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
近段時間,全國多地持續高温,部分地區氣温更是突破40℃。
伴隨酷暑而來的,是居民們飆升的用電需求。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14.65億千瓦,同比增加1.5億千瓦;其中,華東電網4.22億千瓦負荷中空調佔比37%,江蘇、山東等省級電網負荷9次創新高。
在此背景下,電力板塊站在了爆發的起跑線上,華銀電力5天4板,韶能股份2連板,深南電A、華電遼能、新中港等多股升停,樂山電力、晉控電力、西昌電力跟升。
港股市場中,華電國際電力股份升4.24%,中廣核電力、華能國際電力股份升超2%,大唐發電、龍源電力、中國電力、華潤電力紛紛上升。
沉寂已久的華銀電力自4月以來股價持續上升。
4月8日至今,華銀電力由3塊出頭一路上升至6.7元,累計上升了116.8%。也就是説,僅3個月的時間,公司股價實現了翻倍。
公司近日的連續升停,與夏季用電高峯到來、電力股迎來炒作相關。
此外,今年一季度,華銀電力實現營業收入23.07億元,同比增長5.06%;淨利潤7567.49萬元,同比增長894.61%。
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發電量同比增長7.37%的同時,發電標煤單價同比下降54.08元/噸,營業收入的增幅超過營業成本的增幅4.28個百分點。
7月3日晚間,公司披露的股價異動公吿也提前透露了上半年預吿,預計上半年盈利1.8億至2.2億(未經審計),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公司預計半年度歸母淨利潤將增加1.75億元-2.15億元。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發電量的提升以及燃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而此前,華銀電力2023年虧損1.87億元,2024年虧損1.13億元。
可以看出,公司已經走在了全年扭虧為盈的道路上。
7月3日13時09分,山東電網用電負荷飆升至1.1483億千瓦,創下歷史峯值,較2024年夏季最高負荷增長31萬千瓦,而且整整提前了一個月。
不過,山東省的電力緊張只是全國性高温危機的一個縮影。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激增約2億千瓦。不僅刷新了歷史紀錄(2024年峯值14.51億千瓦),同比升幅也接近1.5億千瓦。
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0萬千瓦,約90%增量負荷為空調製冷用電。
目前,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中國氣象局預測,7月4日至10日,黃淮、江漢、江南等地將出現持續性高温天氣,部分地區達到或超過歷史同期極值,預計華東、華中地區電力負荷還將不斷攀升,帶動全國電力負荷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正式發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行動計劃(2025-2027年)》,雙重催化下,電力板塊正迎來結構性機遇。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氣候中心主辦的2025年電力供需分析報吿成果發佈會上,專家預計們今年夏天我國較多地區偏熱,預計全年用電量增速在5%左右。偏高的氣温已帶動火電發電量上升,疊加煤價承壓,部分區域火電企業表現或好於預期。
湘財證券在研報中稱,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加速推進下,持續看好電力資產價值重估。推薦關注三條主線:
基本面穩健、長期有望受益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水電標的;成本下行情況下業績有望改善且資產所在區域供需格局好的火電標的;綠電存量項目盈利平穩過渡推動板塊估值修復,在全面入市開啟背景下看好運營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資源區位優質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