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穩定幣開啓合規新紀元,聯易融科技(09959.HK)如何搶佔萬億賽道制高點?
格隆匯 06-04 08:55

近期,金融科技迎來了久違地爆發,凡是沾上“穩定幣”概念的公司都原地起飛。

其中,聯易融科技於6月2日單日暴漲15.57%,並於6月3日再度延續漲勢,成爲本輪穩定幣行情的核心標的之一。

這場資本盛宴的導火索,與中國香港、美國、英國等地相繼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密不可分。尤其是中國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於5月21日正式通過,未來有望帶動更多合規穩定幣項目落地香港,能豐富香港的穩定幣產業鏈生態,帶動鏈上企業加速發展。

一、政策紅利屬於合規企業

要弄清楚其中邏輯,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穩定幣”?

簡單來說,穩定幣是一種錨定法幣(如美元、港元)或高流動性資產的加密貨幣,具備幣值穩定、跨境實時結算與低成本交易等特徵。其核心使命是解決傳統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問題,充當連接實體資產與鏈上世界的“價值穩定器”。

據招商證券研報,截至今年5月,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達到2380億美元。渣打預測,2028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萬億美元。花旗銀行甚至認爲,樂觀情況下2030年穩定幣市場規模會達到3.7萬億美元。

但快速膨脹的市場規模不能掩蓋穩定幣長期存在的問題。由於穩定幣均爲私人部門發行,缺少官方機構的背書,擠兌風險、透明度缺失、非法資金流動等問題鑄就了較高的信任壁壘。因此,推進相關立法工作,爲行業劃定安全邊界至關重要。

2025年5月,中國香港與美國同步推進穩定幣立法,標誌着行業從“野蠻生長”邁入“合規紀元”。

比如,中國香港要求凡是宣稱錨定港元的穩定幣發行人都需要申請牌照,發行人的資本實力、風控能力、公司治理等各方面能力都會被納入考量。

這擠壓了衆多非合規企業的生存空間,更爲合規企業打開萬億級市場。

二、具有前瞻性的生態卡位

聯易融科技恰恰是既具備前瞻眼光,又堅持合規發展的企業之一。

早在2019年,聯易融便聯手綠地金融斬獲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綠聯銀行),成爲服務加密貨幣生態的持牌機構。

該銀行在新加坡主要服務數字資產客戶,且其擬拓展香港業務,未來在申請香港穩定幣發行牌照時更具優勢,有助於聯易融科技更快打通穩定幣發行的關鍵通道,贏得重要的時間窗口。

2021年,聯易融科技與渣打集團共建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覆蓋跨境融資、結算場景。2023年,聯易融同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渣打銀行、圓幣科技與西盟斯聯合啓動Project Dynamo,將國際貿易應收賬款代幣化爲RWA資產包,並通過錨定穩定幣實現跨境流通,構建了“實體資產上鍊、鏈上穩定幣結算、銀行法幣兌換”的閉環。

此前,聯易融科技與渣打銀行合作的資產代幣化試點項目,作爲新加坡金管局的試驗項目Project Guardian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成功試驗發行了業內首筆由貿易資產支持的代幣化產品。

此外,渣打作爲香港金管局首批穩定幣沙盒成員,爲聯易融科技提供信用背書與合規路徑,爲聯易融科技在穩定幣領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更重要的是,穩定幣可以提升供應鏈金融的透明度和效率。依託區塊鏈技術,穩定幣可以實現資產上鍊和智能合約,重構供應鏈金融的信任機制。而供應鏈金融也爲穩定幣應用提供了重要場景,聯易融手握的年處理量超4000億元的供應鏈金融網絡,正在成爲稀缺資產端的“鏈上入口”。

由此觀之,聯易融的野心早已超越工具層,而是通過“發行、結算、供應鏈資產”的三角架構,構建一套以穩定幣爲核心的全球貿易金融系統。

三、結語

資本市場的狂熱終會褪去,但穩定幣引發的金融基建革命纔剛揭開序幕。中國香港《穩定幣條例》與美國《GENIUS法案》的落地,絕非簡單政策利好,而是爲行業劃定了生死線:合規是入場券,資產是通行證,場景是護城河。

在穩定幣從“支付工具”蛻變爲“金融基礎設施”的進程中,真正稀缺的並非區塊鏈技術,而是橫跨合規牌照、銀行網絡與實體資產的系統級整合能力,而這恰是聯易融科技用六年時間構築的護城河。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