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港股三大指數震盪回升,尾盤南下資金跑步入場,淨買入港股超120億港元。截止收盤,恆生科技指數漲0.25%,恆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小幅下跌0.12%及0.01%,市場總體呈現探底回升行情。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漲跌各異,快手、騰訊漲超1%,網易、小米小幅下跌;機構料下半年博彩總收入能實現高單位數增長,濠賭股延續上漲行情,尤其是美高梅中國錄得5連升;加密貨幣概念股、內房股、電力股、飲料股走強。另一方面,國際金價走低,拖累黃金股下行,鋁、銅等有色金屬股齊跌;連續上漲的生物醫藥類股回調,創新藥概念方向跌幅居前;乳製品股、重型機械股、體育用品股、蘋果概念股多數下跌。
具體來看:
大型科技股漲跌各異,快手、騰訊漲超1%,京東、阿里巴巴飄紅;網易、小米小幅下跌。
加密貨幣概念股漲幅明顯,國泰君安國際漲超10%,新火科技控股漲超7%,華興資本控股、OSL集團漲超4%。
濠賭股持續活躍,匯彩控股漲7.5%,澳博控股漲5.3%,金沙中國、新濠國際發展漲超3%,美高梅中國、金界控股、銀河娛樂、永利澳門跟漲。
瑞銀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將2025至26年澳門博彩總收入(GGR)的預測上調8至14%,以反映次季增速出乎意料。當中,中美關稅並未影響博彩需求,次季訪客數字亦因演唱會帶動而有所提速,加上有新酒店,以及涉及珠海和橫琴的新簽證政策,將繼續支持下半年需求增長。
內房股普遍上漲,融創中國、新城發展漲超4%,華潤置地、綠城中國漲超3%,世茂集團、中國金茂、萬科企業、碧桂園、龍湖集團跟漲。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從市場表現來看,6月份重點城市新房及二手房銷售環比均實現增長,但同比仍有所下滑。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持續加碼,7月樓市或延續弱復甦走勢。值得一提的是,融創中國將配股償債56億,孫宏斌稱“最困難時期已過”。分析人士指出,隨着境內債務重組進入執行階段和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獲得多數債權人支持,融創整體風險化解也進入衝刺階段。
職業教育股普遍上漲,中國東方教育漲超4%,建橋教育、宇華教育漲超3%,中國科培、新高教集團、中彙集團跟漲。
電力板塊表現活躍,大唐發電漲超4%,華電國際電力、華能國際電力漲超3%,中廣核新能源、龍源電力、中國電力、華潤電力紛紛上漲。
消息面上,近日我國多地出現了持續的高溫天氣,帶動了用電負荷的快速增長。7月4日,全國的用電負荷創出了歷史新高。統計數據顯示,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比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湘財證券指出,預計在持續高溫影響下,短期電網負荷將維持高位,推動電力供需格局改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加速推進下,持續看好電力資產價值重估。
天氣高溫疊加外賣補貼飲料產品銷量大增,飲料類股集體走強,茶百道大漲11%領銜,古茗漲超6%,蜜雪集團、滬上阿姨漲超5%。
乳製品股跌幅較大,中國飛鶴跌超17%,澳優跌超3%,中國聖牧、蒙牛乳業下跌。
黃金股集體低迷,招金礦業跌6.48%,山東黃金跌5.96%,中國白銀集團、中國黃金國際跌超4%,紫金礦業、赤峯黃金、集海資源跌超3%。
消息面上,亞洲早盤,現貨黃金跌0.53%,較短時間內走低8美元,失守3320美元/盎司。最新黃金調查顯示,業內專家對黃金近期前景持觀望態度,而散戶投資者則加強了看多傾向。道富投資管理公司策略師們說,在經歷了18個月的狂熱上漲後,金價的上行波動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有所緩和。
有色金屬板塊多數下行,江西銅業股份、中國鋁業跌超3%,中國宏橋跌超2%,洛陽鉬業、俄鋁、中鋁國際跟跌。
連續上漲的生物醫藥類股回調,創新藥概念方向跌幅居前,諾誠健華、聯邦製藥、藥明生物、綠葉製藥、信達生物跌超4%,先聲藥業、三生製藥、石藥集團、金斯瑞生物科技走低。
蘋果概念股多數下跌,高偉電子跌超2%,通達集團、比亞迪電子、偉仕佳傑、舜宇光學科技跟跌。
光伏太陽能板塊集體回落,卡姆丹克太陽能跌8%,信義光能跌超4%,福萊特玻璃跌3.88%,信義玻璃、水發興業能源跌超2%。
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120.66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57.91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62.76億港元。
展望後市,中國銀河證券表示,在全球權益市場中,港股絕對估值處於相對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數處於歷史中上水平,中長期配置價值仍然較高。展望後市,建議關注:第一,科技板塊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科技板塊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盈利增速居前,估值處於歷史中低水平,未來上漲空間仍然較大。第二,在國內促消費政策刺激下,消費行業業績增速預期改善,當前估值水平相對較低的港股消費股有望上漲,重點關注醫藥行業和可選消費行業。第三,在海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下,高股息標的可以爲投資者提供較爲穩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