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塑料管道行業挑戰和機遇並存,全球基建投資市場持續擴容,而中國聯塑穩健經營,過去一年表現出強大的韌性。
此前,中國聯塑發佈2024年全年財報,營收270.26億元,股東應佔溢利16.84億元。同時,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塑料管道業務2024年毛利率逆勢提升至28.7%;塑料管道業務海外收入11.75億元,同比顯著增長22.9%,佔總收入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這意味着,中國聯塑在行業承壓之下仍奮力發展,經營指標穩中有升。具體來看,這背後是公司聯塑聚焦主業,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經營的範式轉換,並積極以“本土化戰略”挖掘海外增量的結果,由此也給塑管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樣本。
原材料價格低位,規模效應強化盈利能力
從產業角度看,塑料管道行業的上遊行業主要爲PVC、PE、PP等樹脂原材料的生產企業,原材料成本佔到塑料管道行業主營業務成本超80%,且目前相關價格處於歷史低位。
而中國聯塑的生產基地遍佈全國19個省份,並且分銷網絡也覆蓋全國,與2978名獨立獨家一級經銷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可以高效便利地提供產品和服務。因此,公司憑藉規模優勢降本,長期的大規模採購提升議價空間,受益於近幾年原材料價格下行,對比行業競爭對手自然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
另外,在成本端的非原材料部分,中國聯塑堅持精益生產、產業鏈整合等主動降本提質措施,在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能帶來更好的成本效益,未來將持續優化毛利率表現。
據瞭解,比如中國聯塑不斷升級智能製造,通過引入AI、5G、物聯網等技術,打造集智能感知、自動化控制、數字化管理於一體的智能工廠,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還比如建設低碳工廠,通過技術(如光伏發電、餘熱回收)降低單位能耗,並推動產品全生命週期減碳。
長期來看,隨着塑管市場愈發成熟,在環保審覈趨於嚴格的大背景下,兼顧價格和品質優勢的產品將勝出。由此,落後產能將不斷被淘汰出清,行業呈現高質量發展。
有數據顯示,2024年排名前20位的管道企業銷售量已達到行業總量的40%以上,伴隨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以中國聯塑爲代表的頭部企業將享受到更多紅利。
政策驅動需求增長,聚焦主業抓住市場機遇
2024年至今,政策端持續發力並且有望進一步加碼,將給塑料管道行業帶來結構性機會。
去年10月,國務院發文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國家發改委也明確未來五年將投入4萬億元改造60萬公里地下管網,涉及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持續推進城市更新。作爲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引,相比2024年財政政策的提質增效,2025年更注重加量。隨着財政加碼、化債發力,今年的基建實物工作量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這意味着,城市更新將進一步提速,上述基礎設施建設將直接給塑料管道行業貢獻更多增量。
除此之外,在農業水利等領域,也將成爲塑料管道行業的發力點。
去年1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指導意見中提及,將進一步推進工程節水,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田間灌排設施,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2025-2030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000萬畝左右。
此前,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錨定“三農”工作核心目標,明確提出“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而這迫切需要優化田間農作物灌溉技術,根據細分場景給出針對性的高效節水灌溉管道產品。
對中國聯塑來說,公司在上述領域中具備產品和服務的領先優勢,已構建相當深厚的競爭壁壘,有望抓住市場中更多的機會。
圍繞市政給排水,中國聯塑研發高性能厚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解決了厚壁產品常見的熔垂、內縮孔及尺寸不穩定等技術難題。據悉,1600mm管材及800mm管件已實現規模化量產,能夠滿足城市大量輸水需求。
圍繞農業灌溉,中國聯塑創新推出聯塑輸水灌溉用PVC-U管、灌溉用LDPE管道、PVC-U農業種養供水管、農業用PE輸水管等。農業產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趨勢將對塑管產生持續的需求,中國聯塑提供一系列高品質產品和解決方案,將豐富自身的收入來源並擴大市佔率。
圍繞工業領域,中國聯塑也在礦用管道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礦用鋼簾線增強聚乙烯耐磨複合管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和“煤礦用連續玻纖帶纏繞增強聚乙烯複合管的研發及產業化”兩項成果獲得了“國際領先”水平認證,對應的管道產品具有承壓高、耐腐蝕的顯著優勢,填補了行業同類產品空白。
所以,面對2025年地下管廊、水利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擴張,中國聯塑聚焦塑管主業,有能力憑藉多元化的塑管產品結構抓住各種下遊應用場景需求,從而收穫越來越多的增量。由此在國內塑管市場,中國聯塑作爲佔據領先地位的龍頭,中長期發展具備堅實的保障。
海外業務成“第二增長曲線”,本土化戰略不斷深化
從財報中可以看到,塑料管道海外業務已經成爲中國聯塑優質的增長引擎。而展望未來,中國聯塑把握“一帶一路”沿線的基建機遇,仍可以期待其海外業務收入保持高速增長。
首先,東南亞基建需求旺盛,當前東南亞五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平均城鎮化率僅爲55.7%,相當於中國2014年水平,未來城鎮化加速將催生大量基建需求,涵蓋市政工程(供水、排污、燃氣管道)、交通設施(鐵路、高速公路)及公共建築等領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東南亞2024-2025年GDP增速將持續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隨着“一帶一路”政策深化,期待中國與當地更多基建合作項目加速落地,進而爲塑料管道提供長期需求支撐。
截至2024年末,中國聯塑已在印尼、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國家建立生產基地,實現了本土化生產,並進一步深度融合當地需求打造產品,還將根據市場容量穩步推進海外業務保持擴張。
據瞭解,針對印尼多雨、地質鬆軟的特點,印尼工廠特別優化了HDPE雙壁波紋管的抗壓性能;同時,通過設立本地研發團隊,開發適配熱帶氣候的耐高溫PPR管道,產品市佔率迅速提升至區域前三,可見中國聯塑在當地市場凸顯出強大的產品和品牌影響力。
除了東南亞市場之外,在非洲市場,不久前中國聯塑的坦桑尼亞生產基地正式啓用,產品涵蓋建築給排水、市政管道、農業灌溉等多個領域,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萬噸左右,該舉措標誌着其全球化佈局進一步深化。
從市場環境來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非洲塑管市場以每年15%的增速持續擴張。
具體到地區,南非政府主導3萬億蘭特(約合1,600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覆蓋能源、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領域;而肯尼亞的農業現代化政策高度契合其"2030願景"國家戰略,灌溉系統升級已成爲提升農業產值的關鍵舉措;在尼日利亞,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和人口增長對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迫切需求,有預測指出,其基礎設施赤字預計將在2026年內達到8780億美元,這將進一步放大當地塑管市場的潛力。
因此可以看到,非洲市場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而中國聯塑以坦桑尼亞爲支點,通過本地化生產加強區域供應能力,能夠快速響應當地需求,未來有望服務坦桑尼亞周邊國家市場,最終在這片藍海中建立起長期優勢,打開更爲廣闊的成長空間。
結語
通過聚焦主業、降本提質及海外擴張,中國聯塑2024年財報交出一份韌性十足的答卷。核心主業毛利率持續提升,凸顯出規模效應,海外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則凸顯本土化戰略在新興市場的巨大成功。
綜合考慮公司龍頭地位、穩健的財務狀況、以及對智能製造和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中國聯塑的市場地位將越來越穩固。加上政策端激發下遊需求爆發,公司的遠期成長確定性正在不斷提升。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中國聯塑無疑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