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紅利與技術突破的雙重催化下,無人駕駛概念大爆發。
今日無人駕駛板塊指數漲超3%,個股中,萬馬科技、玉禾田、啓迪環境、雲內動力、得潤電子等超20股漲停。
2025年以來,全球無人駕駛賽道迎來資本密集佈局。
近日,上海浦東新區宣佈開放全域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率先實現交通信號燈數據與智能網聯汽車實時共享。這一突破性進展標誌着中國智慧交通進入新紀元。
疊加特斯拉宣佈6月啓動Robotaxi實測、中東多國引入中國無人駕駛車隊等重磅消息,產業技術突破與商業落地正形成共振效應。
1)定檔6月12日,特斯拉Robotaxi要來了
根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特斯拉計劃於6月12日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啓動其備受期待的robotaxi服務。這一內部消息雖未得到官方確認,但與馬斯克此前承諾的“6月底前啓動服務”的時間表一致。
報道稱,特斯拉本週已在奧斯汀公共道路上首次進行了完全“無人”測試——一輛Model Y SUV在駕駛座無人的情況下自主行駛,只有一名特斯拉工程師坐在乘客座位上,且全程無遠程操作幹預。
馬斯克本月表示,特斯拉初期將在奧斯汁部署約10輛自動駕駛robotaxi,隨後幾個月內迅速擴展至1000輛車輛。並預計到2026年底,數十萬輛全自動駕駛車輛將投入運營。
2)中國自動駕駛加速挺進中東
5月27日,小馬智行宣佈與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日前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當地落地Robotaxi車隊。而就在一週前,文遠知行宣佈,在阿布扎比開啓純無人駕駛Robotaxi試運營,打造中東地區第一支純無人Robotaxi車隊。今年3月底,蘿蔔快跑成功踏入迪拜和阿布扎比這兩座中東重要城市。
中國無人駕駛正在加速挺進中東市場,進一步實現全球戰略性佈局。
國內,無人駕駛玩家也進展頻頻。
蘿蔔快跑已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出行服務,2025年一季度訂單同步大漲75%;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創業公司也紛紛上市,獲得資本加持;滴滴聯手廣汽埃安打造的L4即將年底量產交付;Momenta聯手上汽,計劃2026年實現數百輛車的運營。
昨日盤後消息:小馬智行與廣州公交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
光大證券分析,頭部企業的融資規模和技術商業化進度驗證了行業從試點向規模化落地的拐點。
3)政策支持
政策層面,自動駕駛技術已被列入“十四五” 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多部門聯合推動自動駕駛車輛市場化和道路準入。近年來,各地市密集推出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的相關利好政策。
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近日印發《數字廣東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其中提出,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試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交通運輸部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建設。
無人物流方面,5月26日,據《央視財經新聞》報道,8個部門聯合發文,表示將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推廣自動導引車、無人配送車等設施設備。
5月27日,在港口科技創新大會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創新發展處副處長趙曉輝透露,《“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已完成徵求意見工作,將加快出臺。
根據木頭姐ARK Invest 2月份的《Big Ideas 2025》報告預測,到2030年,Robotaxi市場可能創造高達34萬億美元,其中34萬億美元的企業價值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自主電動汽車製造商貢獻2000億美元,車隊所有者貢獻1萬億美元,而自主駕駛平臺提供商則佔據了33.6萬億美元的驚人份額,佔比高達98.8%。
東吳證券表示,2026年至2027年爲Robotaxi銷量爆發拐點,2030年Robotaxi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
另有第三方研究報告顯示,從2025年開始,全球範圍內自動駕駛卡車將開始進入全無人化產品的規模驗證階段。在不考慮虛擬司機訂閱付費情況下,2030年國內市場自動駕駛卡車系統前裝與自動駕駛卡車運力服務市場總規模合計超4000億元。
招商證券認爲,無人物流車將是一條千億賽道。2025年以來,國內各快遞公司陸續增加無人快遞車,相比於人工送快遞,無人物流車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隨着國內相關規則的完善,規模效應的體現、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無人物流將成爲具身智能率先落地的千億級場景。
天風證券認爲,2025年是無人物流車0到1的元年,既有盈利的轉折,也有政策的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