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半導體概念升“嗨”了。
截止發稿,甬矽電子20CM升停,康強電子、大為股份、晶方科技等升停,聯動科技升幅超10%,華嶺股份、匯成股份、大港股份、偉測科技、納芯微等紛紛跟升。
從資金流向來看,半導體及元件、集成電路概念、先進封裝、第三代半導體、芯片概念等淨流入居前,分別為22.04億元、16.89億元、8.7億元、8.67億元、6.91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拜登政府目前正在考慮對中國實施新一輪芯片出口限制,但芯片行業希望保護其在中國的盈利。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美國政府高官會見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等芯片巨頭高管,芯片巨頭們希望説服他們放鬆擬對中國實施的新出口限制。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隨後證實這一消息,並稱布林肯試圖“分享他對該行業和供應鏈問題的看法,尤其是在他最近訪問中國之後的”,並“直接聽取這些公司對供應鏈問題看法,以及他們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看法”。
據報道稱,拜登政府目前正在考慮對中國實施新一輪芯片出口限制,但芯片行業渴望保護其在中國的盈利。
另據彭博消息,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CEO反對收緊芯片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對華出口管制。因為他們認為,該管制將損害美國公司在技術開發上的投入能力,最終波及美國的領先地位。
據悉,芯片三巨頭的高管們與美國政府官員的討論還包括加快支付《芯片法案》中為半導體公司預留的政府資金,並確保美國政策不會將芯片企業排除在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之外。去年在通過《芯片法案》後,拜登政府將為新的美國芯片製造廠撥款390億美元。
除此之外,週一,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也呼籲白宮避免進一步升級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並稱這可能會損害政府在美國國內芯片製造領域的大量新增投資。
“允許半導體行業繼續進入中國市場,這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對於避免破壞這一努力的正面影響非常重要。”
SIA還表示,白宮反覆採取過於廣泛、模糊不清、有時是單方面的限制措施,可能會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破壞供應鏈,引發重大市場不確定性。
據SIA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半導體採購額為1800億美元,超過全球總額5559億美元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半導體市場。
從國內市場來看,受行業週期“磨底”、需求恢復緩慢等影響,今年A股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業績“冰火兩重天” 。
其中,部分頭部企業二季度業績已經企穩復甦,比如以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為代表的半導體設備雙雄上半年淨利潤均出現翻倍以上的強勁增長,二季度單季均有望創歷史新高。反之,像韋爾股份等IC設計、封測等公司的業績進一步向下滑落出現虧損。
據Choice金融終端統計,目前超過30家半導體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吿,其中,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等頭部企業翻倍增長;通富微電、匯頂科技、士蘭微、中晶科技、大為股份等公司業績預計首虧,韋爾股份、瑞芯微、華天科技等公司最大降幅超過90%。
具體來看:
北方華創預計上半年實現收入78.2億元至89.5億元,同比增加43.7%-64.4%,其歸母淨利潤16.7億元-19.3億元,同比增加121.3%-155.8%。中微公司預計上半年營收約25.27億元,同比增長約28.13%。該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9.8億元到10.3億元,同比增加109.49%到120.18%。
韋爾股份則預計2023年上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9億元到1.9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暴減20.76億元至21.41億元,同比驟降91.51%到94.34%。晶方科技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000萬元~8000萬元,同比下降58.11%~63.35%;扣非後,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57.57%~62.22%。立昂微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6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減少67.21%至63.24%。通富微電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9.0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58%左右,歸母淨利潤虧損1.7億元至1.98億元。匯頂科技業績預吿顯示,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37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
……
值得一提的是,半導體設備的四大核心驅動包括:國產化需求、先進製程突破、資本開支持續、政策支持加強。浙商證券分析師認為,上半年招投標主要集中在中小廠商,預計下半年頭部晶圓廠資本開支相較上半年提速。
華泰證券也認為,展望2023年,雖然美國出口條例等影響造成2023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資本開支存在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加快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進程,下游擴產情況好於悲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