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2024,最全爆雷名單?
格隆匯 05-23 19:33

足球比賽有個説法,只要還在場上,就有翻盤的可能性。

這本來是很勵志的,但換到某些人身上,卻成了貶義,比如一些不好好做生意,不好好回報股東的上市公司,他們信奉的是,只要還在A股裏,就可以利用上市身份,繼續割韭菜。

最近,各大社交媒體的投資羣,流傳着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很多A股有問題的公司,數量有好幾百家。

結論很簡單粗暴,這些公司輕則爆雷,重則退市,強烈建議投資者要規避。

自從新村長上任以來,退市的話題一直都很熱,這回真的不是狼來了。

01

爆雷清單都有誰?

歸結下來,這份爆雷清單,大概是這麼幾種類型:

第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

第二,審計有問題的,事務所不願意表示意見的;

第三,財務上有風險的,或資不抵債,或虧損太久;

第四,市值太低的,股價太低的;

第五,其他風險,比如分紅不符合現在政策主張。

具體都有哪些,這裏就不一一公佈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而且這其實並不是祕密,大家隨便一個炒股軟件,都可以拉出來這麼一個清單。

其實,重要的還不是清單本身,而是要看清楚A股改革的一個大方向,那就是退市不再是口頭説説而已,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一直起來,上頭對於資本市場的定位,都是融資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投資者給錢,企業拿到錢,可以解決很多實實在在的問題,比如就業、税收、GDP,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融資市解決了上頭想要解決的問題,但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問題,又有誰來解決?

一個股票市場,只有真正讓投資者賺到錢,投資者也才會繼續往裏面投錢,最後形成正向循環。相反,一個只會割投資者韭菜,偶爾讓投資者賺點甜頭的市場,週而復始,最終損害的也只有自己。

所幸,上頭已經認可了這個改革思路,尤其是新村長上來之後,對於退市,以及回報投資者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如果是過去,會被人質疑為口惠而實不至,但站在現在的時點,形勢也會逼着做改革。

所以,這一次,市場已經看到了這種決心,這也意味着,未來越來越多的公司,如果真的到了退市的地步,就不可能賴着不走了。

而到了這一步,市場會越來越多你認為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比如ST保力,股價跌到9分錢,創下了A股史上最低股價的新紀錄。

港股市場上的仙股大家看得多,沒想到A股也有了。而這類股票,退市已經沒有什麼疑問。

02

別顧着ST打板

在A股,像“ST打板”策略,“炒小炒爛”策略,長久以來都有一羣很忠實的粉絲。

他們痴迷於短期內能夠收穫巨大的升幅,而且付出的成本不用太多,因為市值本來就很小,合夥起來,大家出點錢,就可輕輕鬆鬆拉出幾個升停板。加上散户太多,賺錢心切,很容易被吸引進來。結果就是各種遊資、坐莊、裏應外合,一起打板。

如果僅僅從短期的收益率看,這確實是能夠賺大錢的。但是,如果從穩健性的角度看,這些錢其實很難賺,除非真的是大户,手裏的資金足以影響股價走勢,又或者是參與裏應外合的一方,否則就是刀口舔血。

這種情況,其實有點類似港股上的老千股。生意做得不怎樣,但説起各種割韭菜套路,那是一個比一個狠。這麼多年下來,散户能在其中賺到錢的,寥寥無幾,反而絕大多數成了韭菜。

很多人詬病A股沒有價值投資,其實和這種生態不無關係。

美股為什麼能夠長期向上,好公司越來越好,也和它本身的優勝劣汰機制有關係,甚至可以説是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

大家是否想過,為什麼美股幾千家公司,最後你只記住了納斯達克“七姐妹”,難道僅僅因為他們市值大,升幅高嗎?

其實並不是,而是以為資金只會往這些基本面優質、盈利能力強、回購分紅手筆大,且還有一定成長性的公司集中。反過來,那些基本面不行、盈利能力弱,且不注重股東回報的公司,要麼逆天改命,要麼直接走人。

所以,一年一年的新陳代謝,劣質公司不斷被清除,市場自然就會汰弱留強,剩下那些好公司,資本看着眼前的一幕幕,自然會抱團那些好公司,而不會染指那些差公司。

有兩個數據很有意思。

一個是去年港股的:

9月21日,在2959只港股中,有926只個股(包括停牌)出現零成交,佔比約31%;

成交額在1萬港元以下的1207只,佔比為40.8%;

成交額在100萬港元以下的個股達到2127只,佔比為71%。

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的僅113只,佔比不到4%。

市值三萬億的騰訊,全天成交額也僅有53.9億港元。

另一個是美股的,整個2023年,美股的前50名的成交額,佔總體成交額的比例是41%,前1000只股票的交易額的佔比高達91%,後3000只股票,交易額佔比只有1%,後1000家的佔比基本忽略不計。以2024年1月19日為例,單日成交額低於1000萬人民幣的美股公司,佔比42.7%,低於100萬人民幣的佔比21.9%。

相比之下,同期的A股要均衡得多。

一個成熟的市場,資金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大型的、基本面優質、業績穩定、有良好分紅記錄的公司,而一些基本面差、業績波動大、前景不明確的小公司,只有被邊緣化。

一個成熟的市場機制,就應該用“錢”來獎勵那些好公司,同時也退市來懲罰那些爛公司。

03

結語

經過30多年的發展,A股雖然還有不少體制機制上的問題,但毫無疑問會越來越趨向於成熟市場。而A股港股化的趨勢,只會加強,不會減少。

改革依然會不斷向前推進,不管是快還是慢,但大方向是肯定的。

認清了這個邏輯,接下來做投資,特別是長線投資,就很簡單了。

一句話,擁抱大公司、好公司。即使擇時不對,買貴了,只要等得起,最終都會回來。相反,如果是博弈那些沒有基本面保證的小公司,股價上升時會很興奮,但一旦出問題,就會傾巢覆卵。

正如但斌所説,要到大海里去撈鯨魚,而不是在爛泥塘裏抓泥鰍。

特別提醒一點,如果你還痴迷炒小炒新,手裏拿着一大堆題材小票,最好做好倉位歸零的準備,因為這一天,遲早會來。(全文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