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6G概念發力走高,截至發稿,本川智能20cm升停,金信諾升超10%,國纜檢測升、移遠通信超6%,信科移動升超5%,中京電子、華力創通、通宇通訊等跟升。
消息面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4日在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加快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進一步豐富拓展5G應用場景,持續增強移動通信、光通信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前瞻佈局下一代互聯網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對於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金壯龍強調,要優化基礎設施佈局,加快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提升5G、千兆光網覆蓋深度廣度,縱深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加快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新底座。加速信息技術賦能,進一步豐富拓展5G應用場景,深化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大力推進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受6G概念催動,產業鏈各環節也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今年以來,低軌衞星互聯網建設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基建狂潮,同時,相關應用端也陸續落地,中國移動等全球16家運營商近日發佈6G設計與需求白皮書,從運營商立場定義了6G需求,包括實現數字包容、能源效率、環境可持續性和靈活部署的演進路徑需求以及未來用例的新能力需求,並提出6G系統架構與設計考慮。
德邦證券同樣指出,6G技術加速部署下,衞星通信、光通信產業鏈有望開啟第二成長曲線。短期之內,近地衞星的發射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有望率先受益,中長期看,衞星通信的服務運營以及應用或將迎來黃金髮展階段。6G技術相比5G技術,在速率、時延、流量密度等方面都有着數量級級別的提升,其中峯值速率預計將超過100 Gbps。因此對於光通信的傳輸速率以及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光模塊的需求將進一步提高。後續可重點關注光模塊廠商以及上游的光芯片廠商所帶來的增量機會,此外衞星通信方面也有望受益。
有了5G在前,人們享受了5G帶來的紅利後,誰都有理由相信6G時代的到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6G作為第六代移動通訊技術,數據傳輸速率可能達到5G的50倍,時延縮短到5G的1/10,一部電影可以在1秒內下載完成,而如果探尋6G的網絡結構,簡而言之就是三體四層五面,從空間、邏輯和功能等三個維度呈現跨域、跨層的6G網絡,形成一個虛實結合、交叉映像的設計。
除了關鍵指標的差別,6G還將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先進技術交叉融合,實現通信與感知、計算、控制的深度耦合。
此前,國際電信聯盟曾最先明確了2023年底前6G早期研究的時間表:預計在今年開始研發,兩年後進行技術標準化,五年後生產設備產品,七年後進入商用時代。
實際六部委也給出了清晰的時間表,其實和國際電信聯盟差不太多,目標一致認為就是要在2030年能達到商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