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電子(01070.HK)發佈業績盈喜預告 預期2024年度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約爲62%至112%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TCL電子"或"公司",01070.HK)發佈業績盈喜預告。根據對公司2024年度未經審覈管理賬目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資料,預期2024年度公司經調整歸母淨利潤[1]約在13億至17億港元之間,與2023年同期相比,將錄得約62%至112%的增長。
經調整歸母淨利潤預期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在"品牌引領價值,全球效率經營,科技驅動,活力至上"的戰略願景下,TCL電子全球能力建設與組織調整取得顯著效果,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營銷零售突破、全球效率運營、打造組織活力,爲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2)公司的核心業務全球市佔率及收入規模持續增長。通過強化全球化、科技化與高端化品牌形象,公司品牌指數不斷提升,零售渠道持續突破;通過加強前沿技術開發,建立產品技術優勢,公司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其中核心顯示業務高端及大屏產品銷售佔比顯著提升,TCL電視業務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公司創新業務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全品類營銷及光伏業務持續快速提升規模及競爭力,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
3)公司持續打造極致成本,鍛造效率優勢,通過全球本土化工業能力佈局,優化全球物流資源及倉儲網絡;推動費用結構改善,繼續嚴控各項經營管理費用;在實現規模效益的同時,公司在重點領域加大能力建設、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措施,運營週轉效率穩步提升,公司2024年度整體費用率有效降低。
展望2025年,公司將以產品力爲第一抓手,全面提升全球產品規劃能力,加大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開發投入;同時,通過推動全球多中心運作,繼續推進全球本土化戰略,構建以消費者和客戶爲中心的智慧生態供應鏈;全面強化全球化經營能力,致力成爲全球化經營的領先智能終端企業。
[1]經調整歸母淨利潤是指公司爲補充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制及呈列的公司綜合業績而採用的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以作爲額外(但非替代)財務計量。公司將其定義爲歸母淨利潤,經加回以下各項調整:(i)來自投資公司之(收益)/虧損淨額;(ii)附屬公司出售及清盤之(收益)/虧損淨額;(iii)認購期權及認沽期權相關(收益)/虧損淨額;(iv)出售非流動資產(收益)/虧損淨額;及(v)所得稅影響。公司管理層相信,經調整歸母淨利潤藉排除若幹非現金項目、投資及非流動資產交易影響,可爲投資者評估本公司核心業務的業績提供有用的補充數據。但該定義並未具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規定的標準化涵義,可能與其他公司所用的類似詞彙有所不同,未必可與其他公司採用的相若計量比較。因此,此類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作爲分析工具有其侷限性,投資者不應將其等與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報告的經營業績或財務狀況分開考慮或視作替代分析。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