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資產在SEC公佈了2025年一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
截至一季度末,景林資產在美股市場持有31家公司的股票,總市值爲32.3億美元。
從調倉動作來看,在2025年一季度,景林清倉了英偉達、騰訊音樂、優步、亞馬遜、巴西石油、visa等8只股票;增持Meta、臺積電、富途控股、貝殼、新東方、攜程、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陽能、Legend Biotech Corp ADR和再生元製藥;新進阿里巴巴、英特爾和禾賽科技。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景林資產美股持倉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爲臉書母公司Meta、拼多多、網易、滿幫集團、臺積電、富途、蘋果、中通快遞、奇富科技和貝殼。
在今年3月的一場內部分享會上,景林資產管理合夥人、基金經理高雲程明確提出,全面轉向投資中國公司,找到並持有中國的MCGF 10,MCGF即爲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
高雲程認爲,中國經濟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週期,即智能製造或科技製造週期,未來中國製造業勢必需要全方位地與人工智能以及更高層次的數字技術深度融合,中國資產尤其是核心資產估值被壓低的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嶄新的發展週期可能正在拉開帷幕。
在高雲程看來,MCGF10可能集中分佈在AI、智能駕駛和機器人領域。他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大概會有10到15家核心企業有望成爲全球範圍內最佳的投資標的。這些企業在過去幾年間,估值被壓縮至極低水平,但如今它們已成爲走出自身經營週期的低谷,尋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並且極有可能成爲下一輪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業發展中的基座型公司。
高雲程在內部溝通會上表示,全球資本市場也出現了一些逆轉的態勢,中國資產表現出色,而此前持續多年表現良好的一些美國核心公司,其指數實際上跑輸了中國指數,背後原因值得探究:今年以來,中國市場變化非常顯著,主要體現在,一是外部環境與地緣政治發生變化;
二是國內也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可將其稱爲“DeepSeek效應”,中國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週期,即科技製造週期。
高雲程透露,在其當前投資組合中,純美國公司的資產已全部剔除,看好中國一系列與科技和新消費相關的公司,其中科技類公司所佔比重可能相對更大,尤其是兩類科技公司:一是有望成爲AI基座型的公司,能夠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硬件相結合且具備走向全球實力的公司;二是助力中國資產以及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公司。
4月10日,千億級私募景林資產合夥人高雲程發佈文章稱,價格終將回歸價值,而價值總在危機中顯現其光芒,此刻的中國資產,正站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公司會買入並持有優秀的中國公司。
高雲程表示:“近期動盪的資本市場中,很多核心資產大部分都是錨定內需的。無論是電動車還是AI加持下的新一代科技產品,還有日常生活中便利的各種消費平臺,一批優秀的中國龍頭公司既擁有足夠大的國內市場,又有能力走出去爲全球消費者提供質優價美的科技製造產品。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了一批這樣的公司。他們的估值偏低甚至嚴重低估,現金流充沛。在資本市場動盪不安的時候,這些公司正在大力度回購自己的股票。過去十幾年,這一批企業通過自己的研發,高效製造和品牌運營,經過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成爲能夠爲全球消費者、投資者帶去好產品、好服務、好回報的核心資產。
市場的波動提供了擁有這些資產的良好契機。我們相信最優秀的公司代表了充滿希望的未來,這些公司值得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