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融資熱持續攀升,根據市研機構Crunchbase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就有超4300億元投向AI創企。大模型、機器人、芯片、自動駕駛等領域最受青睞。
在中國科技資產扎堆的港股市場,AI企業再融資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總規模突破600億港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其中,自動駕駛領域尤其吸金。繼地平線機器人完成配售後,佑駕創新也於近期進行戰略配售,在7月9日完成發行合共680萬股新H股,所得款項淨額約爲1.55億港元。
站在投資的視角,深入剖析科技企業“配售”背後所蘊含的戰略意圖,已然成爲把握市場脈搏的關鍵。基於這一戰略意圖,判斷科技企業的估值邏輯和提升空間,也密切關聯到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和收益預期。
佑駕創新恰好給了一個可以觀察的鮮活樣本。
以小米類比,配售釋放流動性確認底部估值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戰略配售的一大價值在於,通過階段性增加可流通股份釋放流動性,從而引入高質量投資者,激活市場關注度。
港股的主流投資者爲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配售往往是基於中長期視角,因此在企業戰略配售完成後,投資者對企業會有兩個最底層的投資判斷浮現:
其一,配售完成後的價格具備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其二,中長期走勢的決定因素依然是企業業績能否持續兌現,若企業基本面紮實,將繼續支撐股價上行。這意味着,戰略配售完成可能爲市場參與者劃定出一個相對清晰的估值底部區間。
上述邏輯在小米集團今年的再融資案例中得到了印證,在3月底完成配售股份計劃後,小米股價開啓了新一輪上行,並很快創下歷史新高。
聚焦佑駕創新,筆者發現其與彼時的小米在自身所處發展階段、戰略佈局、募資意圖上有明顯的共性,或許可以期待佑駕創新未來同樣具備上漲潛力。
首先,兩者都處在覈心技術研發、產品商業化落地再提速的關鍵階段。
對彼時的小米來說,在造車方面,小米汽車二期工廠正加速推進建設,目標直指交付能力的躍升,保障小米YU7大規模量產交付能力。戰略上需要資金髮力AI,賦能“人車家全生態”的自研自產閉環。
對佑駕創新來說,公司技術實力正加速轉化爲訂單,今年上半年密集斬獲多個項目定點,覆蓋智能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其規模化交付即將迎來爆發期。
比如在智駕方面,域控制器iPilot 4獲得某頭部自主品牌定點,將搭載於中大型豪華越野車型;iPilot 4 plus域控制器獲某新能源車企30萬元高端車型定點;高性能域控制器獲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自主品牌主力車型定點。L4級無人小巴的量產進程也在提速,商業化版圖將迎進一步擴張。
同時,佑駕創新戰略聚焦“艙駕一體”,持續加碼智能輔助駕駛方案的迭代升級,並向更高階的L4技術攻堅。對技術的投入強度和方向,公司形成了清晰的規劃。
這些都和公司此次配售的募資用途高度契合: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40%用於提升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功能及滿足中高階輔助駕駛項目需求;約30%用於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技術升級,支持載人載貨自動駕駛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只有對強勁業務的發展提供持續且有效的“彈藥”支持,讓各個強勁的業務全面發起衝鋒,纔會拿下更多陣地,爲未來更高的估值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相信佑駕創新深刻明白了這一點,有了資金加持,能夠爲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搶佔更多份額。
所以,作爲投資者,如同看小米一樣,也能在佑駕創新身上看到中期業績彈性、長期基本面繼續向好的特質。那麼配售完成大概率也是確認估值底部,投資者將在安全邊際之上,押注公司未來的基本面與價值增長。
自動駕駛新機遇:“可迭代、可落地、可盈利“的價值邏輯重塑
佑駕創新、小米乃至地平線機器人的發展共性揭示了一個產業趨勢:在電動化與智能化並進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正進入“技術加速迭代、智能規模落地”的新階段。
這意味着市場對廠商的評估維度正發生根本性轉向,迭代能力、規模化交付能力和工程化降本能力將成爲核心標尺。換句話說,具備“可迭代、可落地、可盈利”三重特質的硬核玩家有望獲更多投資者認可。
目前來看,佑駕創新與上述價值邏輯呈現出極強的契合度。
佑駕創新掌握全棧自研這一核心競爭力,這意味着公司擁有對全鏈路環節的把控,這確保了領先的產品性能和品質,更賦予了公司強大的算法和產品迭代能力,能夠敏銳響應客戶的需求變化。
長期來看,佑駕創新提供高質價比的iPilot 4系列等解決方案,將成爲主機廠量產汽車智能化的主流選擇,而伴隨項目定點落地和交付體量增加,規模效應釋放,可以確信公司的盈利質量將有望持續改善。
同時,規模化交付已驗證了佑駕創新的工程化能力,未來“艙駕一體”不斷優化收入結構,L4產品受益於量產投放、運營區域拓展、工程化基礎降本,都將給公司貢獻可觀且可持續的增量利潤來源。
佑駕創新的業績已呈現持續改善的態勢,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37.4%,毛利率提升至16%,經調整虧損淨額收窄9.8%。本次戰略配售所募集的資金,正是強化公司“可落地、可迭代、可盈利”維度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加速基本面向好演進的直接催化劑。
近期中信里昂、光大證券均發佈研報,分別給予佑駕創新"優於大市"、"增持"評級。研報中指出,佑駕創新憑藉龐大客戶羣體與豐富的產品線將獲得快速增長。
那麼,佑駕創新通過資金的有效利用,擴大技術投入強化競爭壁壘,促進產品量產和市場滲透,爲戰略擴張儲備彈藥,公司在業績層面有望給出更多超預期的表現。
結語:
佑駕創新正站在一個關鍵節點之上,一邊是智能化技術紅利持續釋放的洶涌浪潮,一邊是商業化落地全面提速的廣闊藍海。此時,戰略配售帶來的資金補充,折射出來的意義顯然超賬面數字所能衡量。
佑駕創新是AI敘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參與者,無論是智駕還是智艙都離不開這個賣鏟子的角色。汽車產業的價值邏輯重塑,恰好給佑駕創新這樣兼具技術領先與商業務實的玩家鋪就道路。佑駕創新仍在不斷積蓄力量,其價值增長的浪潮纔剛剛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