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震盪上行,工、農、中三大行續創新高。
公募基金2025年1季度重倉持股數據披露完畢,主動權益基金重倉持有A股銀行市值506億元,重倉持股總市值16666億元,銀行持倉比例爲3.03%;上期合計重倉持有A股銀行市值561億元,重倉持股總市值16455億元,銀行持倉比例爲3.41%。本期基金重倉銀行比例較上期下降0.37個百分點,重倉銀行比例低於行業標配4.44個百分點,低配比例較上期(低配4.07個百分點)擴大。
主動權益基金對銀行持倉市值整體下降,國有大行以及部分績優區域銀行被減持幅度相對較大,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等受益於順週期邏輯、彈性較大的標的被加倉幅度靠前。銀行個股持倉方面,本期主動權益基金合計重倉銀行市值排名靠前的依次是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工商銀行等。
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持倉市值上升相對較多的個股有招商銀行(+18.58億元)、寧波銀行(+8.53億元)、浦發銀行(+2.54億元)、上海銀行(+1.50億元)、民生銀行(+1.27億元);持倉市值下降較多的個股有工商銀行(-22.05億元)、農業銀行(-20.39億元)、江蘇銀行(-13.54億元)、成都銀行(-7.21億元)、交通銀行(-6.11億元)。
被動型基金對銀行股持股數量基本穩定,重倉比例提升。截至2025年1季度,被動型基金重倉A股銀行55.23億股,環比增加0.44億股,重倉市值1044.29億元,環比增加98.35億元,重倉市值比例環比提升0.88pct至9.13%。個股層面,招商、興業重倉比例保持前兩位,上海、青島、成都、興業獲增配較多,渝農、民生被減配較多。
北上資金小幅增持銀行股。截至2025年1季度,北上資金持股A股銀行237.91億股,環比增加1.79億股,佔流通A股比例環比小幅提升0.01pct至1.80%,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持股比例分別環比-0.01pct、+0.05pct、-0.01pct、+0.09pct。個股層面,瑞豐、蘇農、上海、杭州、招商持股比例環比提升超0.6pct,蘭州、常熟、寧波、鄭州、華夏被減持較多。
南下資金增持力度較大。截至2025年1季度,南下資金持股H股中資行1158.69億股,環比增加106.37億股,佔H股股本比例環比提升2.14pct至19.36%。個股層面,國有行及招行獲增持幅度相對較大,高股息吸引力凸顯。
浙商銀行繼續看好銀行板塊,貿易戰壓力下仍是風偏低+無風險利率低的“雙低”組合。風險偏好下降、宏觀波動率上升,意味着低波動銀行佔優;無風險利率下行,驅動高股息銀行受寵;風險評價穩定,優先配置經濟發達地區的銀行。基於此,選股思路綜合考慮低波動性、高股息率和資產分佈區域。
東方證券指出,當前進入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期,寬貨幣先行,寬財政緊隨,地方化債顯著提速,對2025年銀行基本面產生深刻影響;財政政策力度加碼,支撐社融信貸並提振經濟預期,順週期品種有望受益;廣譜利率下行區間,銀行淨息差短期承壓,但高息存款進入集中重定價週期疊加監管對高息攬存行爲持續整治,對2025年銀行息差形成重要呵護;2025年是銀行資產質量夯實之年,政策託底下,房地產、城投資產風險預期有望顯著改善,風險暴露和處置較爲充分的部分個貸品種也有望迎來資產質量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