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下午,比特幣延續上週末的強勁升勢,亞洲交易時段一度突破 12.2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截至新加坡時間 15:00,日內漲幅仍在 3% 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本週啟動被稱為「Crypto Week」的立法衝刺,擬就數位資產市場結構法案(CLARITY Act)、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與反 CBDC 監管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Act)舉行表決,市場普遍認為這將大幅提升行業的長期監管透明度,為加密資產進一步被主流資本採納掃清障礙。
盤中直逼 12.2 萬美元,日內漲幅超過 3%
週一凌晨,美東時間 00:07 左右,比特幣首次站上 12 萬美元大關;隨後多頭動能持續釋放,價格最高觸及 122 194 美元,刷新歷史紀錄。《經濟時報》即時行情顯示,午後報價仍在 122 000 美元上方,24 小時漲幅維持在約 3%–3.8% 區間,帶動以太與多只主流山寨幣同步走強。
ETF 資金、宏觀避險與技術形態共振
鏈上與衍生品數據顯示,過去 24 小時比特幣現貨 ETF 淨流入逾 3 億美元,合約未平倉量增加 6.4%,成交量同比激增逾一倍。技術面上,日線級別完成「旗形」突破,4 小時均線組呈多頭排列,為價格打開進一步上行通道。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新一輪關稅衝擊全球市場、機構尋求對沖通脹和地緣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比特幣再次扮演「數位黃金」角色。
三大法案織密規則網
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將在 7 月 14–18 日的「Crypto Week」期間依次審議並表決三項核心法案:
若法案順利過關,將成為特朗普政府「擁抱加密」議程的關鍵里程碑,被業界視作監管落地元年。
市場觀點:監管紅利與流動性
多家量化交易機構指出,法規框架一旦明朗,傳統資管和支付巨頭有望加快布局,加密市場的「合規資金池」可能迎來新一輪擴容。在技術面目標位方面,交易員普遍關注 12.5–13 萬美元區間;一旦成交量配合放大,短線有望挑戰 13 萬美元整數關口。但也需警惕高位利潤了結、宏觀流動性收縮及立法過程中的黨派博弈等潛在波動因素。
短期來看,比特幣正享受資金面、情緒面與政策面「三重合力」帶來的加速行情;中長期能否穩固於 12 萬美元上方,仍取決於「Crypto Week」法案落地進度及全球宏觀環境的共振效果。投資者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時,也需充分評估波動風險與合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