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大利好!暫停轉融券!

今日傍晚,證監會最新連發多條重磅新規,上調融券保證金、暫停轉融券業務、嚴控高頻交易等,引發巨大轟動。去年以來,轉融券和高頻(量化)交易就被無數股民所質疑和聲討,背後是涉及到嚴重的市場破壞和交易不公平等問題。之前監管層也響應市場呼籲出台過限制措施,但一直未完全禁止。到如今,隨着市場持續不振和股民信心日漸低迷,更加嚴格的措施還是來了。

主要有3點:1,暫停轉融券業務,7月11日起暫停轉融券業務。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依法存續和展期,但不得晚於2024年9月30日歸還了結。2,將融券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於80%上調至100%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融券的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於100%上調至120%。3,推動高頻交易降頻降速嚴控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短時間大額成交等4類行為,研究明確對高頻量化交易額外收取流量費、撤單費等標準。

此外,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加強與香港方面會商溝通,研究推進北向程序化交易報吿制度落地的方式和路徑(此舉是為了封堵北向資金通過陸股通渠道的量化交易

上述幾點,暫停轉融券是最關鍵的舉措,可對股市帶來重磅利好。因為暫停了轉融券,可以減少幾個重要的券源(券源只剩券商自有券及場外券源,這兩類券源規模都不大),相當於釜底抽薪。券源少了,融券交易就少了,也就意味着做空的力量被削弱,顯著利好多頭。

而且絕大多數的量化交易和遊資機構操控股價模型都是T+0模式的,其中融券是這個模式一個很關鍵的前置條件(用於低吸高拋或高拋低吸鎖定當日股價差)。

當然了,這樣一來,就相當於破壞掉了一部分T+0的玩法,這會一定程度影響市場的交易活躍度。但這有助於驅動機構與散户的賺錢方向迴歸一致,即只能通過做多賺錢。

同時,查看目前市場上的轉融券情況,絕大多數都是14天的借出那麼就意味着這些借出去的債未來十幾天後就會逐步到期,從而對這些票帶來上升驅動。雖然如果有合約的可以延期到9月30日。但其中肯定是大部分會早點歸還的。

因為這裏面構成了“囚徒困境”,尤其是對於轉融券量大的股票。如果市場上升,然後有人歸還,會加速股價上升,那麼越早還券的越有利。誰都想跑下,就可能會導致一窩蜂搶跑的情況。
所以大家不妨可以多關注這些轉融券量大的股票,如果情緒形成了,一波小的逼空行情未嘗不可能。

這裏為大家截圖一些以轉融券餘額和餘票量最多的個股給大家參考一下:

有人説,目前轉融券餘額296億元,佔A股流通盤比例小得微不足道,每日融券賣出額佔A股成交額的比例由0.7%下降至0.2%,這部分做空力量很小,所以即使停掉意義也不太大。
但實際是不能這麼想的。轉融券帶來的破壞力,遠比這個規模看上去要大很多。
最直接的,是A股過去階段凡是轉融券規模大的,股市都很快免不了要大跌。

比如近一個月,A股單是轉融券就累計融出165.83億元,環比5月份增加了17%,轉融券的增加與股市下行的趨勢形成很明顯的對應關係(在2023年轉融券尚未被大幅壓減前,一個月的轉融券資金甚至高達八百多億元,隨後我們看到了股市的大幅下跌。)

且不説在去年中A股的轉融券餘額都仍高達1386.5億元,每日轉融券額數十億,對標的股價帶來重大負面衝擊。而且有這些顯著不公的漏洞在,會引發投資者巨大的不滿。
憑什麼融券要設置門檻?憑什麼低於20萬資產的普通股民不能參與?憑什麼大股東和機構限售的股票也能變相賣出?
根據規則,可以轉融券的無非是大股東、高管、基金、券商、投資機構等幾個角色。

如果是大股東或者高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繞道減持嗎?(比如安排人去申請融券做空鎖定持股差價),如果是,那麼是否可以認為他們是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沒有信心?

是為了賺那麼一點融券利息嗎?如果是,那麼是否也可以認為他們是與場內的無數股民站在對立面?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收益,可以去把子彈讓給空頭來對付信賴他們的股民?

如果是基金做轉融券,那麼為了那麼一點微不足道的利息通過轉融通把持股借給空頭來做空所持的股票,導致基金淨值下跌,那意義在哪裏?怎麼對得起把錢交給他們的基民?

拋開這些不論,轉融券對市場更大的破壞力在於對投資者帶來的恐慌和信心崩潰。尤其是在當下經濟下行壓力大背景下,是更顯著有利於做空的,轉融券會成為加速市場崩潰的大殺器。

如果你看到一個股票的信息欄,天天都在轉融券借出,同時股價也天天都在跌,那麼你還敢買這個股票嗎?你肯定會覺得它是有什麼問題,有資金在做空。比如下面這種:

這種情況真的還有很多,短短一個月內轉融券借出資金多達上億元的不在少數。
近1個月來,期間轉融券額過億的就有近10家,基本都逃不了股價大幅下跌的結局。而它們就會形成顯著的連鎖反應,刺激更多的拋單,進而可能形成踩踏行情。
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很多次了,比如前不久的兩次微盤股災。
所以暫停轉融券,真是一個打擊做空的非常重磅手段。
可惜的是,監管層只是用到“暫停”,而不是“禁止”,同時還指出只是週期調節,意味着後續可能會恢復。
還是沒有完全斷舍離。就有點失望。
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足夠大的利好了,希望A股五窮六絕之後的七月,真的能翻一翻身。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