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地產股高歌猛進,存量房貸“降息”定調,配置窗口期來了?
格隆匯 08-02 14:32

8月2日,房地產板塊表現活躍。A股方面,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服務、物業管理等板塊升幅靠前。個股上,截止發稿,渝開發升停,中交地產升超8%,中國武夷、中華企業、城投控股、綠地控股等跟升。

港股方面,地產股和物業管理股同樣強勢上升。個股上,截止發稿,碧桂園服務大升15.24%,世貿服務、融創服務等跟升。

此前一系列利好政策信號,令房地產板塊一路走高,自7月17日以來,截至今日發稿,該板塊升幅超過18%。同期,金科股份累升超80%,榮盛發展累升超70%,渝開發累升超39%,綠地控股累升超17%。

存量房貸利率將下調

昨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了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下半年,要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時,會議還提出,落實好“金融十六條”,延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

繼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住建部提出“認房不用認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扎堆表態,將“大力支持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後,一系列政策信號的釋放,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信心。

此前在7月份,央行就曾對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作出迴應,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我們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

而在昨日,央行明確提出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依法’説明存量房貸合同由銀行與借款人簽訂,利率條款變更也應在指導意見之下,由借貸雙方依法協商一致;‘有序’即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不會‘一刀切’,可能主要針對利率明顯偏高的部分存量房貸,可根據利率高低分別確定不同的下調幅度,也可以是階段性下調。” 

此外,他還表示,預計央行將出台指導意見,或者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下調利率偏高的部分存量房貸利率。

或迎配置窗口期

目前大多數銀行仍在觀望,尚未有存量利率調整的具體方案和細則。不過,部分地區銀行已經率先做出改變。

此前,興業銀行廣州分行鍼對存量按揭客户給予了1年期的利率優惠券,以及常州市部分銀行與一些貸款人就存量房貸利率進行了溝通,有銀行同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但還沒出台統一的指導文件和具體細則。

由於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下調將壓縮銀行息差,使得銀行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銀行主動下調的意願較弱,因而政策落地尚需時間。

不過,招商證券研報表示,存量按揭利率下調可能性較高。在央行領導表態支持及鼓勵銀行調整存量按揭貸款利率後,出於金融工作的人民性高度,銀行需要對此採取必要的舉措,迴應廣大羣眾的關切。

投資方向上,華創證券認為,北京、上海在新房供需嚴重錯配的情況下,預計難有全市範圍政策實質性鬆動,或將採取“因區施策”策略,定向放鬆外圍區域需求端政策,且政策週期會拉的比較長,可以積極參與博弈的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在一線城市土儲佔比較高的房企。

中信證券則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房地產股票最佳的表現窗口,並不是在政策生效之後,而是在政策出台之時。從投資週期而言,政策預期明朗和政策陸續出台的時間,是地產開發板塊重要的配置窗口。推薦美元債負擔小、信用良好的A股上市大市值地產開發企業。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