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東北藥茅”、400億藥企巨頭股價突發跳水,一度跌6.99%,最終收跌超6%,報104.36元/股。
長春高新股價的暴跌與其資金被實控人佔用,存在ST風險的傳聞有關。
今日,有投資者在股吧發文指出:
“新區管委會利用地產項目佔用長春高新貨幣資金已經快接近5年了,5年內沒有收回,直接全部爛賬計提,並且新區管委會作為長春高新的實際控制人佔用資金,長春高新可能有ST風險。”
經查閲長春高新2023年財報,長春高新區管委會對公司確實存在13.38億元的應收賬款,佔公司應收賬款的91.83%,賬齡5年以內。
而長春高新區管委會持有長春高新的股票,長春市人民政府為公司實控人。
最新,長春高新證券部工作人員迴應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信息。
對於上述傳聞中的應收賬款事宜,長春高新重申:不屬於大股東非法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相關款項不存在壞賬風險,更不存在所謂的ST風險。
據瞭解,上述相關款項為長春高新子公司高新地產根據中標的“長春高新區康達地塊舊城改造開發項目”所約定的前期土地拆遷款。根據合同,政府會在土地整理及掛牌交易後返還該筆款項。
根據政府文件要求,房地產公司作為康達項目唯一中標單位,有義務配合城區政府及時完成該項目的徵收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提供徵收補償資金,待土地掛牌出讓後返還房地產公司。
不過,也有投資者質疑:長春高新可能不符合ST條件,但長期佔用資金,在土地掛牌拍賣後才還錢,也是不合理。
近年來,醫藥股持續遭遇集採、外圍打壓等利空,股價也是一路走低。
長春高新的股價也曾在2021年5月17日創下歷史新高515.9元/股,隨後經歷了3年多的下跌期,至今已累計跌超79.5%。
此前2021年,還有一位67歲阿姨被曝出因忘記炒股賬號的密碼,發現自己13年前(2008年)5萬多元買的股票升了100倍,賬户市值已經達到500多萬元,這隻股票就是長春高新。
2023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業收入145.66億元,同比增長15.35%;歸母淨利潤45.32億元,同比增長9.47%。
其中,來自醫藥方面的收入136.13億元,同比增長13.93%,佔營收比重93.46%。
來自地產的收入9.15億元,同比增長41.88%,佔營收比重6.28%,實現歸母淨利潤0.74億元,同比增長16.25%。
地產下行週期下,相關業務已經在慢慢成為長春高新的拖累,影響到了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此次遭到質疑的應收賬款也是跟地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