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24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簡稱中汽中心標準院)與理想汽車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汽車被動安全技術及標準法規研討會”在常州舉辦。研討會議期間,中汽中心標準院和理想汽車聯合行業企業、部分國外機構啟動“智行守護:面向未來場景的汽車乘員保護創新技術及標準共性研究平台”,發佈了《智行安全:中國汽車安全部件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圖書。會議旨在領航面向未來場景的乘員保護創新技術與共性標準研究高地,其建設對我國汽車產業安全發展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將成為構建未來安全新範式的重要基石。
理想汽車研發運營副總裁廖孟軍表示:“我國汽車安全標準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構建了覆蓋全生命週期、全場景的汽車安全標準體系。未來,理想汽車將與中汽中心標準院緊密協同,積極探索主被動融合前瞻技術研究,致力於為行業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貢獻理想力量。”
以安全為先驅動技術創新,向未來拓寬乘員保護邊界
理想汽車將安全置於技術研發首位,始終堅持“標準先行、安全至上”的理念。在國家標準及多項第三方評測中表現優異:全系車型獲得C-IASI碰撞測試最高評價,C-NCAP測評車型均獲得五星成績,成功實現主流碰撞安全評級大滿貫。
此外,理想汽車嚴格執行高於行業標準的企業規範,涵蓋超100項整車碰撞測試,數量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在極限真實的用户場景上,理想汽車構建了超級碰撞工況體系,全面覆蓋行車安全、碰撞安全、救援安全、火災安全等多維度。例如,嚴苛的美標90公里正面碰撞、60公里側面碰撞、110公里超高速追尾及全場景翻滾等測試,確保每一款車型、每一個座位均達到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標準。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理想汽車基於傳統被動安全系統(如安全帶、氣囊),超前佈局主被動融合技術,聚焦未來駕駛場景的乘員保護等前沿領域。通過結合環境感知(如雷達、攝像頭)、車輛動態與乘員狀態(如體型、坐姿)信息,依託實時算法精準預測碰撞風險與類型,實現毫秒級保護。
例如,針對自動駕駛帶來的全新乘坐場景及可能出現的複雜乘員損傷問題,理想汽車將被動安全、智能座艙和ADAS系統信號交叉融合,構建毫秒級精準匹配的自適應防護系統。系統可根據碰撞角度和力度,智能調節氣囊剛度、安全帶預緊力度,甚至調整座椅姿態,有效降低乘員受傷風險,全面提升整車安全性能。
深度參與近百項標準制修訂,以開放共享的姿態反哺行業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重要一員,理想汽車持續推進安全技術的前瞻研發,已深度參與智能化、電動化及安全等領域近百項國家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理想汽車承擔了車用AI、撞後救援、零重力座椅等標準體系的預研工作,力求將每一次技術創新轉化為行業共識。
同時,理想汽車以開放協作的姿態,與中汽中心標準院及各類行業機構建立常態化協同機制,積極探索主被動融合前瞻技術研究,致力於將“中國方案”持續轉化為“國際標準”,推動中國標準站上全球安全技術制高點,為行業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貢獻力量。
歷經十年發展,理想汽車已贏得了超過130萬家庭用户的支持與信賴,並將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不斷超越用户需求,致力於為每一位家庭用户打造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更精緻的產品體驗。面向未來,理想汽車將攜手行業夥伴,共同推動汽車安全技術的持續攻關與演進,不斷進化,攀登未來汽車安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