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機構瘋狂出逃!散户跑步進場
格隆匯 04-28 15:49

10年前朋友聚會,主要談買房;5年前朋友聚會,主要談IPO、併購;1年前朋友聚會,主要討論買美股,買跨境ETF;現在朋友聚會,都在討論買黃金。 

在世界秩序重構中,追捧黃金成為新共識。在關税戰助推下,Comex黃金一度登上3509.9美元/盎司。

本週,國際金價出現巨震,國際機構對黃金最新看法出現大分歧。

野村證券最新研究顯示,三大關鍵指標同時發出警報信號,黃金可能面臨大幅回調。

美銀全球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最新建議投資者:逢高賣出美股,逢低買入國際股票與黃金。

這一年,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機構瘋狂出逃,散户跑步進場?

在特朗普的一通操作下,今年以來美國家庭股票財富已蒸發約6萬億美元。

美股一直是美國居民的核心資產。截至2024年底,美國家庭總資產中金融資產佔比約 67.8%(包括股票、債券、現金等),非金融資產(主要為房地產)佔32.2%。

儘管遭遇罕見暴跌,但美國散户越跌越買,跑步進場。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4月3日標普500指數暴跌近5%,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勁的買入日,散户買入了價值超過45億美元的股票和ETF。散户每月淨購買股票500億美元,而且幾乎沒有中斷。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ETF和共同基金追蹤的股票通常由家庭持有,在4月初的一週內記錄了約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是今年最大的一次。

美股這波大跌中,摩根大通的報吿顯示,今年迄今對沖基金淨套現1萬億美元。

高盛的對沖基金客户在4月3日和4月4日賣出的股票,比近15年來任何連續兩個交易日都多。

雖然機構投資者瘋狂出逃美股,到大機構也虧錢了,就連一向穩健的挪威主權基金也遭遇罕見爆虧。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披露了一季度的盈利情況,虧損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0億人民幣。這家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一季度的虧損幅度,創下2023年三季度以來的最大跌幅。

不僅僅是挪威主權基金,其他大型基金一季度也出現了爆虧,包括美國的養老金也難以倖免。

過去幾年美股被大幅超配。2025年初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股市的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8%。這意味着外資超配美股,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全面動搖美股的估值中樞。

而特朗普上台後飄忽不定的政策令美股根基發生了動搖,許多大型機構不得不重新審視未來是否進一步減少美股的投資比例,或者分散增持亞太市場。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CEO坦根早在1月22日,更是直言表示,未來幾個月逆向投資者應該考慮賣出美國科技股和私人信貸,同時買入中國資產。

當前巨量外資的流向,牽動着美股的未來走向。

美銀的資金流數據顯示,近期所有地區股票市場均獲得流入,其中歐洲34億美元、新興市場10億美元、日本10億美元。

不過,美股市場罕見出現8億美元的流出,黃金則是流入33億美元。

2

我們正在見證一場歷史性轉折?

與美股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黃金一路多次創下歷史新高。

近三年,黃金ETF飆升90%,成為市場表現最好的ETF。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以過去20年的口徑計算,黃金的年化收益率一舉超過股神巴菲特。

4月以來,超531億元資金淨流入黃金ETF;年內超731億元資金淨流入黃金ETF;其中,年初至今,華安黃金ETF淨流入額超240億元,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淨流入額超百億。

隨着黃金持續飆升,資金從美股撤出的風聲也不絕於耳。

摩根大通的市場調查顯示,市場普遍不看好美股,認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最被看好的資產類別是現金。

當前數據顯示,如果越來越多的資金從美股撤出,不再超配美股,我們或將見證一場全球資金流向的歷史性轉折。

以3月初以來的口徑估算,外資大幅拋售美股約630億美元。高盛集團表示,其中最大的拋售方來自歐洲。

資金從美股流向其他地區,尤其是新興市場和歐洲。同時,資金的溢出效應使得黃金價格堅挺。

近日美銀全球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更是直言,投資者逢高賣出美股,逢低買入國際股票與黃金。

Hartnett認為,過去推動美國市場繁榮的幾大支撐“低利率+超30萬億美元全球政策刺激+9%的美國政府赤字+人工智能浪潮”,正在走向消亡。

Hartnett預測:美元資產持續貶值是最清晰的主題,黃金價格飆升正是這一趨勢的明顯信號,美元貶值趨勢將有利於大宗商品、新興市場和國際資產(中國科技、歐洲/日本銀行)。

不過也有機構發出預警,認為黃金將出現大回調。

野村證券認為黃金市場可能即將迎來一波技術性回調,且調整幅度或相當可觀,其邏輯基於三大關鍵指標同時發出警報信號:

1.經濟放緩指標:"美聯儲綜合預期資本開支指數"最近跌破-4,當該指數跌破-4時,黃金在隨後2個月的表現往往不佳。

2.資金流:GLD在兩週內經歷了超過歷史95%水平的資金流入,隨後又出現了同樣超過歷史95%水平的單日資金流出。

這種大進大出模式在歷史上共出現過9次,前8次幾乎都精準預示黃金將迎來回調,且最差表現通常集中在接下來的2個月內。

3.技術面:黃金交易價格已高出200日移動平均線25%以上,野村描述為"相當荒謬"的過熱水平,這種與長期趨勢線的過度偏離,歷史上往往意味着市場需要修正。

3

中信證券:“國家隊”未曾減持ETF,應充分相信國家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決心

最近主動基金回暖了,一季度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取得單季度4.65%的收益率,相比滬深300跑贏5%,為2022年以來首次。

隨着主動基金表現好轉,中金估算一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831億元,較四季度淨贖回2614億元明顯改善,也是近兩年較低的季度淨贖回規模。

此外,主動型基金權益倉位維持高位,但A股倉位下降而港股上升。

A股市場波動加大,市場交易量先升後降。

今年以來影響A股兩大核心變量:一是DeepSeek改寫全球科技敍事,二是特朗普就任後關税政策頻繁變化。前者成為A股春季行情催化,後者引發4月市場劇烈波動。

4月以來為應對關税衝擊,國家隊的持續出手穩定了市場波動。匯金、誠通等國有金融機構連續增持ETF,4月單月淨流入2375億元,其中寬基ETF貢獻主要資金流入。

最近,中信證券一封研報總結了國家隊的持倉情動向,迴應了市場的傳言。

公募基金2023Q4-2025Q1季度的數據顯示,匯金持有的ETF份額未曾出現環比淨減少。因此,諸如“匯金通常在市場階段性上升後賣出”等傳言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不僅如此,2024年2月以來匯金公司增持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其中,2024年年末主要持有滬深300、上證50、中證1000、中證500等寬基ETF,較2024年年中分別增加3191億元、408億元、258億元、381億元,合計超4000億元。科創50ETF也出現較為明顯的增持,2024年末較2024年中提升104億元,其中57億元來自於增持。

進入2025年二季度,4月份以來,匯金持有的ETF獲明顯的資金淨買入,同時結構上更加均衡。

根據ETF基金日度公佈的份額數據測算,2025年二季度4月7日-4月21日期間,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創業板ETF、科創50ETF超額主動買入額合計1269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國家隊”未曾減持ETF,應充分相信國家維穩決心。

在國家隊等大型機構的持續增持下,截至2025年4月,全市場ETF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去年9月26日突破3萬億元關口)。

中信證券認為,A股也是貿易戰當中的關鍵環節,應充分相信國家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決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