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異動丨創新藥概念股走強,晶泰控股漲超11%,三生製藥漲超7%
港股創新藥概念股集體走強,其中,晶泰控股、博安生物漲超11%,三生製藥、綠葉製藥漲超7%,石藥集團漲超4%,麗珠醫藥、康方生物、遠大醫藥漲超3%。消息面上,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意見》提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制定出臺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用藥保障需求。機構稱政策有望迎來顯著邊際變化,2025年預計成爲創新藥政策落地轉折年。今年港股市場創新藥板塊走出火熱行情,華安醫藥生物股票基金經理桑翔宇認爲,近期創新藥板塊表現比較突出,核心在於市場對於被低估的中國優質創新藥資產的價值發現:一是政策的極大支持。此前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文件給予了創新藥企業最大力度的支持,首發定價政策打開了創新藥定價天花板。二是中國創新藥迎來DeepSeek時刻,工程師紅利帶來產業能力實質性提升。經過多年孵化,中國在大分子時代已經彎道超車海外,2020年時,全球5000萬以上BD(商務拓展,通常指藥企之間通過授權、合作開發等方式共享創新藥研發管線)中來自中國的產品僅佔5%,而這一比例在2024年提高到了30%,今年一季度進一步增至40%。中國創新藥特別在ADC(抗體偶聯藥物)、雙抗、TCE(T細胞銜接器)等領域已經具備全球一線競爭力。三是全球MNC(跨國藥企)面臨未來十年的專利懸崖,搶購中國資產。2025年開始,全球MNC的核心產品陸續面臨專利到期後的專利懸崖問題,同時美國可能要降藥價,對於企業來說,補充管線同時降本增效最好的方式是購買中國創新藥資產。四是今年創新藥產業基本面兌現度高。ASCO(美國腫瘤學大會)國產重磅品種較多且數據普遍較好,未來BD預期強烈,金額可能持續超預期。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後,市場也出現了“創新藥泡沫”的說法,有基金經理升至喊出“創新藥的泡沫遠比上輪CXO(醫藥外包)大”,高歌猛進的“吃藥”行情站在了分歧的十字路口。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