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持續衝擊着歐洲汽車工業。
7月25日,大衆汽車集團發佈的最新財報就像是一盆冷水,澆在了投資者心上。
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至808億歐元,營業利潤更是暴跌29%至38.3億歐元,低於市場預期的38.9億歐元。
大衆汽車財務總監Arno Antlitz在聲明中透露,一方面,公司取得了強勁的產品成功;另一方面運營利潤同比下降三分之一。這既源於低利潤純電車型銷量增加,也受到美國關稅和重組措施的影響。
根據財報,今年二季度大衆汽車營收808億歐元,同比下降3%,市場預期爲821.9億歐元;
營業利潤38.3億歐元,同比下降29%,市場預期爲38.9億歐元;
汽車交付量227.2萬,同比增長1.2%;
汽車部門經營現金流57.14億歐元,同比下降36.5%。
疊加上一季度,大衆集團今年上半年總營收1584億歐元,同比下跌0.3%;營業利潤67億歐元,大幅下跌33%。
銷量方面,上半年大衆汽車交付新車440.5萬輛,同比增長1.3%。其中,北美地區銷量下滑16%,原因在於美國關稅的衝擊,也使得其成爲大衆汽車全球唯二下滑的主要市場之一。
對於營業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美國進口關稅影響。大衆評估,美國對車輛及零件徵收的27.5%關稅,對其財報造成約13億歐元的衝擊。二是重組成本。爲推動重大改革,公司正進行大規模重組,目標至本十年末裁減逾3.5萬個職位。三是低利潤電動車銷售增加。雖然純電動車交付量大增,但其較低利潤率影響了整體獲利。
受此影響,大衆營業下調了2025年度業績展望。
預計集團營業銷售回報率爲4.0%-5.0%,此前預測爲5.5%-6.5%區間;全年銷售預期從此前預計的增長5%下調至與去年持平;汽車業務淨現金流預計在10億歐元-30億歐元,此前預期爲20億歐元-50億歐元。
今年4月3日,特朗普的一紙關稅令,使得歐洲汽車業陷入至暗時刻。
美國宣佈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德國車企首當其衝——奧迪暫停向美交付、捷豹路虎緊急停運、3.7萬輛新車滯留港口。
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是歐盟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
2024年歐洲汽車製造商向美國出口了的汽車總價值389億歐元,其中,德國佔比最高,德國三家汽車製造商大衆、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約佔歐盟對美汽車出口的七成左右。隨着美國關稅的衝擊,德國汽車業遭受重創。
除了大衆汽車,Stellantis上半年淨營收同比下降12.6%至743億歐元,上半年面臨着23億歐元的虧損。
集團汽車出貨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9%之後,第二季度總出貨量估計降至140萬輛,同比下降6%。
集團表示,旗下汽車品牌在北美市場的出貨量持續下滑,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25%。
對此,Stellantis表示,美關稅政策是北美市場出貨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反覆導致不確定性增加,斯泰蘭蒂斯集團已於今年4月宣佈暫停發佈全年業績指引。集團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財報將於7月29日正式發佈。
沃爾沃的日子不好過。第二季度營業利潤僅有29億瑞典克朗,去年同期爲80億瑞典克朗。
公司在財報中指出,消費信心下滑及新增關稅使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波動加劇,汽車行業整體面臨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出現下滑,從第一季度的18.2%降至13.5%,調整後爲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