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光刻膠板塊盤中強勢拉昇,截止收盤,容大感光20%一字升停,晶瑞電材、廣信材料、南大光電等快速跟升。
消息面上,容大感光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的幹膜光刻膠、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等產品已經面向市場實現了批量銷售,其中部分產品已進入核心客户的供應鏈體系。
今日午間,容大感光披露了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3月7日下午,英大證券、華泰證券、常春藤資本、盈方得資本、杭州玄武資本、華金資本等100餘家機構投資調研了容大感光。
再被問及公司未來業績的驅動點在什麼方面?容大感光表示,公司幹膜光刻膠、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等產品的銷售將會是公司未來業績發展的驅動點。
據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容大感光表示經過公司多年來的技術攻關,公司的幹膜光刻膠、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等產品已經面向市場實現了批量銷售,其中部分產品已進入核心客户的供應鏈體系,,未來隨着公司募投項目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在收入方面,容大感光表示目前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的收入大致相當公司2022年1-9月幹膜光刻膠的收入是923.37萬元。
雖然容大感光已具備幹膜光刻膠的配方及生產技術,但尚未建設好與之配套的生產廠房及生產線。
在募投項目新規劃方面,容大感光本次募投將建設年產1.20億平方米感光幹膜光刻膠項目,年產1.53萬噸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及配套化學品在項目投產後,滿產滿銷的狀態下,預計每年給公司帶來合計14億元收入,其中感光幹膜光刻膠將每年收入約5億元,顯示用光刻膠約7億元,半導體光刻膠將約2億元。
容大感光2022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5.41億元,同比下降5.11%;歸母淨利潤3338.44萬元,同比下降21.47%;扣非淨利潤2920.58萬元,同比下降25.06%。
半導體的投資邏輯仍是緊扣“國產化替代”,配套供應鏈國產替代仍為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的主旋律。
眾所周知光刻膠是晶圓製造重要材料,行業壁壘高,國產化替代的難度較高,而我國光刻膠產品以中低端為主,日美企業廠商佔據國內高端光刻膠市場大部分份額,一旦斷供,國內多家晶圓廠或將面臨光刻膠缺貨風險,亟需國產替代。
目前半導體材料環節的整體國產化率在20-30%左右,光刻膠、掩膜版等國產化率最低。但國內部分企業積極投入研發,且已有所突破,國內企業迎來高端光刻膠國產替代良機。
目前國內廠商徐州博康、北京科華、蘇州瑞紅、南大光電、上海新陽等都在加大力度研發半導體高端光刻膠,目前來看在研發和量產上都有進展。
浙商證券指出,光刻膠國產化是大勢所趨,隨着關鍵原材料國產化進程提速,國內廠商有望實現份額提升。目前部分國內企業已實現 KrF 膠量產,打破國外壟斷,少數廠商已實現 ArF 光刻膠自主技術的突破。
但該團隊也表示我國光刻膠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光刻膠關鍵原料單體、樹脂、光敏劑等進口依賴較強,對應的測試驗證設備光刻機資源緊張,國內企業儘管在 KrF 膠上實現部分料號量產但覆蓋面仍較窄。
放眼整個半導體板塊來看,政策扶持紅利有望不斷出台,加速國產替代化的進程。3月初,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北京調研集成電路企業發展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劉鶴指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鬚髮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用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力量。
中信證券發研報稱,預計市場期待的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後續有望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根據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同時還將農業科技、生物技術、產業園區規劃等從科學技術部划走了。目前來看頂層已經開始從頂層設計集舉國之力來發展科技,所以可以期待兩會後的政策。