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遊戲板塊在昨日稍顯熄火後,今日大幅反彈,截至發稿,神州泰嶽升超16%,湯姆貓升超8%,中青寶升超7%,愷英網絡、盛天網絡升超6%,完美世界、浙數文化等大幅跟升。
受重倉股上升影響,四隻遊戲ETF均一度拉昇超4%。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其中3只動漫遊戲主題ETF年內升幅已超75%,1只遊戲滬港深ETF年內升幅超過65%。可以説,整個遊戲股經過不斷的狂飆已經進入到“癲狂”階段。
隨着ChatGPT為代表的對話式AI徹底引爆了市場,AIGC更是被認為將成為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生產力工具。AIGC技術將對遊戲行業帶來輔助製作,利用人工智能來自動生成文字、語音、代碼、圖像、視頻、機器人動作等內容,進一步釋放行業創新活力,提振產品流水。
遊戲股跟AI是有着深度關聯的,AIGC目前已經普遍被用在遊戲行業。
長久以來,在傳統遊戲開發領域,成本、質量和效率三者組成了一個只能三選其二的“不可能三角”。如今,藉由AIGC強大的功能,遊戲開發者可以打破傳統遊戲研發的束縛,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顯著提升遊戲開發效率。AIGC可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為遊戲開發、劇情策劃、人物交互、上線運營等提供精準強大的賦能。
根據紅杉資本的研究報吿《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的預測,到 2030 年,遊戲中文本、代碼、圖像、視頻、3D 都可以通過 AIGC 生成,並且達到專業開發人員和設計師的水平。
從金額來看,國金證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收入2659億元,以25%的研發成本、40%的成本可被優化計,可優化成本約266億元;
從製作時間來看,NFT遊戲《Bearverse》開發應用AI技術後,工時從6個月壓縮至1個月,時間節省超80%。
業界普遍認為,遊戲行業是AIGC的天然適用場景,也是最重要的商業化方向之一,隨着未來相關技術不斷成熟,其對遊戲行業將帶來變革式影響。
一方面,中小公司能夠依靠AI節約諸如遊戲製作中的美術設計等人力開支;另一方面,對於頭部遊戲廠商而言,砸錢搞技術突破也成為了目前最忙碌的事。
進入2023年,遊戲行業復甦跡象明顯。
此前,伽馬數據發佈的《2023年1月遊戲產業報吿》顯示,1月中國遊戲市場規模為240.52億元,環比增長23.62%;中國移動遊戲市場銷售收入176.19億元,環比增長26.88%。
過去10年,我國遊戲產業快速發展,實際銷售收入從602億元增長至296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7.4%,成為增長最快、持續性最強和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遊戲板塊此前已調整許久,而隨着今年版號發放正常,新遊戲供給有望回暖,遊戲行業的基本面也被多位業內人士看好。
遊戲,不止於娛樂。遊戲科技也成為助力數實融合的重要力量。
遊戲行業與前沿科技如芯片、人工智能領域密不可分。遊戲技術支撐的可看、可用、可控數字場景,正在為工業製造、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提供新的技術創新動力。根據測算,遊戲技術對於芯片產業、高速通信網絡產業、AR/VR產業,分別帶來14.9%、46.3%、71.6%的科技進步貢獻率。
對於遊戲板塊,德邦證券指出,當前市場已經對政策週期的轉向進行了較為充分的交易(估值修復),預計後續的交易主線將進一步迴歸產品週期所驅動的EPS上修邏輯;加之AI成為產業趨勢,幫助遊戲公司優化內容生產、降本增效的長線敍事,持續堅定看好年內遊戲行業的戴維斯雙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