥美股股價下跌11.98%,港股同步回調10.74%。這種預期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是財報暗藏未被察覺的隱憂,還是資本在製造"倒車接人"的黃金機會?
市場擔憂從何而來?
先來看這份財報的關鍵信息。從收入端來看,收入增長符合預期,全年指引穩健。
根據公司公吿顯示,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保持持續增長,總收入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按固定匯率(CER)計算同比增長10%。管理層從重申2025全年收入指引,印證增長可持續性。
然而,公司的營收增速似乎引起市場擔憂。
則樂(PARPi)階段性承壓。2025年第二季度產品收入淨額為4100萬美元,2024年同期為4500萬美元。由於PARPi類產品競爭態勢的變化,則樂銷售出現放緩,二季度銷售同比下降9.75%,從而引起市場對再鼎全年收入指引5.6-5.9億美元的質疑。
公司新階段的業績增長引擎艾加莫德雖然整體銷售明顯回暖,環比增長46%,但是依然不能完全填補則樂收入承壓帶來的影響。
那麼,單一產品銷售情況是否真的會影響公司全年業績指引?或許不能以偏概全。
一方面,作為當前營收佔比第一的產品,則樂下半年已呈現邊際改善跡象,競爭壓力或隨市場滲透率提升逐步緩解。
另一方面,明星產品艾加莫德雖同比增速不高,但二季度患者使用量創歷史新高,銷售環比激增46%。
作為國內首個全身型重症肌無力(gMG)適應症FcRn拮抗劑,其長期放量邏輯正隨治療週期延長而強化。根據公司規劃,預計將於2025年在國內遞交艾加莫德預充式皮下注射劑型的上市申請。獲批後,國內艾加莫德將擁有3種給藥方式,這一佈局將持續鞏固其在全球及中國市場中FIC與BIC的產品地位。
除了已獲批的重症肌無力和CIDP適應症,艾加莫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適應症拓展正穩步推進。目前,眼肌型重症肌無力、乾燥綜合徵、甲狀腺眼病、肌炎等適應症已在全球範圍內進入臨牀III期或關鍵性臨牀階段。
此外,公司新增長點崛起:紐再樂(同比+16%)、鼎優樂(新上市)等產品推動 "其他業務累計同比增長30%",管線梯隊持續補強。
圖表一:艾加莫德適應症佈局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格隆彙整理
拐點已來?
儘管股價出現回調,港股市場8月8日仍錄得近4.8億港元主力資金流入,折射出部分投資者"逢低佈局"的策略,而在財報公佈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又迅速轉暖,上升2.58%。市場對再鼎的信心可能源自三大核心支撐:
首先,再鼎醫藥全球化管線突破,中美雙報加速兑現。
近年來,通過BD等形式出海成為眾多創新藥企面對全球化佈局的新選擇,但真正能夠做到全球權益並且主導開發實力的少之又少。
2025年,再鼎醫藥持續推進"中美雙報與全球同步開發"戰略,多款全球權益管線進入關鍵階段:
• ZL-1310(DLL3 ADC):針對二線小細胞肺癌的全球I期研究顯示客觀緩解率(ORR)達79%,展現同類最優潛力,計劃2025下半年更新二線及以上單藥數據並啟動關鍵性研究;
• ZL-1503(IL-13/IL-31R):在EAACI大會披露的臨牀前數據顯示快速止癢效果,有望成為起效更快的新一代特應性皮炎療法,預計下半年啟動全球I期臨牀;
其次,公司管線梯隊爆發,商業化節奏提速。
作為2014年成立的立足於中國、全球運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再鼎醫藥自2019年起平均每年保證1-2個產品獲批節奏。目前,公司已經迎來尼拉帕利、艾加莫德、瑞派替尼、腫瘤電場療法等 8 款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
根據公司規劃,未來將有KarXT(精神分裂症)和貝瑪妥珠單抗(乳腺癌)等多款產品進入上市衝刺期。管線全面發力後,公司預計2028年營收規模將突破20億美元。
圖表二:公司未來五年規劃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格隆彙整理
最後,盈利路徑清晰:現金儲備護航轉型。
從利潤端來看,2025年第二季度經營虧損為5490萬美元,同比收窄28%,調整後的經營虧損收窄37%至3420萬美元。創下了季度虧損最小記錄,預計2025第四季度實現Non-GAAP經營利潤轉正目標,盈利拐點即將到來。而其8.323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也將繼續支持業務擴展和研發工作。
小結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這份報表帶來的到底是什麼?是不及預期還是黃金坑?筆者認為是後者。
從基本面上來看,再鼎的這份成績單增長質量持續優化。財報顯示,公司收入端延續增長態勢,虧損面持續收窄。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全球化研發戰略的深化執行——通過持續推進全球臨牀開發,公司不僅鞏固了現有產品矩陣的競爭力,更為後續管線儲備了商業化勢能。這種"當下業績穩健+未來管線可期"的組合,正構成創新藥企最堅實的價值支撐。
從行情表現來看,板塊波動不改長期趨勢。再鼎醫藥發佈二季報之際,也是創新藥板塊波動較大的時期。回顧今年以來的行情狂飆,由三個要素驅動:流動性寬鬆(大背景)+出海井噴(高頻催化)+政策支持(中長期預期)所支持。截至到目前,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沒有變化,因此創新藥的行情,沒有結束。對標券商目標價而言,再鼎醫藥的向上增長空間尤足。
這場"股價與資金流向背離"的博弈,本質上是市場對創新藥企業估值範式的重構:當潮水退去,具備全球化研發能力、管線兑現確定性及清晰盈利路徑的企業,或將率先迎來價值重估的拐點。
圖表三:近期券商評級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