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大消費板塊走勢低迷,與ChatGPT等科技題材的持續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一局面,從昨日開始便開始扭轉。
今日盤中,大消費板塊繼續走強,個股升幅榜中,豬肉、乳業、白酒、美粧等概念股升幅靠前,截止發稿倍三江購物、倍加潔、南寧糖業升停,巨星農牧升超9%,新五豐、温氏股份、人人樂、有友食品、古井貢酒等集體衝高。值得一提是,三江購物已是4連板。
消息面上,全國各地也以多種形式着力恢復和擴大消費。其中,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會同福建省商務廳等部門印發《福建省2023年擴消費八大行動方案》,餐飲消費復甦行動正是其中之一。
此外,近期,數只名稱中帶有“消費”或重倉消費股的基金陸續公佈了2022年年報。從年報來看,雖然2022年對消費主題的基金經理而言很難受,但各基金經理對消費行業在2023年的復甦趨勢依舊保持了積極預期。
2022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行業的景氣處於低點,很多細分行業的基本面處在底部位置。反映在二級市場上,申萬一級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全年跌幅超過15%。細分行業中,申萬二級飲料乳品行業指數全年跌幅超過20%,消費電子行業指數全年跌幅超過40%。
受行業整體調整影響,相關公募基金的業績表現也相對一般。
近期,數只名稱中帶有“消費”或重倉消費股的基金陸續公佈了2022年年報。Choice數據顯示,多隻消費主題基金2022年全年淨值虧損超過20%,最高一隻淨值虧損接近40%。從消費主題基金去年四季度末的重倉股來看,主要是重倉了白酒、啤酒、調味品、醫藥等消費股。
顯然2022年對消費主題的基金經理而言很難受,但各基金經理對消費行業在2023年的復甦趨勢依舊給予了一定預期。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經理劉彥春在年報中坦言:“俄烏衝突、中澳關係緊張等因素導致前期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需求疲弱疊加成本高升,2022年實在是痛苦的一年。”
其進一步指出,海外經濟景氣下降,內需重要性顯著提升。防疫、地產政策加快調整有望重新激發經濟內生活力。前期居民儲蓄快速增加,消費場景恢復有助於消費潛力釋放,只要地產穩住,居民風險偏好改善,消費回升將具有爆發力和持續性。平台經濟、教育、醫療等領域前期受政策衝擊較大,隨着各行業整頓到位,政策預期回暖,相關領域有望重新煥發活力。
今年以來,雖然春節消費、出行旅遊復甦等數據反彈超預期,但A股消費板塊總體表現仍較為平淡。這或由於消費板塊未能出現基本面驅動,而市場對消費板塊的關注更多是從“交易”層面,通過偏戰術性、階段性的方法投資消費股。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市場投資者對於消費板塊的信仰正在明顯減弱。曾幾何時,大白馬頻出的消費板塊已經成了昨日黃花。
有機構指出,近日來消費股的異動或與近期市場資金被人工智能方向“裹挾”不無關係。即便有些投資者看好消費板塊,但缺乏資金助力行情也難走強。而在人工智能出現退潮跡象之際,市場終於想念起了消費股的好,這或是兩日來日消費股走強的主要原因。
此外,梳理過往十年、二十年的數據來看,主流的消費板塊,如食品飲料等,都持續性的跑贏了大盤,且牛股頻出。在美股中早已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消費品公司,如可口可樂、蘋果等。顯而易見,消費板塊是一個長坡厚雪式的賽道。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國家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商務部也明確指出家電是消費領域的四大金剛之一,今年有望成為疫後復甦重點之一。目前,國內線下人流恢復勢頭良好,居民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地產回暖疊加促消費刺激,家電市場復甦可期。
招商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譚卓表示,2023年中國消費復甦既有空間,也有挑戰。居民收入温和修復、就業市場需求改善,疊加消費場景的全面恢復與各項促消費政策支持,為消費復甦提供動力。但消費復甦的斜率仍然取決於居民收入改善的程度,這與就業市場表現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