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電力股迎新升浪!全球高温“大烤”,2024恐成最熱年

全球氣温再刷新紀錄,史詩級熱夏或許真的來了。

20224的熱浪正席捲開來,今年或有望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而在持續炙熱的天氣催化下,電力行情也正被催化

今日,A股電力股逆勢大升,廣西能源升超5%,中國核電升超4%,中國廣核、華能水電、川投能源等紛紛走強。

今年來,電力股整體走勢上揚,截至目前累計升幅超26%。

"炎"值爆表!2024恐成最熱年

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C3S)最新月度公報顯示,今年6月是全球氣温連續第13個月創紀錄。

過去的12個月(2023年7月- 2024年6月)的全球平均氣温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比1991-2020年平均氣温高 0.76°C,比1850-1900年工業化前平均氣温高 1.64°C。  

數據來源:ERA5;圖片來源: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ECMWF 

C3S 主任 Carlo Buontempo 表示,6月是全球氣温連續第13個月創紀錄,也是連續第 12 個月比工業化前高出 1.5°C。它還凸顯了氣候巨大且持續的變化,隨着繼續變暖,必將看到新的紀錄被打破。

美國在5月出版的《全球氣候報吿》顯示,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175年的記錄中,2024年將是其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5個年份之一,有61%的機率超越2023年成為"最熱一年"。

Berkeley Earth研究科學家Zeke Hausfather則估計,2024年有95%左右的機率會超過2023年,成為自19世紀中葉有全球地表温度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倫敦帝國學院格蘭瑟姆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Friederike Otto也表示,2024年“很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電力行情催化

國內來看,全國多地正在接受“烤”驗。

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最高氣温≥35℃的平均高温日共有2.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0.9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多。

上週,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我國極端高温事件將呈增多趨勢,排放情景越高,極端高温事件的頻次越多、強度越強、風險越大。

未來30年,中國區域平均極端最高温度將上升1.7~2.8℃,其中華東地區和新疆西部增幅最大;中國區域平均高温熱浪天數將增加7~15天。

尤其是在高排放情景下,目前50年一遇的極端高温事件到本世紀末將變為1~2年一遇。

日前,據@深圳天氣,自7月3日以來,廣東深圳大部分區域出現35℃左右的高温天氣。昨天(7月7日)氣象部門監測到,深圳部分地表温度超過50℃,紫外線強度達到4級,屬於高強度紫外線輻射。

面對炎炎夏日,網友們都紛紛調侃稱,夏常在賜廣東一丈紅”,這把“熟”人高端局,命都是空調給的……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社會用電量實現高速增長。1-5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實現383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較去年同期高3.4pct。

其中5月當月全社會用電量實現77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增速較去年同期降0.2pct。1-5月各部門用電量均維持增長,5月二產用電增速進一步提升。

國家能源局稱,今年迎峯度夏全國用電負荷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預計同比增長超過1億千瓦,極端情況下會增加到1.3億千瓦。

隨着電力需求旺盛,電力板塊受益於成本端下行和需求上行,盈利能力有望穩步提升。此外,電力改革有望助推行業優勢持續。

華西證券認為,在能源轉型+用電量需求增長的背景下,能源電力剛性需求屬性凸顯,預計國內外電網投資整體將邁入景氣週期。

隨着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配套電網投資提升將帶動相應的電力設備需求,包括特高壓相關設備、一二次融合設備等,市場份額穩固或有望持續增長的企業將深度受益。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