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製造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正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今年兩會也強調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這一重要戰略導向。
在此背景下,A股迎來了一波科技股上市熱潮。2025年3月14日,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新材”)完成A股IPO發行,發行價10.54元/股,發行數量為 3643.63萬股,募資3.84億元。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中國電子電路行業銅基材料龍頭,江南新材的上市不僅填補了A股PCB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空白,更標誌着中國高端材料自主可控進程的加速。
一、從技術突破到行業領先
江南新材的成長史,是一部中國工業材料打破國際壟斷的縮影。
比如磷銅球作為一種重要的電子材料,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領域,但由於技術限制,早期國產磷銅球存在純度不足、含磷量控制不準確、均勻性不足等各類問題,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依賴進口,“卡脖子”的現狀長期存在,不利於我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
但在政策支持下,經過以江南新材為代表的國產先鋒持續的技術創新,國產替代趨勢已然形成。
其中,江南新材研發銅球系列尺寸涵蓋了11mm至55mm的直徑區間,能夠應用於各類PCB以及光伏電池板的鍍銅製程等領域,滿足了下游差異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微晶磷銅球含銅量超過99.93%,晶粒小於50μm,各項核心參數均高於國家標準。此外,江南新材的微晶磷銅球採用了全自動冷鐓和微晶化生產工藝,可自主調節產品尺寸,並降低由於模具損耗帶來的不良率,提升整體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幫助客户降低成本。
此外,江南新材在氧化銅粉領域的技術領先也再次驗證了其技術轉化能力。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的中電子級氧化銅粉產品的氧化銅含量超過 99.3%,高於行業標準,並將酸溶解速度降低至10秒,相較於行業標準30秒具有明顯優勢,可迅速補充電鍍液中的銅離子,從而保證電鍍的穩定性和效率。
優秀的產品力,讓江南新材構建了穩定的客户網絡。
截至目前,江南新材覆蓋了下游大多數境內外一線PCB 製造企業,綜合排名前 30的PCB企業中有28家為公司客户,綜合排名前100的PCB企業中有83家為公司客户。
二、週期穿越能力凸顯穩健底色
過去幾年,江南新材充分展現了一家龍頭企業應有的週期穿越能力。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18億元,同比增長9.43%;淨利潤同比增長34.83%達到1.42億元。而當年由於電子行業不景氣、經濟波動以及供應鏈問題,全球PCB產值下滑15%,江南新材能夠在主要下游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實現逆勢增長,實屬不易。
隨後得益於近年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終端市場的迅猛發展,2024年PCB市場回暖。江南新材也把握住了機會,實現快速增長。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86.99億元,同比增長27.59%,淨利潤為1.76億元,同比增長24.37%。
無懼主要下游應用市場景氣度變化,江南新材始終保持着較高增速,這份確定性並不多見,與公司持續拓展新增長點密不可分。
在保持與主要PCB企業穩固的合作關係基礎上,江南新材還積極拓展系列產品在光伏、鋰電池、鈉電池、有機硅催化劑等下游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新應用場景。
此外,很長一段時間,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都是銅球系列產品,但近些年隨着氧化銅粉系列產品快速增長,第二增長曲線越發清晰。氧化銅粉系列業務收入佔比從2021年的4.12%增長到2024年上半年的13.43%。
同時,氧化銅粉系列業務擁有兩位數的毛利率,顯著高於氧化銅粉系列業務的毛利水平,隨着該部分業務佔比進一步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繼續穩步提升。
三、結語
江南新材的上市征程,既是中國高端材料產業突破“卡脖子”困境的里程碑,也為製造業企業如何以新質生產力撬動全球價值鏈升級提供了鮮活範本。在政策驅動與市場倒逼的雙重邏輯下,公司憑藉“技術突破+場景創新”的戰略路徑,成功構建起穿越週期的核心競爭力。
可以預見,當“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的歷史關口,江南新材以技術創新為錨、以產業協同為帆的實踐,必將為更多材料企業提供轉型升級的路徑參考。
在不確定的時代,確定性本身即是最稀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