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中國重卡行業迎來多重利好共振,景氣度顯著回升的態勢已現端倪。這一趨勢既得益於製造業和建築業的協同復甦,也受益於政策紅利釋放與產業技術變革的雙重驅動。
從宏觀環境看,製造業PMI連續兩月站上榮枯線,1-2月均值達49.65%,總體好於2024年,其中裝備製造業PMI普遍突破53%高位,顯示工業生產動能強勁。與之形成呼應的是,建築業PMI在節後快速回升至52.7%,土木工程指數更突破60%關口,基建項目復工節奏明顯加快。這種製造業提質增效與基建投資發力的組合,直接激活了物流運輸與工程機械兩大重卡需求核心場景。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行業拐點的確立,2025年2月我國重卡批售量達8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4%,環比上升11%,創近四年同期次高水平。
當前,重卡行業正站在“油車換新+新能源替代+海外擴容”的新週期起點。隨着物流需求回暖、技術迭代加速與政策紅利延續,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在供需共振下打開百萬級增量空間,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加速邁進。那麼聚焦到公司上,有哪些企業已經做好準備?成爲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
正值濰柴動力發佈其2024年財報,提供了不錯的觀察樣本。頭部企業代表行業先進的生產力,往往也是行業的風向標,濰柴動力作爲絕對龍頭,不妨結合最新的成績單來看看其貢獻的市場價值。
一、營收淨利剪刀差凸顯盈利質量躍升,多元化戰略成效顯著
2024年,在行業承壓的背景下,濰柴動力仍然展現出較強的盈利韌性與戰略定力。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濰柴動力實現營業收入2156.91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8%;歸母淨利潤114.03億元,同比增長26.5%。
2024年,濰柴動力的營業毛利率爲22.4%,歸母淨利率5.3%,雙雙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
不僅如此,縱觀重卡行業,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遙遙領先。自從2023年行業復甦後,重卡龍頭們自然率先受益,毛利率紛紛迅速回升。這其中,僅有濰柴動力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遠高於同行。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源於公司構建的”動力總成+商用車+智慧物流+農業裝備“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近年來,濰柴動力在深耕重卡產業鏈的同時,充分利用其核心競爭力,向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戰略性拓展。目前,公司已經成功構建了涵蓋動力總成、商用車、智慧物流、農業裝備等多個領域協同發展的多元化業務結構,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
數據顯示,2024年,銷售各類發動機73.4萬臺。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國內市場,公司天然氣重卡發動機市佔率高達60%,牢牢佔據行業第一。
二、產業升級雙翼齊飛,全球化+高端化打開增長空間
從開頭可以看出,對於重卡企業而言,當前的市場機會無疑是確定的,那麼相關企業究竟怎麼做才能最終在行業新階段里實現持續領跑?
濰柴動力的財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高端化和國際化。
一方面,濰柴動力持續圍繞產品技術創新。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達到了94億元。基於此,濰柴動力在技術攻堅領域頻頻交出硬核答卷。
例如,其2024年發佈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的柴油機,已四年連續刷新世界紀錄,在雙碳戰略下重構了傳統動力的價值座標系。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其大缸徑發動機強勢突破,其中數據中心產品產品近400臺,同比增長148%。這種“把內燃機賣進新基建”的跨界突破,本質上是將傳統技術優勢注入AI算力時代的基礎設施建設,開闢出傳統製造業高端化的新路徑。
鑑於公司大缸徑發動機產品具有高性價比、交付週期短的優勢,同時後市場生命週期服務附加值爲產品價格的數倍,這些因素共同構建了濰柴大缸徑發動機“高技術溢價+高場景壁壘+高市場定價”的黃金三角,推動該產品毛利率達行業頂尖水平。
全球化佈局的含金量則體現在55.6%的海外收入佔比上。
其中,德國凱傲集團115億歐元的創紀錄營收,不僅驗證了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在歐洲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更搭建起輻射全球的渠道網絡。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來,我國重卡出口量持續高增且持續性較強,鑑於濰柴動力的龍頭優勢,後續在中國製造出海的浪潮中,公司出口業務的成長性和確定性極強。
可以說,濰柴動力的戰略選擇爲行業提供了轉型典範。這種“用技術溢價打破內卷,用全球市場分散風險”的路徑,或許正是中國高端製造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的關鍵一躍。
三、結語
聚焦到資本市場,儘管今年以來,濰柴動力H股股價已經上漲超過40%,顯著跑贏大盤。但結合當前重卡市場景氣度來看,公司當前的估值仍未充分反映出其成長性。
文章開頭也已經提到,就目前看來整個行業2025年的確定性較高。因此,後續濰柴動力在供需格局改善、產品升級的背景下,盈利的穩健增長相對較低的估值形成了預期差,而當公司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在業績上持續兌現、持續超市場預期後,股價或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截至2025年3月28日濰柴動力PE TTM分析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