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五一最火賽道,節後怎麼走?

今年,是官宣五一假期增加之後的第一個五一節假日。

也是因此,今年的長線旅遊需求明顯釋放。

今年五一期間,全國熱門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三成

攜程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等頭部景區單日接待量突破10萬人次。

與此同時,國鐵集團的數據也顯示“五一”前後,即4月29日至5月6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同比增長4.9%,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長三角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880萬人次,同比增長6%;鐵路上海站預計發送旅客446萬人次,同比增長8.4%。

也是因此,今年五一幾乎成爲史上最火五一檔

然而,過往旅遊板塊往往是“數據熱、股價冷”。

那麼,在今年政策與業績雙驅動下,板塊是否有望打破週期呢?

01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的旅遊市場呈現一定的“量價齊升”的特徵。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5月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33271.4萬人次,同比增長6.2%。

商務部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兩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15%,旅遊收入增長20%。

在量價齊升的背後,國家及地方出臺多項促消費政策如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免稅店擴容,疊加消費券發放,如四川發放6800萬元文旅消費券,黑龍江推出12條精品線路及331場活動等,從多個方面推動旅遊、餐飲、零售等多行業聯動。

今年五一假期的火熱節前早已有所預期。

節前有調查顯示,近43.1%的受訪者今年五一有旅遊出行計劃。

儘管不足半數,但已經高於“報復性出遊”盛行的2023年彼時,有出遊計劃的消費者僅爲32.4%。

具體來看,今年五一的關鍵詞是長線遊、跨境流動與縣崛起

同程旅行發佈的“五一”假期首日數據顯示,從用戶出行範圍看,長線出行佔比較去年同期顯著上升國內長線遊仍是假期出遊的主線選擇,國內長線遊的預訂出遊人次在總體中的佔比達到了46%,且中高端自由行、定製遊需求旺盛。

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境內遊預訂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0%,其中跨市住宿訂單佔比突破80%,深度遊(連住兩日及以上)用戶比例預計達20%。酒店、門票等在線旅遊平臺核心業務的增幅超過70%。

除此之外,今年五一最爲明顯的趨勢爲,跨境旅遊“雙向升溫”。

在限時免籤和離境退稅政策推動下,今年出入境旅遊訂單增速高於國內遊

數據顯示,“五一”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173%。離境退稅政策發佈後,僅4月15日廣交會開幕以來,廣州市離境退稅日均開單量就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加1.68倍。

也是因此,今年航空行業迎來一定窗口期。

根據預測,五一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約爲1075萬人次,日均215萬,創下同時期歷史新高。

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個月,出入境航線民航旅客量超149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約27%

預計五一期間該趨勢也將持續。

今年五一的數據不僅刷新了2023年以來的數據或許也標誌着中國旅遊市場正從“報復性反彈”向“常態化高景氣”過渡。

旅遊數據上的火熱相對的是,旅遊板塊在節後往往表現冷淡。

以去年爲例,2024年五一過後的一個月中,餐飲旅遊指數整體下跌近4%,絕大多數餐飲旅遊巨頭股價大幅下跌。

那麼今年五一節後,餐飲旅遊板塊怎麼走?

02

過往餐飲旅遊板塊的“數據熱、股價冷”,某種程度上看,是因爲假期前市場已經提前透支預期。

2024年五一爲例,在五一前兩個月,旅遊板塊的表現與節後幾乎完全相反。

2024年五一前的兩個月,峨眉山A、君亭酒店、嶺南控股等,均漲幅超30%。

同樣,在今年五一節前華天酒店、金陵飯店多次漲停,峨眉山A、黃山旅遊、長白山等區域性龍頭企業也同步走強,或顯示資金已經提前佈局。

因此,不難想象,五一節後,一些早已有所預期的龍頭企業或許仍將震盪下行。

不過,由於假期消費帶動,疊加各地發放消費券、地方促消費活動等,五一節後,食品飲料以及餐飲行業消費潛力或許得到一定釋放。

那麼,長期下去,怎麼看?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食品飲料行業,一直以來,旅遊行業具有極強的行業季節性波動,旺季和淡季的業績差異較大。

以冰雪旅遊爲例,北方冰雪遊旺季基本從12月份開始,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底結束,時間不超過3個月,屬於 “一季遊”,冰雪旅遊產業的熱度也隨之起伏。

長白山和大連聖亞也多次在冰雪季上演急漲又急跌的過山車式行情。

但這也並不妨礙如今長白山和大連聖亞均已走出成長股的架勢。

歸根結底,隨着旅遊行業日漸復甦和內卷,稀缺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運營模式,將成爲劃分旅遊企業業績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如,在酒店板塊,亞朵通過零售板塊另闢蹊徑,2024年收入72.48億元,同比增長55.3%;歸母淨利潤12.75億元,同比增長73.0%。

另一家則是規模和運營能力突出的華住集團。2024財年,華住集團營收239億元,同比增長9.2%,歸母淨利潤30.48億元,同比下跌25.4%。

但仍舊不難發現,中高端酒店的恢復情況優於經濟型酒店

除了毛利率較高的零售業務,亞朵的中高端市場加速了亞朵的復甦,而華住旗下經濟型酒店佔比近50%,其日均房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下跌得更加嚴重,拖累了整體的利潤。

放眼景區板塊,這一點也同樣成立。

2024年,整個景區板塊13家上市公司中,僅5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顯示出景區企業仍舊承壓,其中,桂林旅遊淨利降1830.7%。

從過往來看,桂林旅遊2020-2022年連續三年虧損,2023年盈利1181萬元後,2024年再度盈轉虧。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4年,宋城演藝實現淨利潤達10.49億元,幾乎日均淨賺287萬元。

22家旅遊及景區上市公司淨利潤合計16.48億元之時,宋城演藝淨利潤佔整個旅遊以及景區上市公司淨利潤總和的63.6%。

多座開業即爆的千古情景區,已經成爲宋城演藝不斷複製的搖錢樹。

然而,隨着旅遊市場不斷髮展,越來越多企業進入旅遊行業,市場競爭日漸激烈。

不論是景區還是酒店,甚至是OTA平臺之間,都在價格、服務、產品等多個領域進行競爭,爭奪更多市場份額。

旅遊上市公司利潤或因此下降,優勢資源或也將不復存在。

對於投資者而言,具備稀缺資源、強運營能力及技術壁壘的企業更具潛力。

但對於一個變動相當大的行業而言,哪怕不斷創新並迎合消費者需求,也很難一直立足不敗之地。

03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旅遊行業逐漸穩步增長,但不難發現,消費者日漸理性。

美團數據顯示,五一期間經濟型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80%,而高端酒店預訂量僅增長15%

景區門票團購訂單量增長120%的同時,景區內二次消費項目如餐飲、購物消費下降明顯。

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無疑也在對餐飲旅遊企業提出更高要求。

不難想象,2025年,政府工作重心將持續聚焦於擴大內需和提振消費,促消費政策的實施力度或將進一步加大。

作爲促進內需的重要抓手,旅遊賽道今年預計將持續迎來利潤增長紅利。

不論是休假制度的落實,還是政府補貼等政策,都將爲旅遊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2024年長假後,餐飲旅遊板塊表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但行業內部仍存在分化。

短期來看,假期效應帶動了部分個股的業績增長。

但中長期來看,行業復甦仍需依賴宏觀經濟環境、政策支持以及企業自身的結構調整。(全文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